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业的店内摆设也是一门学问,每个月会有不同的主题。国外总公司里的设计部门,每个月会依照主题,为每一间店设计出摆设。精品业的摆设一般以简约为主,摆太多种產品,消费者反而会產生认知错乱而不知道要买些什么,而失去更多作生意的机会。在那两年,我完全体会到马库色在《单向度的人》里提到的,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新极权会提供人民一切的要求,满足他们而让人民失去独立思考的反抗精神;今天的情况有些类似,但又有些不一样,在行销学里的说法是:人们都喜欢选择,但如果提供太多选择机会,他们就会难以快择。如果运用到今天精品业的行销手段来说,少摆低价品,多摆高单价的產品几样;消费者难免会发点牢骚,但无论如何还是会忍痛买下来,就利用这心理上的矛盾,实在可以专推更高价產品,让业绩更高。而且事后証明,在最后卖得差不多空,无太多低价商品可买的情况下,消费者还是将较高价商品买下去了。我常常都是利用这种心理落差在做生意的,想想我还真是有当黑心商人的本质。
我在那边一年后,似乎做得还不错,让我掛了一个店负责人的位置,再过不久,老板索性要我进公司的市场部门上班,当时还不太愿意勒,因为薪水反而没有在店里时高。在去年,我辞掉这份工作就到上海去了,结束了这愉快,又学到很多的两年工作歷程。
(141)
2007年台湾行销界,精品界的大事是AnyaHindmarch这个牌子的环保购物袋的推出,并以五百元的低价售出,引起了一阵抢购风潮。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行销操作,电视新闻也居然用LIVE一直不断的在直播,反而变成一个轰动的社会事件。刚好,那阵子我在百货公司上班,见识到了民眾的疯狂。
我一直觉得AnyaHindmarch从来就不是什么多高级的一线品牌,只不过是这几年新掘起的牌子而已,但其个人化的设计还算受到欢迎。过去在台湾他知名度亦不高,但经过这次事件后,可能全台皆知了。先将这个牌子塑造成好莱坞女、名模爱用品;明星加持之后,名人效应的结果,这个品牌当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自然增加。终於,这个牌子似乎也变成高贵的名牌;但知名度始终打不开,於是,这某一个阴谋就出现了。
一般消费者总是对名牌的高价望之兴嘆,想败下去又有诸多考虑。精品商当然了解这一点;於是,要怎么做促销但看起来又不降低自己的格调呢?公益话题倒是个很好操作的领域,加上这几年环保变成一种"流行",可消费的对像,这么一来,印上名牌LOGO的环保购物袋就出现了;由於只是一个"购物袋";再加上是为了要提倡环保作公益,因此,这个袋也就明正言顺很理所当然的,价格可以订很低了。但其实谁知道,他们是真的想作环保,还是製造话题。
这个包在我工作的百货公司限量235个。大家都有预期心理怕买不到,所以要提前一天去排队。对我来说,除了做行为学研究这个道貌岸然的理由外,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电梯小姐们的邀约,想想,那么多美女们陪你一起过夜(当然是在眾目睽睽之下),你看,那有多温暖啊!
於是,下午大家都已经讨论好,有人准备吃的;有人准备喝的;还有桌子椅子都准备好晚一下班就要从办公室直接搬出去排队了;也有人准备各种娱乐器材,准备渡过这漫漫长夜。当然有人更热心,提议随时要补货,安排好什么时间要去买什么东西回来,连绿豆汤都出现了,想想还真是温馨感人喔。
令人震撼的消息传来了,没想到下午三点半,百货公司门口已经有三十人在排队了,大家都產生了危机感。没想到排第一个的还是个男生呢!自备了椅子,这傢伙肯定是帮女人买的或者是想送给女生。到了五点半,再上去看,大慨已经有一百人在排队,这时大家心已经凉了一半,之前充满斗志现在已经开始怀疑。八点再看,乖乖,至少有四百多人了,真不知道那么多人怎么抢只有两百多个的包,到现在为止,至少群眾都还乖乖的排队,排得弯弯延延的,盛况空前!到这个时候,大家已经彻底绝望,很有默契的闭口不提这件事了。晚上十点下班后,凑热闹的跑到现场再看一次,原来尚有次序的队伍,最前面已经挤成了团,只剩下后面还傻傻的在排队。一群人就挤在百货门口,一层又一层,却又找不出层次来,总之就是一团乱啦!可能是大家看百货打烊,趁乱都跑到前面。而这团乱的最中心,则不知道在吵些什么,一个火爆男大吼大叫的,想必是排队起了衝突,这火爆男有如真三国无双中的武将般身陷层层杂兵之中却又万夫莫敌。
这天天下午,电视新闻异常有默契,似乎在帮他们作广告般,一直不段LIVE各地排队的实况,也加深了这些人的危机感;再不去就买不到了!所以,百货公司门外排队的人随著时间,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疯狂;越来越焦虑;不管他们到底在一个月前有没有听过anyahindmarch这个牌子,反正,先排就对了。
终於到了决战的第二天上午,开卖了,开始抢了。电视镜头上有上次提到排第一个的那个男人(他果然上电视了,果然是帮女人买的);有翘班的上班族(镜头一扫过,每一个人纷纷把脸遮起来);有强悍的婆婆妈妈们(虽然他们大部份不知道是什么,先跟著排再说),还有一些准备转卖的;同儕一起排队的,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理由,简直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有消费者,昨晚排队眼见排不到,转战到他店抢购,也有人因衝到专柜门口前被推挤人群绊倒在地,后面人群又不断涌上,造成她手臂瘀伤。另外从画面又看到另一位女性消费者,因被大批人群推挤,加上空气不流通,她因身体不适而全身发抖掩面哭泣,连走路都有困难,被送上救护车,那种情况有如飢荒国家灾民抢食救济物品般的惨状。人性丑恶的一面在此完全显现。互相践踏、见血、休克、暴力等场面通通出现,真是死了都要买。
"低价的"、"名牌"自然引起小家子气的消费者高度的兴趣,因为对他们来说,能购用少少的钱,就能买到名牌的商品,天底下真是那有那么好的事;只花少少的钱,也能晋升持有名牌阶级,好像全身都发光了呢!精品商看准这一点,设定了这个低价,但是,但是....是限量的;是的,限量是很残酷的,这个能买到便宜名牌包的机会是有限的,那么,如果有了这个限量包,是不是代表拿出去大家都对你另眼相看了呢?这些消费者又会这样想著,於是,这个行销策略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