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知府本来想要睡上一个懒觉,可谁知师爷就跟得了失心疯一样不停的叩门,不但叩门还喊着“老爷老爷大事不好了。”
梅知府心道能有什么大事比他睡懒觉还大?
这个师爷跟了他这么久,怎么不懂规矩呢。
他既然已经被吵醒,自然无心再睡,第一时间翻身而起,走到大门处把门一把推开。
“你喊叫什么喊,哭丧呢啊?”
面对梅知府的斥责,师爷一脸委屈道:“哎呦东翁是真的出大事了,不然我是怎么也不敢打扰你清修啊。”
“嗯?到底什么事?”
“是世子殿下,世子殿下有难。”
“什么!”
梅知府闻言下意识的后退了几步。
“世子殿下有难、这怎么会?世子殿下有几万悍卒,怎么可能有难?”
“哎呀东翁,是世子殿下派人来求援的。您还记得他率领大军去围剿小浪屿上的倭寇吧?”
“当然记得,浩浩荡荡一百艘船,光是气势就把人吓死。”
梅知府话音刚落就神吸了一口气道:“你不会意思是两万大军打不过一千倭寇吧?世子殿下没有这么捞吧。”
虽然知道这些王孙公子基本上掌兵都是来混资历镀金的,但是再怎么捞也不可能捞到这个地步吧。
再说了郑经可是郑成功的嫡子,郑成功是何等的威风,郑经但凡有他老子一成的能力也不至于打不过一千个倭寇吧。
“这个,老爷,据说是另外一伙倭寇围攻了小浪屿。他们趁着官军和岛上倭寇争斗的空隙封锁了港口。如今世子殿下和大军都被困在了小岛上,丝毫动弹不得啊。”
“啊!”
梅知府吓得一屁股做到了地上,还是师爷把他搀扶了起来。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啊。倭寇去了多少人,竟然能够把港口都封死。”
“据说有五十来艘船,总之港口被封的死死的。”
梅知府现在心乱极了。
他十分清楚世子殿下但凡出现一丁点的问题,他的仕途就算完了。
“那现在可如何是好。府衙中能够调集的兵力不足一千,还都是些老弱残兵。几遍把府衙县衙的衙役全部集合到一起,也无济于事啊。这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梅知府此刻心烦意乱,整个人都慌了。
“东翁,我们可以向朝廷求援啊。向朝廷求援的同时还可以向浙江方面求援,据说何守义何总兵如今就在浙江剿倭。”
不得不说,梅知府此刻十分感激师爷。
这个师爷关键时刻还是靠谱的,总是能够给他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这个时候向朝廷上书呢,其实还是很关键的。
但是福建距离京师距离太远,一来一回没有一个月肯定来不及。
所以梅知府向朝廷上书求援只是做个姿态,向邻近浙江布政司的剿倭大将军何守义求援才是正理。
虽说何守义和郑经分管不同的片区,在各自片区负责剿倭。
但也不意味着同袍有难,他不能率部来救。
事实上,天子曾经明确赋予了何守义、郑经、包括于七在内的三人临时决断权力,并不把他们拴死在各自的防区。
这样也是为了倭寇逃窜时候他们互相扯皮。
只要能够剿灭倭寇,天子就会感到开心。
深知这点的梅知府已经顾不得许多,立即下令命人火速同时向朝廷和浙江方面求援。
何守义何总兵曾经受过忠王殿下知遇之恩,不可能不救郑经的。
梅知府心里苦啊,好不容易盼来郑经,以为盼来了救星,谁知道是个志大才疏的绣花枕头。
唉,只希望郑经没事吧,他可不希望自己的乌纱帽就这样白白的被人摘掉。
至于剿倭,谁剿不是剿?
如果何守义能够把福建的倭患也顺道平定,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梅知府实在受够了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只想着能够早些过上安稳的日子。
消息送出去后郑经的心情安定了不少。
倭寇似乎没有强攻的意思,因为他们也清楚他们的人数有劣势,就这么耗着把明军耗死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如此一来明军就陷入到了被动的境地。
岛上虽然有倭寇囤积的粮食而且不少,但是分到明军每个人手里就没有多少了。
道理嘛很简单,岛上倭寇顶天了一千人。
就按照一千人来算,他们囤积半年的粮食,分到两万明军的手里也只够吃九天。
而且郑经还得匀出一些给百姓吃,所以保守估计明军只能支撑七天。
如果七天之后还没有援军来救,明军将面临断粮的的风险。
断粮意味着什么,郑经十分清楚。
士兵们一旦断粮,局面将彻底失控。
到时候肯定会有人想方设法的逃出小浪屿。
但小浪屿这个地形地势决定了逃跑者是死路一条。
而且这会极大的影响明军的士气。
试想一支士气崩溃的军队别说主动出击了,就是死守都难吧。
郑经此刻情绪已经几乎崩溃,但还是得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现在一定不能乱,不能乱。
至少不能表现出来。
何守义何将军一定会来救他的。
这是距离福建最近的一支水师。
如果何守义不来,郑经实在想不到还有谁。
福建与浙江毗邻,走海路的话三日即可到达。
梅知府第一时间派人前往杭州,这起到了决定性的效果。
却说何守义和浙江巡抚不对付,但是毕竟没有撕破脸皮。
这几日他也应邀参加了浙江巡抚魏远勋举办的宴会。
宴会上的来宾都是杭州府的名流,既有文坛雅士,又有豪绅地主。
唯独只有何守义一个武将。
一群士绅阶层中出了一个武夫,显得极为不协调。
魏巡抚当然也考虑到了这点,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要羞辱何守义。
如此口蜜腹剑之辈,何守义如何不知。
但他还是没有表露出来。
这种时候发怒非但对于平倭毫无帮助,还会惹得一身骚。
对付这种家伙就要掌握足够多的证据,最终一击致命。
酒宴一开始便有舞姬献舞。
魏巡抚十分享受的喝着美酒,眼睛一直盯着舞姬婀娜的身子。
这让何守义对其更加不齿。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魏巡抚请何守义舞剑,被何守义断然拒绝,理由是他不会用剑。
武夫用刀,侠客才用剑。
魏巡抚折了面子,打了个哈哈想要把此事掩饰过去。
可谁料这时突然有人求见。
魏巡抚正在气头上,便要拿这个送信的人出气。
他命人把这送信的人叉出去,那送信人却疾呼道:“巡抚大人万万不可,福建泉州急报。您务必要看过才是。”
福建急报?
魏巡抚愣了一愣。
他心道福建急报送到我这里来作甚?
大明的流官向来是各管一摊。
哪怕是浙直总督也管不到福建啊。
要想管福建,那得整出来一个闽浙直总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