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所以他明明有办法,却不告诉别人,一是看有没有这样的能人,而是教导皇子学会请教别人。

二人离开御书房,先是去了内阁,想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想法,结果内阁地大臣们和他们一样,都被传统思维束缚。

在这个年代,创新思维是很难得的,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古代对于科技的研究很局限,除了个别的天才,却不被视为主流,不受重视。

所以二人在内阁没找到答案,又去了军事学院,这里都是他们的同窗,而且都是些年轻人,也许他们会有办法。

“喂,我说父皇寻找治河之法的事你们都听说了吧,难道你们就没有什么好法子?”

李继隆等人闻言摇头,他们现在满脑子都会兵法策略,虽然也学了一些地理,可是那都和打仗有关。

二人问了很多人,都没有什么好的建议,这时郭雁菡开口了:“二位皇兄,你们为什么不去问问三哥呢,他现在是格物院的院长,格物院网罗天下能人异士,也许会有什么好主意呢!”

“对啊!”

郭致舜一拍脑门,要不是郭雁菡提醒,他们都忘了他们还有一个弟弟,整日里研究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郭致禹这个皇子,在一些大儒看来是不务正业,可郭浩偏偏很支持,于是大臣们都认为郭致尧是远离斗争,这才自甘堕落。

可是在郭浩心中,他最喜欢的就是这个三儿子,从郭致舜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未来妥妥是一名科学家。

兄弟二人又来到格物院,就看见郭致舜在一个巨大的模型前,模型上有山川河流,而在河流之上还有个奇怪的东西。

“三弟,你这是在干什么!”

郭致尧好奇的问道,郭致舜这才抬头,脸上露出笑容:“大哥、二哥,你们来了,这不是父皇要找治河之法么,我就想着有什么办法!”

“哦?那三弟可想到了什么好法子?”

郭致舜有些期待,郭致尧也看着郭致禹,郭致禹笑着点头。

“二位兄长请看,小弟确实有些想法,不过在说这些之前,先要弄清楚河流决口的原因!”

“原因?”

“这个俩人还真没细想,他们只是翻阅了古籍,知道古人都是怎么治河的,虽然他们也学过地理,可是应用起来就不如郭致禹了。”

“二位皇兄,有道是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塞,黄河之中,一碗水半碗沙,久而久之河道一旦淤积,河床抬高,要泛滥那就是一场雨的事。

而历代治河,由于疏通代价太高,所以轻易不会清理泥沙,而是壅障不成就分疏。

我们建造堤坝的速度,必须要比河床抬高的速度快,否则一旦河床高于堤坝,河水必然决口。

可是建造堤坝费时费力,一旦决堤前功尽弃,还不如判断河流走向,然后任由其流淌,只是这样就苦了百姓。”

说到这里,郭致禹抬头看了看二人,二人都是点点头,难怪郭浩对二人不满意,原来以前的办法真的无法解决问题,就算有成功的案例,也不一定可以复制。

“三弟,既然壅障、分疏都不行,那还有什么办法,黄河在大地上流淌千百年,又岂是人力可以掌控的!”

听了郭致尧这句话,郭致禹笑了,因为郭浩曾经和他讲过,这个世界上很多事看似不可能,其实总有一天可以做到。

曾几何时,飞行对于人类来说就是神话,可是热气球的出现,打破了这个神话。

在郭浩口述的诸多隐秘中,人类创造了很多奇迹。

“二位兄长可否见过长城,当年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修建了万里长城,至今屹立不倒!

父皇曾经说过,人类发展至今,看的不是强大的武力,而是无穷的智慧。

和大自然相比,我们确实很渺小,可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智慧,战胜一切困难。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前人的智慧我们要学习,可是我们也要开拓创造,总结经验进行改造。

你们看,战国时期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湔堋,即解决了洪水隐患,又方便了百姓灌溉。

而湔堋有宝瓶口、分水嘴、飞沙堰三部分,而宝瓶口和分水嘴都好理解,其中的关键是飞沙堰!”

到底还是专业人士,看待问题的角度与其他人就是不一样,黄河最大的问题就是泥沙,而飞沙堰正好是解决泥沙的办法。

飞沙堰采用竹笼装卵石的办法堆筑,堰顶做到比较合适的高度,起一种调节水量的作用。

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使得进入宝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内江灌溉区免遭水灾。

同时,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产生了游涡,由于离心作用,泥砂甚至是巨石都会被抛过飞沙堰,因此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泥沙在宝瓶口周围的沉积。

不得不承认,古人的智慧并不输于后人,而后世的各种水库、水电站,不但解决了流量问题,还利用水利发电。

此时此刻,郭浩虽然懂得发电原理,但是建立水电站不现实,不过他建不了水电站,却可以建立几座水库大坝来控制流量。

这就是郭浩的最终想法,能否实现还需要去考察,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短时间是无法实现的。

如果从现在开始,也许用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可后世子孙却可以因此免受水患之苦!

其罪也彰,其功也卓,弊在当代,利在千秋!

经过郭致禹的讲解,二人明白了郭浩的用心。

同时也对这个不起眼的三弟刮目相看,没想到这格物院竟然如此不凡,难怪郭浩会如此重视。

“二位兄长,父皇的用意大致如此,不过此事甚为繁琐,人力物力消耗巨大,不亚于秦皇的长城,隋帝的运河。

大宋如果兴建此工程,恐怕要花费数十年的时间,父皇让你们参与,应该是不希望工程中断,至于什么时候开始,还需要父皇决断!”

二人闻言点点头,对郭致禹施了一礼,郭致禹不卑不亢地回礼,此时此刻,他终于体会到科学带给他的成就感。

二人回到皇宫,把郭致禹的办法说了一遍,同时还劝说郭浩道:“父皇,三弟的办法虽然合理,可是消耗巨大,恐怕以大宋现在的国力,难以维持。

若是强行推行,恐怕,恐怕会落得和隋炀帝一个下场,还请父皇三思啊!”

郭浩当然知道其中的难度,主要是这个年代地科技发展太落后,逐渐这种大型水利工程,不知道要动用多少民力。

可是郭浩弄出了这么大阵势,总不能不了了之,秦朝时都可以做到的事情,大宋一定可以做到。

“这件事朕心中有数,你们无需多言,让工部和格物院派出人去实地考察,然后给朕一个方略!”

“是!”

二人走后,郭浩看了看格物院地方向,对于郭致禹能想出办法,郭浩并不意外,因为是他提示的郭致禹。

对于这个三儿子,很多人都觉得他受冷落,事实上郭浩一直在引导他,这一次就给了郭致禹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黄河水患是大问题,有的皇帝以为给银子就能解决,殊不知朝廷如果都不重视,那地方官员又怎么能用心?

在这个年代,最可怕的不是战乱,而是那一次次天灾,洪水、瘟疫、蝗虫,稍有不慎就可能生灵涂炭,饿殍遍野。

开封宋徒》小说在线阅读_第45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安书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开封宋徒第45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