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二O三关于感情

地震的预报,跟天气预报不同,后者有科学根据,前者没有。

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那一年,在地震棚里,待了不少日子,预报了好几次地震,没有一次准的。

在地震棚里,唯一的收获,我从与何的交谈中,得到不少启迪。

何不属于美女型,个子不高,眼睛不大,但举止娴静,知识渊博,声音柔和,和她谈话,是一种美的享受。有时候,我会感到,她和林很有些相似之处。

但她的身材,比林还要单薄,看起来,有些弱不禁风的样子。有时我想,如此单薄的身体,竟然挑起了家庭和事业两副重担,也算是奇迹了。

通过接触,她给我最深的印象,一是沉稳,二是果断。

我想,这些年,她能够在老张死后,把孩子培养大,并且在科研上硕果累累,就是得力于这两条。

她在遇到难题的时候,既不会急躁上火,也不会唉声叹气,她会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思考。思考的时间,可能很长,环境也会不断给她压力,让她赶快行动,但是,她不会受环境的逼迫,贸然行动,她一定要独立思考,把难题想通,想透,然后才能付诸行动。

但是,一旦行动,她就会马不停蹄,争分夺秒。古人有“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之语,形容她的风格,比较恰当。而且,除非发生很严重的事态,一般来说,她会百折不回,坚持到底。

半月之内,研制出了耐高温的粘结剂,就是一例。

有一天,不知为什么,我们谈起了感情的事。

“老张离开好多年了,孩子也大了,你不想再找个伴?”我问她。

“怎么不想?你有没有合适的?”她笑起来:“想不到,你还挺会关心人的嘛!”

我想了一下:“有啊,我的校友,老范,三所的业务尖子,和你年龄相当。”

“好,继续说,还有没有?”她说。

“还有啊,老雷,哈军工的高材生。”我说。

何听了,大笑起来:“你什么意思?一个长的难看,像阿西摩多(《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鈡人,范的容貌奇特,何以此做调侃),一个刚从监狱出来,劳改释放犯,你也太不把我当回事了吧!”

“看问题,要看实质,不要看表面。”我摆出一副教训人的口气,对她说:“阿西摩多是难看,但善良、忠贞,美貌的埃斯特拉达,最后还不是爱上了他了吗?劳改犯,你得看为什么劳改?”

“行了,你那一套理论,我比你明白。别忘了,我是北大的,北大的图书馆,比你们山大的藏书多。”何说。

我笑起来,说:“忘了这个茬了。那你的意思——”

何说:“咱们换个话题吧,你老实告诉我,你对陈,是一种什么感情?是真正纯粹的爱情吗?你和她在一起,有和林在一起的那种感觉吗?”

何真不是等闲之辈,就这一句话,不但扭转了话题,还把我问住哑口无言。

我沉默了。她也沉默了。

过了一会,何说:

“你可能有些为难,我替你回答吧。其实,一个人,只要经历了一场真正的、刻骨铭心的爱情,就不会再有第二次了。上帝是公平的。我和你,都是这样的。张在我的心里,就像林在你的心里一样,是永存的,直到我们停止呼吸的那一刻。当然,你可以不承认,但事实就是如此。”

“你的意思,我们都不应该再结婚?”我说。

“不是这个意思。”何摇摇头:“有合适的,我也愿意再结婚。我们会相亲相爱,像你和陈一样。但是我想,结婚后,我会不经意地想起张,会有莫名的忧伤和思念冒出来,这种感情过去之后,我又会对身边的人感到愧疚。我会很痛苦。你是过来人,不知我说的对不对?”

何的一席话,让我感到震撼和惊讶。

但我不得不承认,她的话很有道理。

有一次,陈不在家,我收拾东西,偶然发现了那幅《居里夫人》,哑女方芳的油画作品。

看着面带忧伤的居里夫人,我突然觉得,她就是林,她正在深情地注视着我。已经日渐淡漠的往事,突然变得再次清晰起来,我难以抑制自己的感情,手抚摸着油画,眼泪夺眶而出。

正在这时,陈回来了。

她看到这一幕,什么话都没有说,悄悄到厨房去了。

饭做好了,我到厨房端菜,看到陈的脸上有泪痕。吃饭的时候,我们都不说话,气氛比较沉闷。

此后,陈从未谈起这件事。她对我思念林的举动,从来是很宽容很理解的,类似这样的情况,已经有很多次了,但是,越是这样,我越是觉得对不起她,愧疚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

“既然你知道会这样,为什么动员我结婚?”我问何。

“一开始,我是动员陈放弃你,这些道理也都讲过。但她太痴情了,她说,她宁可终身不嫁,也决不放弃。我不忍心让她痛苦下去——”

“如果有人爱你,宁可终身不娶,也决不放弃,你会嫁给他吗?”我抓住她的这句话,反问了一句。

“你挺会钻空子嘛!”何笑起来:“像陈这样的人,不是很多的,至少,我没有遇到。”

我无言以对。

何的孩子,惠和航,很用功,在地震棚里,也不断看书,做功课。

有一次,我偶然翻阅小惠的作业本,发现有些题,明明是做错了,老师还是用红笔打了“对号”,不是一道两道。

“你看,这是怎么回事?”我把作业本递给何。

何看了一下:“这种事,经常发生。”

“这不是误人子弟吗?这位数学老师,是干什么的?”我有些愤愤然:“不懂不要紧,不能装懂啊!”

“没办法。你不了解情况。”

据何说,三所的子弟中校,教师科班出身的,只有校长一个,北师大的,丈夫在301室,姓贾,从221来的,其余的教师,都是改行的,临时凑合的,有的作为家属调来,车间科室都无处安排,就塞到学校来了,这位数学老师,原是东北林区小火车的乘务员,说是高中毕业,其实也就初中水平。

“就这样的水平,他们还很不安心,抱怨的很呢!”何说。

“抱怨什么?”我问。

“说学校待遇差,没有保健,没有劳保,每天还要备课批作业,累得很,说还是车间、科室里舒服,每天就是看报纸、聊天、洗澡。”

我说:“我给他们换换!”

“那倒好,我举双手赞成。”何说:“可是,你说了不算啊!你现在是科研骨干,能让你去吗?”

一句原本很随便的话,后来竟然真的实现了,此乃后话,暂且搁下不提。

核武老人26年吐血亲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核基地生活!》小说在线阅读_第18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美丽的黄岛我的家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核武老人26年吐血亲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核基地生活!第18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