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麦克阿瑟目前的处境很尴尬。当中国军队发动了第三次战役,把联合国军一直赶到三七线附近的时候,惊慌失措的麦克阿瑟多次表示,正因为美国政府捆住了他的手脚,战争肯定要失败了,以致西方盟国所有人的印象是:朝鲜战争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但是,自从李奇微来到朝鲜战场后,发动了一系列针对中国军队的攻势,并且取得了令人意外的成果,从而证明了中国军队并不像麦克阿瑟将军说的那么“不可战胜”。于是,麦克阿瑟必须为自己表露过的悲观情绪找出一个适当的借口,这是让麦克阿瑟最难过的事。在麦克阿瑟身边工作的人后来回忆说,“他已经精疲力竭,失去了往日的魅力的光辉”,“他靠在吉普车上,神色颓然,就连他那顶油渍渍的军帽,也不显得怎么精神,他是一个斗败了的人”。

麦克阿瑟很快就开始了辩解行动。他再次提出“对中国进行报复的措施”:“轰炸中国本上,鼓励蒋介石军队在中国的东南沿海进行军事行动,封锁中国一切海上交通”。他描绘说:“中国军队只有十天的食品和军火的供应,如果美国不但得到增拨,在蒋介石部队的配合下实施两栖登陆作战,那么中国人就会饿死,或者投降。”最令新闻界惊讶的是,这位“逐渐恢复了精神状态的将军”居然宣布了一条耸人听闻的主张:“我要在敌人的后勤供应线上,用原子能工业的副产品来设置一道放射性废料区域,把

朝鲜和满洲隔开。“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官员们对麦克阿瑟的一切扩大战争的主张一直抱有高度的戒备,他们认为麦克阿瑟在”有条不紊地制造一份记录,一旦战争恶化,他好拿出来为自己做辩护“。

麦克阿瑟振振有辞地再三声明,面对中国军队第三次战役的后退是“一种巧妙的战略行动”,“我拉长了中国人的后勤线”,“现在的局势说明我的战略的有效”。一向对麦克阿瑟的虚荣极端不满的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官员们听了之后质问说:“什么拉长了中国人的后勤线?照这么说我们到菲律宾去,中国人的后勤线不是更长了吗?”国务卿艾奇逊说得更刻薄:“很难设想还有任何人能做出比这更可恶和愚蠢的声明了……最明显和最傻气的企图,想硬说戏们通过在朝鲜半岛上的一路撤退,真的就骗过了中国人,真是荒唐透顶!”

所有人中对麦克阿瑟最警惕的还是李奇微。当他得知麦克阿瑟要上前线来的时候,他预感到不愉快的事很快就要发生了。

果然,麦克阿瑟一下飞机就在成群的记者面前摆出一种审时度势的样子,并且给了记者们一个很强烈的印象,就是他这个远东司令官来到前线,和前线的军官们商量之后,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在记者们面前,麦克阿瑟煞有介事地宣布:“我刚下令恢复进攻!”

李奇微和前线战场上的美军军官们都清楚,“屠夫作战”计划与麦克阿瑟没有关系,而且麦克阿瑟的话等于向中国方面通报美军的进攻即将开始。为此,大为不满的第八集团军副参谋长故意问负责军队方面的新闻检查官:“如果一位将军违反了新闻发布方面的保密规定该怎么办?”

李奇微对“总司令官努力保持自己的光辉形象”的做法愤怒不已:“麦克阿瑟将军向报界说的话危及为他而战的士兵的生命。每当一次作战攻势发动之前,他就视察进攻部队,并象征性地打响出发的枪声。这一举动对于部队的士气不无好处,但同样对敌人的情报界也是价值连城的。”

麦克阿瑟心情不错地回到东京,但是他刚走进他的办公室,就遭到一群来自美国本土的美国军人家属请愿团的围攻。

麦克阿瑟邀请女士们观赏日本樱花的客气话还没说完,就被女士们连珠炮般的质问打断了:“我们是来向你要儿子的!去年你答应让孩子们回家过圣诞节。”

“我的丈夫正在朝鲜流血,那些黄皮肤的中国人正像围猎一样捕杀他!”

“我的问怜的约翰最怕冷,我想让他回家!”

麦克阿瑟忍着怒火说:“女士们,第八集团军的任务是统一朝鲜。如果你们想和前线的亲属团聚,请耐心地等待他们的服役期满。”

“让孩子们回家!”

“你要为无辜育年的死负责!”

麦克阿瑟厉声逍:“尊贵的太太们,你们太过分了!你们放心,我会照顾你们的亲属的,我会命令他们的长官,把他们,也就是你们的儿子或丈大,统统派到第一线上去!让他们去冲锋!

去踩地雷!明白吗?!”

