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二五一神秘武器

老邓这一次勇闯试验场,许多人为之感动和钦佩,但是沈却持批评态度。

“你是院长,不能感情用事啊。已经失败了,早一点进,晚一点进,有什么关系?不就是寻找核部件吗,有的是办法,干嘛非你进去?进去也行,做好防护啊,就一件白色工作服,起什么作用?还用手拿起核部件,观察研究半天,简直昏头了,这点技安常识,难道你都忘了?”

沈说起来,眼泪汪汪,看来,他为老邓的身体担忧。

“当时,你在现场吗?”苏问。

沈摇摇头,说:“我要在,绝对不让老邓进去。”

苏说:“那也不一定,首长们都拦不住,你能拦住?”

苏又说:“我估计,老邓当时懵了,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啊,哪能不急?我想,如果他知道,是降落伞的问题,与九院产品无关,老邓也不至于如此紧张了,你们说,我说得对不对?”

“对,有道理。”我说。

沈却不理睬苏的分析,陷入郁闷悲伤中,不可自拔:“老邓啊,老邓,叫我说你什么啊,这样做的后果,你知道吗?”

那次事故,老邓受到了大剂量的辐射,为他患直肠癌并过早去世,埋下了伏笔。

那次院部的军品会议,谈到明年的热试验任务,有一个型号——767,引起了我的注意。

九院的型号任务,有一定的规律,外人看起来,一头雾水,但九院的技术管理人员,还是很清楚的。

为了保密,一般技术人员也不清楚。让你干什么活,干就是了,不要多问,这是九院的老传统。

我从任六组组长开始,对这些型号的规律,慢慢有些了解(不是别人说的,是自己猜测的)。到了技术委员会,耳朵里,型号任务听得更多了,有点烂熟于胸的感觉,只要你一说,我就知道是新的,还是旧的,是定型的,还是预研的,是空中,还是地下,当然,心里明白,却不会说出来的。

767是什么?肯定是新产品,但究竟是什么呢?

我曾私下问过滕所长,他摇摇头。

问董博士,他想了一下,说:“大概是第三代产品吧。”但究竟是什么,他也说不准。

767的真正含意,还是理论部的沈透露给我的。

有一天,老沈和理论部的几个人,到三所开座谈会。

会上,关于767,理论部的人谈了对丨炸丨药部件的要求,包括丨炸丨药部件的尺寸形状,丨炸丨药的性能、安全性、寿命,相容性等等。

江是负责丨炸丨药加工的,因为767型号,丨炸丨药部件形状特殊,精度要求高,加工起来,极为困难,加上小谢“失踪”,江的情绪本来就差,又来了这么个‘硬骨头’,令他很是烦躁,竟当场拒绝:

“这任务,我们干不了!”

“江,别激动,有话好好说。”滕所长说:“这是国家的型号任务,我们可不能不接啊!”

“怎么不能?我辞职总可以吧!”江腾地站起来,气呼呼地说:“滕所长你把我开除吧,我给你磕个头!”

江的话,把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自己身上。很多人感到诧异,江一直以敢挑重担著称,今天这是怎么了?

在场的人,只有我和滕所长知道内情,当然,知道也不能说,滕所长听了,笑了笑,立刻把话题岔开了:

“关于丨炸丨药的加工,先放一放,老何,你先谈谈吧。”

当时的九院职工,思想波动很大,对“军转民”的政策,大家认识很不统一,要搞民品,还有必要钻到这大山沟里来?加上子女就业困难,正掀起了一股“孔雀东南飞”——调往东南沿海的浪潮。305的老王,曾经到学校代过一年课,完全任务后,干脆调厦门大学,教大学去了,303的老李,调吉林石化,室主任一级的,也走了几个,301的单主任,也调到山东环保总局去了,担任总工,有好几个人,正紧锣密鼓联系,要去“投奔”他呢!

