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卧儿帝国自打崛起以来就一直被人诟病只能欺凌弱小,但实际上莫卧儿帝国的强势程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阿米尔汗知道要想堵住那些人的嘴巴,最好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这场战斗。
只要莫卧儿人可以取胜,那么阿米尔汗就会派人大加渲染,把莫卧儿军队描述的犹如天神下凡一般。
当然,前提是要赢。
如果战败,即便再美化也无济于事。
阿米尔汗病不着急,他觉得波斯人的谨慎持续不了多久。
只要他们忍耐一下,等到波斯军队靠近喀布尔,就是他们进攻的时机。
在派出大量信鸽之后,喀布尔城中的部族已经尽到了他们能够做到的一切责任。
至于增援的波斯人能否收到信,那就要看命了。
他们知道有些事情强求不得,至少从目前看来,事情还没有糟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莫卧儿人没有选择进攻,这对喀布尔人来说相当于获得了更多布防的机会。
虽然他们人手有限,但还是尽可能的把滚木石块搬运到了城头。
这样一旦莫卧儿人发动进攻,他们就可以把这些重物砸下去阻击敌军。
事到临头,他们才明白任何人靠不住的,总归还是要靠他们自己。
只有自己保持强势,在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才不会凌乱。
当然波斯人若是可以及时赶到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除此之外,等待也是无比煎熬的。
几乎所有的人都明白接下来的几天对于喀布尔和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能否度过这个难关直接决定了接下来他们的命运。
如果可以活下来,他们肯定会一边倒的倾向于波斯。
这不仅仅是因为波斯人帮助了他们,而是因为波斯的背后还有大明。
大明可是一个传说中无比强大的国家。
波斯和大明联手,简直不知道怎么输。
但如果波斯输了,问题就有些棘手了。
虽说波斯有盟友,但毕竟距离较远,即便派出军队增援,短时间内也不可能赶来。
县官不如现管,眼下喀布尔人可是要面临实际问题的。
当然了,现在考虑这些有些早,总归是要等到这场仗打完再说。
在四散出去哨探之后,古伊尔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哨探无一例外的回复就是安然无事,并没有发现敌军埋伏的迹象。
这就让古伊尔感到奇怪不已。
要知道波斯方面可是接到了喀布尔信使求援的啊。否则他们怎么会那么急迫的赶来增援。
难不成那个喀布尔信使是说谎的?
这不可能。
这个念头刚刚一生出来,就被古伊尔按了回去。
道理也很简单,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喀布尔人有什么好处呢。
没有好处的事情,这些人为何要做?
无论如何这也说不通啊。
所以古伊尔断定,一定是莫卧儿人在耍什么花招。
莫卧儿人很可能已经提前抵达喀布尔附近了,只是还没有露脸。
他们隐藏在暗处,肯定是有一些阴险无比的想法。
具体来说就是打波斯人一个措手不及。
古伊尔虽然心中笃定如此,但毕竟没有证据。
而且如果就这么干耗着,实在没有太大的意义。
所以古伊尔决定下令大军启程,再度向喀布尔城靠近。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今的情况除了以不变应万变以外也确实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他就不相信了,莫卧儿人可以这么一直忍耐下去。
狐狸总归是会露出尾巴的,等到了那时,古伊尔一定会用实际行动告诉莫卧儿人,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在实力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南明第一狠人
古伊尔并不害怕遭遇伏击,事实上他甚至有些希望莫卧儿人伏击他们。
因为这是一种来自于内心深处的自信。
波斯人特有的自信。
这种自信在古伊尔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坚信一点可以让所有人都匍匐在波斯人的脚下。
当然,除了大明。
因为通过并肩战斗,他们充分认识到了明军的强大。
这种强大是远远在波斯人之上的。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对此古伊尔还是很清醒的。
若是他真的生出轻视大明轻视明军的想法,那才真的是自取灭亡。
但是除了明军之外,他确实没有太多好顾忌的,毕竟,连奥斯曼人都战胜了,还有谁能和波斯军队一战?
在接近喀布尔城后,他的这种感觉愈发强烈。
喀布尔城比他想象中的还要低矮。
和伊斯发罕城相比,这简直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土丘。
若不是亲眼所见,古伊尔都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
当然了,命令是皇帝陛下下达的,所以他也会毫不犹豫的遵守。
见城门紧闭,古伊尔便印证了自己的判断。
看来莫卧儿人已经提前抵达了。
只不过为何到现在为止他们还没有动手?
他们在等什么?
古伊尔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说他们要伏击波斯军队的话,已经有无数个好机会了啊。
战机是稍纵即逝的,莫卧儿人等了这么久,不就是在等伏击的机会吗,那么他们难道要把好不容易出现的时机葬送掉?
古伊尔不管这些,他已经决定用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来应对,所以根本无需去猜测莫卧儿人是怎么想的。
他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然后等着莫卧儿人撞上来就是。
古伊尔下令士兵上前叫门。
一路急行军长途跋涉,波斯士兵们都已经疲惫极了。
这种情况下,他们需要休息,需要得到补给。
既然莫卧儿人不肯出来,波斯军队也没有理由跟他们耗着。
城头的喀布尔部族当然也注意到了这点。
一方面他们感到欣喜若狂,毕竟这意味着他们得救了。
波斯军队看起来有数万之多,至少从数量上不输给莫卧儿人。
至于波斯军队的战斗力应该也不用担心。毕竟能够战胜奥斯曼人,波斯军队的战斗力不会差到哪里去。
可是要不要打开城门呢。
要知道喀布尔人已经提前用巨石堵住了城门。
这么做的理由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堵住任何退路的目的就是防止有人生了二心。
这样即便实力远比他们强大的莫卧儿人发动了进攻,他们多少也能够拖一些时间。
可就在这个时候波斯人来了。
要不要把巨石挪开呢。
一方面巨石十分庞大,要挪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
另一方面,波斯人一旦进城,也是巨大的消耗。
喀布尔城中的资源有限,一下子涌入这么多的人,人吃马嚼,消耗十分巨大。
但是他们也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波斯人驻扎在城外,毕竟波斯军队是为他们增援来的。
于情于理,他们都应该把波斯人请进来。
否则以后波斯人怎么肯罩着他们。
各个部族的长老们一番商议后,终于同意打开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