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二五八封条被撕

第二天,我设法打了个电话给素云,把小古欠钱的事,给素云说了。

素云说:“那是他的一贯作风,欠半年,那是少的,有的欠了三四年了。工人的工资,他也只发生活费,其余部分,他替你保存,一年后再发,你要是中途走了,就永远不发了。”

“他为什么这样,企业效益,不是很好吗?”我问。

“效益越好,就越抠门。”素云说:“这家伙,已经鬼迷心窍了。”

“他这样做,信誉没了,以后怎么和人合作?”

“你不合作,他会找别人,他欠你的那笔钱,你就永远别想要了!”

“可那种油漆,只有我们能生产啊?”

“他不是一下子买了很多吗?估计一两年,不用再买了,到时候,真想再买,他也有办法,再给你们烧香磕头就是了。”

我听了,情绪很低落,沉默了一会,素云在电话那边觉察到了,忙说:“二哥,你别担心,你们的钱,他不敢久拖。有我呢!”

虽然素云这样说,我依然沮丧,想和老范他们商量一下对策。

到了309办公楼,推开老何办公室的门,发现里面有好几个人,除了老范,还有滕所长和民品科游科长,似乎在开会。

我刚要转身,滕把我喊住了:“小魏,刚好,进来吧。”

他们正是在研究化工厂的资金短缺问题。

滕的情绪也很差,板着面孔,先把我训了一顿:“小魏,你怎么回事?亲戚就可以不签合同?亲戚就可以欠款不还?那是三十万啊,大家辛辛苦苦一年的血汗钱啊!往好处想,你是疏忽大意,往坏处想,你就是吃里扒外的内奸啊!”

滕的脾气,我明白,这时候最好别吭气,越解释,他越生气。

滕训完了我,便转向老何。

“化工厂开办时,我给了你一百万,这么快,就没有了?又来跟我要,你以为我开银行啊?”

“不是跟你要,是借。”老何笑了一下,说:“我们今年的效益很好,净利润一百多万呢,只是暂时周转不过来。”

“拿不回钱来,效益再好有屁用!”滕说了一句粗话,看来是真急了:“你们想想,和地方企业比,我们有多少优越条件?水、电、厂房,甚至职工工资,差旅费,办公费,我都从军品给你们列支了,总之,凡是开支,都是我的,收回了的钱,都是你们的。就这样,你们还维持不下去,你们也太无能了吧?太愚蠢了吧?”

老何听了有点受不了,顶了他一句:“是愚蠢。我们本来只想卖技术,是你动员我们建厂的。”

“我动员,你可以不干吗?你不是也同意了吗?”滕说:“现在怎么办?所里的投资,都是从科研经费里挪用的,现在倒好,钱没有赚到,本钱也没了,万一上面查起来,叫我怎么办?”

我插了一句:“滕所长,你也别着急。军转民,是中央的指示。他不给我们投资,我们只好动用科研经费。”

“胡说!”滕所长瞪了我一眼:“别给自己的无能找借口!那些个体户,谁给他们投资了?一个卖瓜子的,能变成企业家;一个擦皮鞋的,能成为南洋富商,为什么我们就不行?平时看你们,智商都很高嘛——”

范见滕过于激动,便把气氛调节了一下:

“滕所长,所里有困难,我们就不借了,自己想办法!”

“你有什么办法?”滕追问道。

“加大催款力度,我亲自去跑,不信要不回来。”范说。

老范这几句话,滕所长听了,表情好了一些,可能刚才嗓门太大,口渴了,拿起茶杯,咕咚咚喝起水来。

“滕所长,”民品科游科长慢悠悠地说:“这事,不能只责怪他们。咱们的民品,普遍回款不好,我认为,关键是思想不解放,跟不上形势。”

滕抬起头,说:“怎么解放?”