麦克阿瑟摔门而去。

而此时,李奇微的“屠夫作战”攻势在大雨和泥泞中开始了。

中国军队进入了朝鲜战争最艰难的时期。

为了将在横城战役中被中国军队的突破所造成的凹状战线拉平,在西线美军做北渡汉江准备的同时,美陆战一师、骑兵一师、英二十七旅以及南朝鲜军第三师、第六师开始向横城一线的

中国第四十二军、第六十六军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第四十二军与第六十六军、第三十八军为邻,在鹰峰、中元山、没云岘一线与美军展开了艰苦的战斗。

第四十二军军长吴瑞林心里很清楚,部队处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面对美军的猛烈进攻,坚守现有阵地是不可能的,他主张在这样的阵地阻击战中,兵力要按照“前轻后重”的原则,而火力配备上要按照“前重后轻”的原则,“以空间换取时间”。总之,要以不多的兵力在前沿阵地与美军反复争夺,消耗美军的时间,以落实上级“尽可能迟滞敌人北进速度”的指示。

吴瑞林为此命令一线阵地上的团、营、连干部和战斗骨干一律抽下来一半,储备在二线阵地上,一旦一线拼光了,便可迅速重新组织战斗。

吴瑞林还在阵地后面留了一个团的预备队。

中国士兵在美军空前猛烈的火力面前,用生命换取着迟滞敌人北进的时间。

还不到下雨的季节,朝鲜半岛却已大雨连绵。寒冷的雨水攸阵地上一片泥泞,中国士兵们白天一身泥水,到了夜晚浑身便结成了泥冰。三七一团九连在连长蒋洪信的带领下,在鹰峰阻击阵地上坚持了16个昼夜,在与美军坦克和数欢集团冲锋的搏斗中,全连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三七零团六连连长郑家贵带领士兵们在阻击阵地排到了最后关头,美军两个连的兵力和十辆坦克把小小的阵地紧紧围住,然后强攻,阵地上的美军士兵和中国土兵扭打在一起,双方士兵厮打和咒骂声响彻山谷。最后,郑家贵的刺刀拼断,枪托砸断,身边的石头也被他扔光了,几十个美军士兵包围了他,他带着浑身的泥泞和血迹拉响了特地留给最后时刻的丨炸丨药包。

在广滩里至龙头里的公路上,位于公路中段的宝龙里是美军北进的必经之地,三三七团二连的坚守阵地就在宝龙里。美骑兵第一师对宝龙里的攻击规模最后竟达到一个团的兵力。在阻击到第五天的时候,二连前沿阵地上只剩了二班长赵兴旺一个人。美军以两个连的兵力分两路向这个只有一个中国士兵的阵地爬上来,赵兴旺在阵地上来回奔跑,机枪和手榴弹一直没有停止,美军以为阵地上来了大量的增援兵力,始终没能爬上来。

美骑兵第一师为夺取宝龙里中国阵地,用了6天的时间,先后组织了32次攻击,并付出了220多名美军士兵的生命。

阻击战打到最艰苦的时候,前线传来的一个消息令各级干部紧张了起来:一名中国士兵用机枪把一架美军飞机打下来了。

关崇贵是三七五团一连一排二班的副班长,机枪手。24日,他所在的连队在614高地阻击英军二十七旅一个营的进攻。

一连连夜上的阵地,挖了一夜的工事,天一亮敌人就攻上来了。

一连的官兵又困又饿,仗打起来本来就窝火,打到下午的时候,英军的攻击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更加猛烈,十几架美军战斗机也飞来助战。美军飞行员自从入朝作战以来,从来没有遇到过地面的射击,因此他们从来是贴着中国士兵的头顶飞,俯冲时机翼几乎能掀去中国士兵的帽子。飞机射下来的机枪子丨弹丨和扔下来的丨炸丨弹在中国士兵中造成极大的伤亡。机枪手关崇贵被炸急了,端起机枪就要冲飞机打。弹药手马可新赶快制止:“副班长,咱可别犯错误!”

志愿军有条纪律,不准对空射击打飞机。规定这条纪律是有道理的:轻武器对空射击不仅仅打不下飞机,反而会暴露地面目标,从而招致更准确的轰炸。这是中国军队在入朝参战的初期用鲜血换来的教训,以至于这条纪律被强调得十分严格,违反后的处理也很严厉。

急了眼的关崇责大叫:“大不了枪毙我!”

关崇贵开枪了。第一次射出的七发子丨弹丨没有打着。一架飞机向他俯冲下来,他又开了枪,还是七发,结果眼前的情景连他自己都看呆了:一架P—51型战斗机翅膀一斜,屁股后面冒出黑烟,一头栽过山沟,然后就是猛烈的爆炸和一团冲天的火焰。

“打中了!把那家伙揍下来了!”阵地上的中国士兵们欢呼起来。

飞机上的美军飞行员跳了伞,但由于高度太低,没等伞张开就掉在树上被树枝戳死了。

一连一排有个兵用机枪把美军飞机打下来了的消息迅速传到团里,团里立即命令查是谁开的枪。营部派人上阵地问,没人敢承认,都说不知道。关崇贵认为“好汉做事好汉当”,不能连累别人,于是,站出来承认是自己干的。

没等营部的人通知如何处理关崇贵,英军更疯狂的进攻又开始了,关崇贵端起机枪在阵地上来回扫射,他想自己只要还没死就先多打死几个敌人。

一个营的英军仍没强攻下中国的阵地。英军伤亡50人,还有飞机一架。

关崇贵打下飞机的事逐级上报,一直报告到***那里,以请求处理意见。正为志愿军防空火力薄弱而焦急的***一听,异常兴奋。在询问了打飞机的经过之后,他说:“这个纪律犯出了条经验,就是手中轻武器是可以打下敌人飞机的,鼓舞了志愿军战士对空作战的信心,要对这个战士重奖!”

宣布立功命令的时候,关崇贵觉得是在做梦:他被授予了“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记特等功。

关崇资还是觉得自己违反了纪律,好歹要求记一个处分。

三七五团政委包楠森对他说:“你别犯傻了,再犟下去,我真的处理你!”

志愿军总部决定在全部队开展向关崇资学习的活动,推广用轻武器击落敌机的经验。

远东朝鲜战争》小说在线阅读_第10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王树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远东朝鲜战争第10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