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怎么做?
“父亲,他们又派人来催了。”
便在这个时候赵奉年的长子赵伦昌恭敬的走到了父亲身旁,小声提醒道。
虽然他做的已经很是恭顺了,但正在气头上的赵奉年还是拿他撒气道:“在这里聒噪什么,事关重大,为父当然得慎之又慎,不能盲目决定了。”
他索性站起身来,背负双手在屋内踱起步来。
赵伦昌被无端的训斥了一番倒也是不恼怒。因为他很清楚父亲正在作出一个十分重大的决定。
这个决定直接关系到了赵家的未来。
所以谨慎一些也没有任何的问题。
赵奉年在那里踱来踱去,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工夫这才停了下来。
他猛然转过身来,见长子仍然恭恭敬敬的侍候在一旁,心中的怒火这才彻底消散。
“难为你了,去与倭人说吧,我们赵家愿意合作。”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赵奉年最终还是决定去做倭人的内应。
原因也很简单,他实在禁不住走私的诱惑。
任何朝代任何君王都是不可能容忍走私的,所以赵奉年必须要借助倭寇之手给予朝廷一些教训。
只有让朝廷忌惮倭寇,不敢与倭寇正面对抗,他们才能够堂而皇之光明正大的进行走私。
而这一切需要一场经过精心策划的谋杀。
谋杀大明天子。
在这一刻,赵奉年已经忘记了自己大明臣子的身份。
他脑中只有一个念头。
赚钱,只有赚钱。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而如今朝廷做的事情就是断他们这些走私海商的财路。
倭寇恰恰是能够帮助他们走私的人。
所以赵奉年会毫不犹豫的跟倭寇合作对抗朝廷。
对他这样的商贾来说,有奶就是娘。
既然商人已经背负上了见利忘义的骂名,那就要把事情坐实了。
不然平白的被骂岂不是太亏了。
“好的父亲大人,孩儿这就去跟他们回报。”
赵伦昌闻言直是一阵狂喜,丝毫不掩饰心中的喜悦大声笑了出来。
他是坚定不移的走私派。
之前他还担心父亲心软最终不敢替倭寇坑朝廷,但现在看来却是他想多了。
有道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终归父亲还是跟他是一类人啊。
朝廷既然不给他们这些海商活路,那也休要怪他们结营自保了。
任何阻碍他们的人都得死,哪怕是天子也不例外。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皇帝?皇帝有什么了不起。
“慢着!”
见长子就要走出屋去,赵奉年连忙把他喊住。
“怎么了父亲大人?”
赵伦昌生怕父亲反悔,小心翼翼的问道。
“去的时候小心一些,千万不要被人看到。”
赵奉年仔细叮嘱道:“这种事情毕竟是见不得光的,万一被别人拿到了把柄,对我赵家是极为不利的,很有可能招致灭顶之灾啊。”
“父亲大人放心好了,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绝不会有其他人知道。”
赵伦昌拍着胸脯保证道。
赵家人做事讲究的是一个稳准狠。
赵奉年和赵伦昌父子更是深谙此理,是翘楚中的翘楚。
论心机其余几房绑在一起也不是这一双父子的对手。
只是行刺天子这种事情实在是太过骇人听闻了,一般人肯定会显露出惊恐的情绪。
哪怕赵家父子再怎么给自己心理暗示,也难以彻底的平复心情。
与村上莽天的这次合作说白了就是一场豪赌。
如果赌赢了那就是数不尽的荣华富贵。
如果赌输了,那就是灭顶之灾。
相对而言,村上莽天这边的压力就要小的多。
道理也很简单,他是海贼是倭寇,本就是无根的浮萍。
如果行刺失败,大不了换一个地方重头再来。
如果运气实在太差导致死在这里,那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他这辈子已经足够快活了,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哪怕是阎王爷收了他心里也得跟着颤三颤吧。
当然一切要往好的方向想。
当赵伦昌把天子行宫的地图送到村上莽天的手中时,村上莽天内心一阵狂喜。
这可是极为重要的资源。
有了这份地图村上莽天可以更为合理的调兵遣将,做到游刃有余。
毕竟天子行宫的防备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只有做到针对性的布置才会使得禁军反应不过来。
对倭寇来说机会只有一次,如果不能一击致命,接下来禁军肯定会及时补位,那时他们就没有了任何的机会。
村上莽天必须要做好失败的准备,但在此之前他要做的是全力争胜。
一切尽在锦衣卫的掌握之中,或者说是在王贺年的掌握之中。
王贺年这个人有一点和别人很不一样,那就是绝对的细致,细致到极致,细致到令人发指。
于对手而言这当然是极为可怖的。
因为你能想到的所有细节王贺年都已经提前想到了,而你想不到的王贺年其实也已经想到了。
就说这次赵家父子暗中勾结倭寇想要行刺天子的举动,其实王贺年从一开始就对具体情况了然于胸。
他一直忍而不发,就是为了不打草惊蛇。
否则,赵家父子察觉到了危险收手不做了,吃亏的岂不是锦衣卫?
毕竟锦衣卫即便再蛮横也不可能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抓人。
否则锦衣卫岂不是与豺狼虎豹无异了?
这一次锦衣卫是放长线,钓大鱼,或者说是请君入瓮。
赵家父子恐怕到现在都对自己的处境一无所知吧?
当然王贺年也不敢过于骄傲自满。
毕竟变数还是有的。哪怕锦衣卫控场控到了极致,但有的时候还是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打断他们的计划。
所以到目前为止王贺年并没有实时向皇帝陛下禀报的意思。
只有当真正攥着了证据或者说拿到了关键性的情报,他才有可能向天子禀报。
如今的情况真的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不过王贺年却并不觉得紧张,甚至心中隐隐还有一丝期待。
毕竟这次有可能把福建的走私海商连根拔起。
虎贲军负责外围,锦衣卫负责内圈。
两者配合的十分默契,把天子在泉州的行宫拱卫的固若金汤。
但哪怕是这种情况下村上莽天还是决定行动。
对他来说这是一锤子买卖,根本不会有反悔的机会。
他如今能够调动的倭寇联军大概在三万,这其中有不少是临时拼凑的假倭,战斗力其实并不可观。
真的打起来村上莽天很怀疑他们能否顶得住锦衣卫和虎贲军的夹击。
但是这些假倭的数量很可观,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制造出假象让锦衣卫和虎贲军分心。
只要达到了这个目的,村上莽天就觉得值了。
汉人不是有一句话叫做声东击西吗?
村上莽天觉得大可以一试。
牺牲一些战斗力并不怎么样的假倭,吸引驻守明军的注意力。然后村上莽天再亲自率领战斗力最强的真倭从中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