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一九六寻找孩子

吴所长告诉我,何来九院后,一直从事粘结剂的研究,对外的协作也是她在牵头,想在这么短的时间,拿出过硬的配方,只有她,有这种可能性,从她的水平、能力和做事风格看,也非她莫属。

何接过任务后,立即表示,将尽力而为,争取成功。

但是,吴所长担忧的是,她的家庭拖累太重,精力难以集中。

我向吴建议,303室目前工作不多,给小谢请假,让她专门照顾何的孩子,让何住在工号,专心攻关。

“小谢?就是那个喜欢打球的姑娘?她自己就是个孩子,能给别人看孩子?还是找个老一点的,你们组不是有个热心的‘老板娘’吗?”

“光老不行,孩子得接受,何的孩子,最喜欢谢了。”我说。

吴沉吟一下,说:“那好,这就算谢的工作岗位,干得好,也给她立功受奖。”

吴所长电话指示,三所各单位,一律为何的攻关任务开绿灯。职能科室全力以赴,大力支持,但不要经常去督促,以免干扰何的思考。

我原以为,推荐小谢,是办了件好事,后来才认识到,吴所长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谢毕竟年轻,对九院的传统,对试验的意义,一知半解,她活泼好动,耐不住寂寞。有一天,三所和一所,举行篮球友谊赛,这可是个出风头的绝佳机会,岂可轻易放过?

“小惠,给你们商量个事。你看好弟弟,晚上在家做作业,不要乱走,阿姨有点事,一会就回来。”谢对何的女儿说。

“我要跟你去。”何的儿子小航说:“在家里烦死人。”

“今天不行,小航最听话了,明天,阿姨带你们爬山,捉小鸟,捉小兔子,好不好?”谢连哄带骗。

“不,你不带我,我找我妈去!”小航却不买她的账。

“你敢!”谢板起面孔:“你不听话,明天不给你饭吃!”

这一吓唬管用,小航不吭气了。

谢一到了篮球场,也就进入了忘我的境界,一心一意,就在那个圆球上了。她的球技,没的说,再次震撼了全场,一所的小青年,也纷纷投给她钦慕的目光,更让她忘乎所以了。

球赛结束,三所女队大胜一所女队。

为了表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体现东道主的热情好客,三所工会在会议室准备了点瓜子、水果,举办了一个茶话会。

会上,除了击鼓传花等游戏,还有自选的才艺展示。谢是文艺骨干,当仁不让,高唱了一首“翻身农奴把歌唱”,高亢嘹亮的女高音,让人误以为她得到了才旦卓玛的真传,又引来了一片喝彩声。

掌声刚落,她突然想起了小惠和小航。她大喊一声“糟糕”,赶紧冲出会场,往丙区猛跑,她的行动,让其他人惊愕不已。

“小谢什么毛病?”有人问。

“有本事的人,都有点怪。”另一人解释说。

谢打开门,进去一看,顿时吓傻了:孩子不见了。

谢有个毛病,不能害怕,一害怕就头脑发木,手足无措。她赶紧回家把江找来,江闻听后,也大吃一惊,顾不得责怪她,立即来到何家“勘察”。

何住的是二楼,江观察了一阵,家里一切正常,就是孩子不见了。

这时,已是夜间十点多了,丙区宿舍的窗户,只有少数还有灯光。

江和谢,在丙区找了一阵,没有结果。有了江在身边,谢的情绪稳定了一些,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给江听。

“他们很可能到工号,找他妈去了。”江说。

江和谢,各骑着一辆自行车(有一辆是我的,江有我家的鈅匙),沿着厂区公路,向甲区方向驶去。

一路上,冷冷清清,没有一个人影,稀疏的路灯,在路上投下一个个相隔甚远的光斑,大部分的公路,依然处于黑暗,或是半黑暗中。

路旁的稻田,偶尔传来一声蛙鸣,或是秋虫的唧唧声。两边的大山,此刻已经变成了酣睡的巨人,横亘在大地上,庞大雄伟的身躯,即使仰起脸,路人也难以望其项背。

在301工号附近,江和谢先发现了小惠。小惠正在路上,急急地向前走。

“小惠!”谢连忙下车,拉住小惠:“小航呢?”

小惠说,她在专心做作业,弟弟什么时候出去的,她也不知道,在丙区找了一会,没找到,就到工号方向找来了,可现在还没有找到。

小惠显得很沉着,看到谢紧张的样子,反而安慰谢说:“阿姨,你不要着急,弟弟不会有事的,这条路,我和弟弟走过好几次了。”

“哎呀,你们两个,胆子也够大了,半夜敢在山沟里转悠!”江说。

三人继续前进,在接近305室的路上,看到了小航。他一边走,一边还唱着歌,蛮不在乎的样子。看到我们来了,撒腿就跑,被谢捉住了胳膊。

看到孩子安然无恙,江和谢也松了一口气。

“都上车,回家吧!”江对他们说。

“不,我得看看妈妈。”小航说。

谢转过脸,看看江,等江拿主意。

“好吧,既然来了,就看看吧。”江说:“有一条,只能看看,不能打扰她,你妈有重要的工作,明白吗?”

“明白!”“明白!”孩子们说。

他们站在305的院子里,向何的实验室眺望。

实验室里灯光通明,几个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何正目不转睛地,盯着一台仪器在观察。何有些消瘦,明亮的灯光下,她的脸色,因睡眠不足,有些灰暗,但她似乎毫无倦意,目光沉稳而坚定。

“她在干什么?”谢有些不懂:“一个女人,没白没黑的干,有必要吗?”

“干什么?”江说:“她的肩上,有千钧重担哪!试验场成千上万的人,都在翘首以待哪!”

谢似有所悟,对江说:“啊,我明白了,以后我决不擅离职守。”

“你明白什么?魏推荐你,就是个大错误。”

何精心设计、试验了五个粘结剂配方,检验测试数百次,不分昼夜,进行成分调整,最终在限期前一天,拿出了耐高温的最终配方,并和同事们投入小批量生产,产品紧急空运新疆试验场。

产品在现场还要进行测试,验证其高温下的绝缘性能。

试验时,吴所长和三所的同事们,都紧张地要命。

测试室内一点动静都没有,只听见仪器的冷却风扇,发出的嗡嗡声。如果再不合格,我们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结果出来了:新的粘结剂符合要求。

事后,何告诉我,那半个月,她的脑子里只有粘结剂,吃饭也在想,上厕所也在想,她不记得睡过觉,因为梦里,也在紧张思考,也在调整配方,粘结剂的固化需要时间,她可以迷糊一会,清醒过来后,第一件事就是赶快测试,真是一分钟也不敢耽搁啊。

“接受任务后,心里有把握吗?”我问她。

“只有百分之六十。”她笑着对我说:“其他的,就靠运气了。”

“想过失败吗?耽误了国家任务,你怎么交待?”我说:“我们在基地,都替你捏着一把汗。”

她说:“太紧张了,没时间想这些。”

核武老人26年吐血亲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核基地生活!》小说在线阅读_第17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美丽的黄岛我的家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核武老人26年吐血亲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核基地生活!第17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