游说:“我举个例子吧,这是最近发生的。”

游说,有一个国营企业,欠了我们十万块钱,同时也欠了一个个体户十万块钱,都去要账,厂长不给。个体户说不给钱没关系,一起吃顿饭吧,他设宴招待后,又是卡拉OK,又是桑拿按摩,折腾了一夜,最后还给了个大红包,第二天,个体户就大摇大摆,到财务科取了钱,打道回府了。我们呢,住了半个月了,到现在还在那儿等呢!

滕断然说:“这种歪风邪气,我们不能学。要相信,大多数党的干部,都是有原则的。”

我回到办公室,刚坐下,游科长进来了。

游是哈军工毕业生,和301四组的郝是同学,原来在生产科当科员,我和他有些接触。军转民之后,成立了民品科,游任科长,也算是重用了。他开始热情很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也有些泄气了。

“魏,有机会你得劝劝滕所长,搞民品,是和社会打交道,我们过去奉行的那一套原则,已经过时了。”

“为什么?难道搞经济,就一定要腐败?”我说。

“那倒不是。但如果一丝不苟地坚持原则,我看这民品就别搞了。”

游那天还说了一件事。

301室和南方一家企业合作,生产易拉罐椰子汁饮料,对方提供原汁,我们分装成罐,用我们的商标销售。这个项目,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但市场前景很好,饮料么,纯天然的,谁不愿意喝?喝了还要喝,属重复消费的,是不是?

于是,所里投资一百五十万,用一百万购买了一条包装生产线,余下的做流动资金,参照老何的模式,建立了“曙光饮料厂”,解决了一批职工子女就业。很快,产品便上市了。大连某区有一位老板,一个订货合同,金额就是50万。

货发出去了,货款却没有踪影。301室派人去催,老板倒是很客气,又请客,又送纪念品,还陪同到海边游玩。

“很抱歉啊,别人欠我的钱,也不少啊,他们不给我,我拿什么给你们?你们是研究院,至少工资能发吧,我这儿,眼看就得把嘴支起来了。你们先回去,给领导先美言几句,我加紧催款。”

后来,发现老板失踪了,到工商局一查,这个企业因年审不合格,已被注销了。

301的领导大吃一惊,赶紧派人去找,终于把这位老板找到了,他换了一个名称,又重新开业。我们当机立断,到当地法院起诉,并要求财产保全,法院立即查封了这个老板的两套房子(价值约六十万)。

“这下保险了。”听到这里,我松了一口气,说:“有这两套房子,还怕他不还款?”

“是啊,当时301的领导,也挺高兴,”游科长说:“可过不多久,就高兴不起来了。”

“怎么回事?”我有些迷惑。

“鉴于那老板坚持不还款,301室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把房子拍卖,可法院说,老板去向不明,那两套房子,封条已被撕掉,并且租给别人了。强制执行有难度。”游说。

“这是怎么回事?法院的封条,谁敢随便撕掉?”

“奇怪吧。可这就是现实。据说,老板在区里有后台。这个案子,开始办案的不知利害关系,判得很快,后来发现不妙,就没人愿意管了。”

“那,我们的五十万,就这么拉倒了?”我问。

“谁知道呢?反正光差旅费,诉讼费,律师费,乱七八糟的,这几年来,已经花了十来万了。”游说:“我打听了一下,三所有个职工,他父亲就是大连市组织部的,我建议找找他。”

“好啊,组织部,就管干部的。”

“可滕所长不同意。”游摇摇头说:“理由还是他那个——不符合原则。”

这时,我桌上的电话铃响起来,总机告诉我,有我的外线电话,北京来的,一会就接过来。

游科长告辞走了,我则心里一惊:北京?谁打来的。会不会是蔡?

我猜对了,正是蔡打来的。

“小魏,我有小谢的消息。你那儿有客人没有?说话方便吗?”

“方便。”我激动地手有些发抖:“你快说!”

核武老人26年吐血亲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核基地生活!》小说在线阅读_第23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美丽的黄岛我的家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核武老人26年吐血亲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核基地生活!第23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