再高一点,院领导也走了不少,一位副书记,去了大亚湾核电站,担任丨党丨委书记,王老去了401所,搞激光核聚变去了,一所所长,回钢铁研究院了,院里有个姓惠的副总要走,因为他的作用不可或缺,李书记苦口婆心,动员了很久,才勉强答应留下来。

技术工人,也走了一些,何的309室,一位负责天平维修和砝码检定的老师傅,本来是从上海调来的,从221到902,一直安分工作,这一阵子也失望了,临走时,还把维修工具和标准砝码,一起带走了。据说,他到上海去“军转民”了。

滕所长话音刚落,大家便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让滕所长难堪的是,大家不是议论如何完成767任务,而是受江的感染,大发牢骚,大倒起苦水来。

“不是不愿干,实在干不了啊!”

“以前干活,都不讲价钱,现在可不行了!”

“搞民品有提成,好家伙,有人用大旅行袋装钱,背都背不动,可搞军品呢,有什么待遇?心里不平衡,能有积极性吗?”

“走的走,调的调,人员不配套,怎么干活?”

当着理论部的人,三所干部公然拒绝上级任务,滕所长的脸色很难看。但,大家说的,也都是实情,你怎么反驳?弄不好,吵起架来,更麻烦。

就在滕为难之时,沈“跳”了出来,说了一段话。

“我说几句吧,我们理论部,和大家一样,也在军转民,子女也在待业,困难和大家一样,还多好几条,户口落不下,房子不够用,对象不好找,有的四十多了,还在打光棍呢!你们说苦不苦?”

沈的话引起了一阵笑声,会场安静下来。

“说又说回来,再苦,再困难,活还得干。”沈说:“我们不干,能推给谁?全国就咱一家,别无分店。想买外国的,人家又不卖。”

沈的话,有点幽默,大家正要继续听,沈却戛然而止。

“反正,我们的理论方案,拿出来了,下面就是你们的事了。”

这时候,会场气氛已经缓和了,滕所长赶紧转回正题。

“关于困难,我们找时间,专门研究,理论部来一次不容易,我们还是抓紧时间,讨论技术问题吧!”

下面,会议进行的比较顺利,江也接受了任务,只是提出了一个条件,需要一台“三坐标测量仪”,滕所长当场拍板,要器材科设法解决。

开完会,沈到我的办公室坐了一会。

“嗨,你这儿挺安静啊,这盆文竹,造型不错,你很有美学修养啊!”

“别人送我的,送来就这样。”我如实回答。

“谁送的?男的,女的?”

“你管那么多干什么?”我说:“坐下,我想问你件事。”

我问沈,767是什么产品,搞得神神秘秘的,他说:“神秘什么,都是自己人,以后有人会告诉你们。”

“干嘛以后?我现在就要知道。”

沈笑了,说:“告诉你也没有关系,只不过,现在处在研制的初期,知道的人不宜过多。”

“我是三所技术委员会的秘书长,告诉我,不算泄密吧。”我说。

“行,告诉你吧,767,是中子丨弹丨。”他很平淡地说。

这句话,对我,却极具震撼力。中子丨弹丨,西方大国也是刚刚试验成功,难道我们也追上来了?我最近看了一些有关资料,所谓第三代核武,特点就是突出每一方面,做到有针对性的,发挥其独特的威力。

这其中,有冲击波弹,有中子丨弹丨,有电磁脉冲弹——,而中子丨弹丨,最具有代表性,也最有实用价值。

中子丨弹丨最擅长对付的,是入侵者的坦克集群。

当敌人的坦克群,跨过边境线,向我腹地大规模进发的时候,一颗中子丨弹丨,就可以让所有的坦克“原地立正”,就像中了孙悟空的定身法一样。

中子丨弹丨破坏力很小,坦克都完好无损,但里面的乘员,都死了。强大的中子辐射,可以毫不费力地穿透坦克的铁甲,不流血地杀死里面的人。

研制中子丨弹丨,说明我们中国,经历了若干年的低潮后,又站到了核武研制的最前沿了,我感到很激动。

沈见我有些发呆,说:“想什么呢?走吧,到你家看看。还有,那个姓江的主任住哪儿?我想和他聊聊。”

“正好,我们住隔壁。”我说:“如果有可能,你还要帮帮她呢!”

“我能帮什么?”沈有些困惑。

“他爱人,在北京失踪了。”

“啊?”沈瞪大了眼睛。

核武老人26年吐血亲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核基地生活!》小说在线阅读_第23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美丽的黄岛我的家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核武老人26年吐血亲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核基地生活!第23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