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天子驾临,与其等着他们前去告御状,不如魏远勋先下手为强,先把他们弹劾了。
这样在天子心目中至少有个先入为主的感觉,不至于让魏远勋变得太过被动。
至于那些跟倭寇有勾结的豪商,魏远勋已经不知道警告过他们多少次了,收敛一点,至少在天子在的时候不能太过嚣张。等到天子离开了他们想要怎么表现都无所谓。
这就是魏远勋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他不是没有想过行刺天子。
而是经过一番合计之后他觉得成功的可能性实在是不高。
毕竟他连刺杀何守义都没用成功,天子身边的护卫侍卫可比何守义的亲兵要多的多。锦衣卫和虎贲军可不是吃素的,基本上刺客前去就是送人头。
刺客死也就死了,万一被抓住可是最麻烦的事情。
锦衣卫审讯的手段世人皆知,那是相当的残酷啊。
一旦人落到他们的手中,锦衣卫是有一万种方法令其开口。
届时结果就是魏远勋只能尴尬的等死。
人证物证俱在,他不存在活命的可能。
而且刺杀天子死的可就不只是他一个了,全家都给跟着他陪葬。
反倒是像现在这样做缩头乌龟,活命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魏远勋是怎么也没有想到天子会对倭寇这么重视的,不惜亲自前来督战。
失策,这是魏远勋最失策的地方。
但是事已至此,便是硬着头皮也得上了。
王贺年已经派锦衣卫在巡抚衙门附近盯梢潜藏了很久了。
他们化妆成普通百姓的样子,完全不会引起魏远勋的怀疑和注意。
他虽然已经将魏远勋的罪证呈递给了天子,但按照天子的说法不急于这么早就收线。
放长线钓大鱼才有意思。
留着魏远勋这个鱼饵,可以钓出更多的人。之后再把他们一网打尽,才不枉天子亲自来到杭州。
身为天子爪牙鹰犬,王贺年自然是对天子的命令执行不二。
其实不光是巡抚衙门,那些跟魏远勋接触频繁的人都被锦衣卫盯上了。
反正这次王贺年带来的人足够多,绝对够用。
时至今日,锦衣卫基本上已经恢复了太祖朱元璋时期的巅峰规模和状态,不再是那个崇祯朝被耻笑为仪仗兵的存在了。
王贺年现在很想要把锦衣卫的地位再提升一些,至少和东厂平起平坐吧,绝对不能再被东厂压制了。
他知道这次天子也命东厂的人在暗中搜集证据。
其实天子就是让锦衣卫和东厂在竞争。
谁能先了结这个案子,谁就能在天子的心目中获得较高的地位。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王贺年便是拼了老命也要抢在东厂之前结案。
至于韩淼情况也差不多。
只不过他现在得分出一些精力来处理织造太监贪墨的情况。
这也可以算是清理门户了。
天子说的很明白,说不准这些织造太监还是他的徒子徒孙呢。
太监没有子嗣,所以认干儿子的情况很普遍。
有的时候不是你想认干儿子,而是别人上杆子往你脸上凑。
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韩淼在太监界就相当于文官界内阁首辅的位置。
无数人争着抢着想要去讨好他,希望能够借此平步青云,在内宫中捞到一个肥差。
这是人之常情,韩淼也不会去刻意的针对。
可问题就是太监贪财是本能。本就不能行男女之好,再不贪财可就连一点乐趣都没有了。
韩淼也贪财,但是他有底线,知道什么钱能拿什么钱不能拿。
而这些龟孙,竟然连织造都钱都敢动。
织造是给谁织的?那是给陛下织的。
从皇家的丝绸生意里吃回扣贪墨,那真的是活的不耐烦了。
韩淼能够想到天子为何这么的生气。
所以这一次韩淼无论如何也要给到天子一个合适的交待。
他要让天子明白自己就是坚决站在天子那一边的。
当然,查案并不容易,这些太监虽然贪财,但是还是很会处理过程的,可以说做到不留痕迹。
韩淼又不能大张旗鼓的去查,必须要暗中查访,避免打草惊蛇引起对方的警觉。
当然东厂的探子们做这种事情十分有经验。
韩淼只要交待下去就不用再管了。
如今锦衣卫和东厂的争斗可谓是到了白热化,韩淼无论如何要咬住这口气。
听闻天子驾临,郑经心中十分惶恐。
毕竟前不久他还有个被倭寇围困在小浪屿的黑料。
虽然最终靠着何守义的援军化解了危机,但毕竟不怎么体面。
郑经在想他要不要亲自前往杭州向天子说明情况。
面对面的说好过让天子在心中猜疑。
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说开的,如果有那一定是说的还不够彻底。
从眼下的情况来看,郑经必须要让天子信任他的能力。
但是他毕竟负责的是福建、广东一代的剿倭事宜。
如果贸然离开前往杭州,会不会被人弹劾玩忽职守?
即便没有人弹劾,天子的心中会不会这么想?
这些都是郑经所顾虑的。
此时此刻他才真正的体会到一军主帅的难做。很多都是战斗之外需要顾虑的事情。
有的时候一个决定甚至会影响到许多人的命运。
此时此刻,没有甘辉可以给他出谋划策,一切都一切都得郑经自己来。
郑经左思右想十分的纠结,最终他还是决定前往杭州。
因为有些事情越收拾捂着越容易出问题,拖得时间越久越是容易产生隔阂。
如果第一时间能够把问题说开了,反倒是不会有什么问题。
陛下也不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郑经只要把他当时所面临的困难和危机跟天子说明白了,他相信天子最终是会理解他的。
郑经来杭州了!
这是朱由榔最近得到的消息。
对他来说这可以算是一个喜怒参半的消息。
他怒的是郑经有些不堪大用,喜的是郑经还是能够认清形势及时认错。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就算是看在郑成功的面子上,朱由榔也不会对郑经过于苛责。
毕竟小浪屿一战的经过朱由榔也清楚,并不完全是郑经的责任,而且结果也算是好的。
总之朱由榔要站在君王的角度上好好教育郑经一番,也算是敲打了。
必要的时候还是要给这些天潢贵胄一些压力的。
至于锦衣卫和东厂,朱由榔已经命他们去明察暗访了,多余的话也不用多说了。
福建泉州距离杭州并不算远,转眼间郑经的船队就抵达了杭州。
他来到杭州后做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取向天子请罪。
这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天子行宫前的锦衣卫将行宫围的如同铁桶一般。
郑经来了也不例外,必须经过通报才能面圣。
郑经虽然早有了心理准备,可是真的来到皇宫前还是有些紧张。
他正好利用这个时间闭上眼睛闭目养神,调整一番情绪。
“陛下宣你觐见,忠王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