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不知过了多久,一名内侍去而复返,出现在了郑经的面前。

郑经睁开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和声道:“多谢公公。”

“世子殿下,请吧。”

在皇帝身边伺候的人,个个都是一等一的人精。

忠王父子二人得圣眷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可谓简在帝心,地位稳固。

这样的人是轻易不可能失势的。

所以对待郑经,宦官们自然是态度和善。

那名内侍引领着郑经向前走去,没过多久就来到了行宫腹心地带。

“世子殿下,陛下就在里面,奴婢就退下了。”

郑经点了点头,和声道:“多谢公公了。”

郑经站在殿前整理了一番袍服,振了振衣冠,随后阔步走向大殿。

虽然是行宫,但是礼仪一点不可少。

郑经反复告诫自己,一定要展现出臣子所必有的礼数。

绕过屏风后,郑经便见到天子在背对着他看着地图出神。

郑经快步走向前去,在距离天子十步远的位置停下,推金山倒玉柱跪倒在地行礼。

“臣郑经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由榔闻言转过身来,轻轻道:“平身吧。”

朱由榔一改往日的和善,而是面色肃然道:“小浪屿的事情朕都听说了,这件事不全怪你,但是你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你觉得朕说的有没有道理?”

朱由榔开门见山,反倒是让郑经舒服的多。

若是天子迟迟不肯提起此事,郑经才会感到尴尬不已。

“臣知罪,陛下所言不虚,这件事臣负有很大的责任。”

一个人能否成长看的就是他能否正视自己的错误。

就拿郑经来说,他一开始是不敢面对的,生怕因为这件事被朱由榔责斥。

但仔细看下来,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艰难。

“知道错了就好,倭寇非一日能除矣。你立功心切朕也能够理解,但下次再行动时要好好想想,到底能否毕其功于一役。若是不行,那就稳站稳打。你的兵力优势比倭寇大,那还有什么好怕的。该急的应该是倭寇才对。”

朱由榔语重心长的教导着郑经,就像是教导自家子侄一样,郑经也听得十分认真。

他原本以为皇帝陛下会对他勃然大怒,一顿责斥。

可是天子温文尔雅的给他讲道理,虽然不免有一些责怪的情绪,但也是很正常的。

这件事换做是谁都会生气的,毕竟如果不是何守义率部及时赶到,两万明军士兵很可能就被活活饿死在了小浪屿上。

郑经深吸了一口气道:“臣这次犯下大错,还请陛下责罚。”

犯了错就要挨罚,挨打就要站直。

这是郑成功教给郑经的道理。

虽然他是忠王世子,但他不希望天子因为他的身份或者是出于顾忌而对他有任何的袒护。

一来这样容易惹人非议,那些御史言官可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二来呢,这样也不利于郑经自己的发展。

综合来看还是认罚领罚比较好。

至少这样郑经心里会比较心安。

朱由榔并没有立即发声,而是紧紧的盯着郑经在看。

他没有想到郑经会有勇气主动提出领罚。

能够做到这点也是不容易的啊。

“既然如此,那朕就罚你俸禄半年,你看如何?”

罚不是关键,而是走个形式。

朱由榔将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也是鉴于郑经的认错态度很好,认错认的很及时。

这种情况下,朱由榔自然也没有理由过于的苛责郑经。

“臣领罚。”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对于天子的责罚,郑经不会有任何的反对。

说一句不好听的,便是天子现在要他去死他也没有别的选择。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古话。

现在想来也是极有道理的。

天子对他只是罚俸,已经是很开恩了。

“既如此,这件事就这么办了,你也不要一直记挂在心上,争取早日再立功劳才是。”

朱由榔和声说罢,便示意郑经到身边来。

郑经见状连忙挪着细步来到朱由榔身材,十分恭敬的问道:“陛下有何吩咐?”

“你在福建遇到了倭寇是不是都有根基,且对于沿海情况十分的了解?”

朱由榔来到杭州以后对于浙江的倭患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但是他对于福建的倭寇认知还停留在纸面上。

而福建的倭寇一点也不比浙江少。

要证实朱由榔的判断,他就需要尽可能的了解清楚情况。

“回禀陛下,正如陛下所说,福建的倭寇根基很深,而且他们对于福建沿海的情况了如指掌,所以臣怀疑他们跟当地的豪商有勾结。”

郑经的这句话可谓是说到了朱由榔的心坎里。

他早就觉得是海商和倭寇勾结才致使倭患看起来那么一发不可收拾,经过何守义跟郑经的确认,他现在算是可以下断言了。

好啊,那就来一次大清除好了。

魏远勋这几日直是觉得自己被架在火上烤。

虽然天子还没有明确的表态发难,可他就是觉得天子已经把他看穿了。

之所以天子还不表态是因为证据还没有搜集充足,一旦证据搜集充足,天子就会毫不犹豫的动手将其绳之以法。

魏远勋现在觉得自己就是在坐以待毙。

这种等死的感觉十分不好受。

难道就真的一点活命的机会都没有了吧?

不!魏远勋不甘心!他不甘心就这么等死。

他实在受不了这种慢性死亡的方式了。

所以他决定要放手一搏。

哪怕站着死也不这么等死。

魏远勋想要制造一起刺客行刺的事件。

只要天子遇刺,朝廷必定大乱,短时间内锦衣卫和东厂肯定忙着争抢着新君继位的事情,不会有人去关注什么东南的倭患了。

虽然这么做风险很大,一旦失守意味着身死族灭,可魏远勋已经下定了决心。

既然要做,自然就要做的干净漂亮,丝毫也不拖泥带水。

魏远勋的心腹并不少,但决不能让他们轻易的出手。

天子行宫可谓是被围的固若金汤一般,寻常的刺客要想进入行刺简直比登天还难。

魏远勋既然起了杀心,一定要保证行刺的效率和成功率。

这种事情是不可能返工的,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做梦!

魏远勋很清楚他的机会只有一次,所以必须要牢牢的把机会抓在自己的手里。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加大行刺天子的成功率。

最重要的当然是在行宫外动手了。

可天子每日都待在皇宫里,想让他出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而且还得想到一个完美的理由,不至于让天子起疑心。

魏远勋那个愁啊。

偏偏这种事情他还不能找人商量,连师爷都不行。

涉及到灭门灭族的事情,魏远勋是谁也不会轻易相信的。

他能够信的只有他自己。

或许钱塘江观潮是一个机会。

猛然之间魏远勋就像是被什么东西击中了一样,直是一阵的狂喜。

明土》小说在线阅读_第88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风雪南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土第88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