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晨,气温陡降到10度以下,就是那些爱美的姑娘也得在长裙内穿上紧身裤。我也装扮一新,一改过去的混混流氓状,午饭后走马上任。
崭新的蓝色的卡中山装,笔挺的海军蓝裤子,白色的回力鞋,板寸短发,鼻梁上架着墨镜,胸前插着英雄钢笔,很有点时髦大学生的味道。
但这身狗皮让我很不习惯,当年我的小学老师们基本都这份装扮。我努力适应着,吹着口哨,步行来到昌乐路原海军帆缆仓库的大门前。
深墙大院,大门巍峨,“泰东装饰家具集团天都分公司”的白色木牌,高悬大门右侧,在大门两侧的绿荫衬托下,是那么夺目。
我曾在这里暗无天日地戒毒一个月,也让小狐狸整整欺负了一个月,夜晚进夜晚出,还没正经看过名声这么大的天都公司外貌。
大门边的墙上还挂着红色的招聘启示,拉家具和装饰材料的大解放、东风小货车、三轮车甚至摩托车进进出出,业务十分繁忙。
大门由海军士兵值勤,两名卫兵登记了一下就放行了。我没有急着去找骞小兰报到,而是在仓库内转了一圈,尽可能推迟当狗腿子的那时刻。
泰东家具在天都市的生意规模果然挺大,六个巨大的库房,每一个都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库房墙壁有三层楼高,屋顶是那个年代不多见的三角钢架大跨梁结构。其中三个库房是产品开发中心和家具厂,自成一院,与库房物理分离。
家具厂内,机器在嘶鸣,不管是实木还是板式家具,都采用流水线作业,木匠们在产品流水线上忙碌。下了流水线的组件,在组合车间内组合成式样新颖的实木或板式家具,即桌、椅、柜、转角沙发、实木床、弹簧床垫。
组装之后,再顺着流水线,进入喷漆或套装车间。
技术开发中心大院内,摆着十几个样品,一个三十出头的工程师,穿着白大褂,胸前的红字写着“泰东家具集团天都分公司开发心”字样,正带着四五个同样穿着白大褂的姑娘小伙,在检查、比较十几个转角沙发,或许是在确定最终样品。
我是一个闲人,他们忙碌着,没人顾得理会我。
继续逛下去,两个略小的原帆缆库房经营家具和浴盆、洗手盆、马桶、蹲盆等装饰材料批发,多余的几个大仓库闲置着,并未挂牌对外出租。
身着黑色工装的保安们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在各个大门的出入口认真值勤。很奇怪,这些保安们对别人认真细致检查,可对我却报以微笑,一律敬礼。
呵呵,看来我李三石起码在保安们眼里,也算人物啊!
办公区是仓库大院内一个独立的大院子,过去是仓库司政后办公区,现在分为天都公司办公区和生活区,生活区主要是食堂和木匠、工友们的宿舍,中间有院墙相隔。
办公区是一个大院,内有一座四层办公楼和一座二层辅楼。办公区南是一个独立小院,都是德式建筑,高大巍峨,是老板李珉一家居住。
我心里感觉一阵温暖,呵呵,老子可是在你们老板的卧室,不,是在卧室下面的地下室内,睡了整整一个月啊,而且与你们的美女老板不仅“同房”,还亲过嘴,摸过胸。
想到那只伶俐奸诈的小狐狸我心里一阵嘣嘣跳,跟上又一阵心有余悸。真是一物犯一物,老子现在还真有点怕她。但“同房”这个概念,又让我忍不住嘿嘿直乐起来,记忆尚在,嘴留余香,手上那柔软的感觉,让我意犹未尽地舔舔嘴唇。
我没有给骞小兰打传呼,继续感受着这家现代化大企业气息。
办公区通向家具厂的道路两侧,是两大排宣传栏,既有本公司企业文化、产品和技术情况介绍,也有世界最流行家具发展趋势。
我背手细细看着,也感到纳闷。按照介绍,天都公司去年出口创汇就达31亿多美元,在全市家具企业中,排第一位。在全市所有乡镇企业中,排第七位。
这让我很难理解,按照政府的企业分类,泰东家具不过一家较大型乡镇企业,可在我眼里这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大企业。每年出口创汇三十多万美元的大企业,市政府为何还一直当人家是乡镇企业?
两个穿着工装的姑娘从家具厂方向走过来,一边走一边嘀咕着。
“我明天一大早还得去,秋月你说咋办,咋会还有这样赖子?”
“嗨,可不是么,我们在墨城市的宣传也被人闹了场……”
两个姑娘快速走了过去,我扭头看一眼背影,呵呵,很受震撼,窈窕飘逸,这是两个大美女,可惜刚才注意力太集中了,没看到秀脸。
“请问一下,面试在哪里?”
没等意淫一番,三个二十出头的小青年走过来,其中穿白色夹克的小伙小心翼翼地向我问路。想到刚才在仓库好象听到有人说去库办应聘,便指了指仓库,“应该在那里,你们去问一下保安。”
三个青年勾肩搭背地走远,我又胡乱浏览一会宣传栏,忽然心血来潮,便也向仓库走去。到仓库边看到一个背手而立的保安,便打听到哪去应聘。
这个小保安很年轻,但也比老子要大一两岁。他态度恭顺,竟然向我敬了礼,然后热情地指着一号库房边的瓦顶红砖平房。
“东头那大间,朱库头正在招聘呢。”
在这里戒毒临离开的那晚,我已经隐隐看出这里的小院都是德式建筑风格。现在走到戴院高墙之外看到,墙壁都是长条石砌成,地面铺着黑色的花岗石,屋顶都是尖的,整个小院就是一座欧式堡垒。
正门旁边有一块镶在墙壁里的青石板,上书“戴勒姆别墅”五个绿色隶书汉字,下面是一排不认识的外文字母。旁边还有一个水泥牌,写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几字,下面都还有德文小字说明。
曾经是殖民地的天都市,这样的建筑遗迹老城区俯拾皆是。
牌子上小字的大意是,这座仓库大院和这个小院落是德占时期,一个叫戈特利布�6�1戴勒姆的德军少校主持修建。民国时代,曾是沈鸿烈52军的北大营。抗日战争时期,是日军的军备仓库。解放后,这里一直是我军的海军帆缆仓库。
这座德式小院本是耻辱的殖民象征,但到这个年代已不单是一座院落,它已经变作那些“殖民奴”思想严重的学究们无事怀古的好去处,从民国时期到现代,建筑修了又修,当年部队想推倒重建,受到军地重重阻力,有政协委员还在天都日报上发表文章,疾呼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百年欧式文化瑰宝也敢推倒。
那是民族悲惨沦落的惨痛印记,是我们民族耻辱的见证,何来文化瑰宝一说?!一代一代天都人将其作为城市的风情、城市的骄傲!其实它所有的文化意义在于可以作为教育后人、激励后人的反面教材。
李家来天都之后便将戴院整个一新,当作居住。一排高大四间主屋,那尖顶足有三层楼高。两排各三间的厢屋与正屋相连,也是尖顶建筑,只不过高度仅有主屋尖顶一半,尖顶下相交处有天窗和平台。
整个建筑线条硬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