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目的地只有一个,那就是码头。
虽然岛上的环境很恶劣,但码头倭寇们还是修建的像模像样的。
他们的船只一共有十几艘,加上抢来的船只能够凑到二十来艘。
船的大小则是不一的。
有能坐上百人的大福船,也有只能塞下十几人的小舟。
总而言之,有的是二柱和铁牛挑的。
当然,对他们来说赶紧弄到一艘船跳上去跑路才是紧要的,至于是什么船大小怎样都是无关紧要的。
“二柱哥,咱们俩选哪一艘船啊。”
“就这个渔船吧。别的船咱也不会划啊。”
二人都是当地的渔民,确实只会划渔船。
铁牛点了点头,当即跳上船去。
二柱也跟了上去。
二人七手八脚的把缆绳解开,之后小心翼翼的拿起浆划起来。
他们划的十分小心,生怕声音太大吵醒了倭寇。
毕竟他们划的是渔船,航速十分的慢。
倭寇真的想追的话还是很轻松的。
此刻二人心中又紧张又兴奋。
他们没有想到有朝一日真的能够逃离倭寇的魔爪。
不容易啊,真的是不容易。
二人相视对望,眼中已经噙满了泪水。
夜色漆黑,已是半夜时分。
郑经却并没有睡。
今日扫海的结果很不理想,郑经也在反思到底是出现了什么问题。
要知道如果不能找出倭寇在海上的巢穴的话,官军要想彻底剿灭他们是不可能的。
倭寇即便正面打不过明军只要跑路就是了。
跑到海上,茫茫一片去哪里追?
这个真的是让人绝望。
郑经初来乍到就遭到当头一棒,实在很让人无语。
但是郑经是个不服输的性格,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对着泉州地图仔细的勾勾画画,分析可能的位置。
便在这时亲兵突然前来禀报说:“世子殿下,抓到两个奸细。”
“哦?”
郑经闻言一愣,随即大喜道:“在哪里抓到的?”
“在泉州港,有两个家伙划着一艘渔船鬼鬼祟祟的靠岸,被我们巡查的弟兄们抓到了。”
“人现在何处?”
“正关押在府衙大牢之中。”
“好,准备一下,我现在就要去提审。”
“啊,世子殿下,已经这么晚了,您不休息的吗?要不等到明日一早再去吧。”
郑经摇了摇头道:“事不宜迟,夜长梦多。本世子担心这其中再出现什么变故,罢了,就早些去吧。”
亲兵见劝阻不过,也不再坚持,点了点头道:“那属下去准备。”
郑经换了一身厚点的袍衫。
夜里寒冷,还是要提防染了风寒的。
在一应亲兵的簇拥下,郑经浩浩荡荡的出了府邸。
这座府邸距离府衙仅仅隔了一条街,可以说是相当的近了。
郑经第一时间前往府衙,搞得知府梅单春梅知府也稀里糊涂的从睡梦中被喊醒,穿了衣裤就赶出来迎接。
他一边揉着惺忪的睡眼一边打着哈欠,心中寻思着这位世子殿下在搞什么名堂。
大半夜的不睡觉,来府衙作甚。
见郑经风风火火的冲进来,身后还跟着一帮随从心腹,梅知府连忙上前赔上笑脸道:“不知世子殿下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还望世子殿下恕罪。”
郑经摆了摆手,面上有些不愉道:“别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了。本世子此次前来是提审犯人的。”
梅知府心中好不生气。
他心道明明是你大半夜的来捣乱,怎的还怪起我来了。
要不是看在你的身份份上,我早就跳脚了。
惹不起,这些天潢贵胄真的是惹不起啊。
“不知世子殿下此来是提审哪个犯人?”
照理说泉州府衙中关押的犯人可真是不少。
郑经突然要提审犯人,梅知府也是一脸懵逼。
“本世子要提审的就是刚刚抓到的两名倭寇奸细。”
倭寇奸细?
这下梅知府就更是懵了。
他怎么不知道泉州府衙的大牢里关押着倭寇奸细啊。还是刚刚抓到的,这是什么情况啊?
郑经见他一脸懵逼,解释道:“是刚刚入夜后半夜时分抓到的,想必梅知府已经睡了。”
梅单春这才恍然大悟,好嘛这郑经的属下还真的够拼的,大半夜的也不睡觉,在码头巡查。
“原来如此...”
“那世子殿下这边请。”
郑经要去提审犯人,梅知府怎么也得跟着。这是礼数,不得不尽。
加之他确实也想看看这位倭寇奸细长得什么样子。
好家伙,还别说这世子殿下的运气真的不错,才刚刚抵达泉州没多久就抓到了倭寇的奸细,这可是他这几个月来都没有抓到的啊。
要么怎么说这些天潢贵胄,王孙公子身上带着贵气呢,梅知府也想要多沾上几分。
世子殿下亲临府衙大牢,这是梅知府之前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在他的印象中,像郑经这种整日钟鸣鼎食之辈,应该是前呼后拥,过着奢靡无比的生活的。
这种人怎么会愿意去到阴森潮湿昏暗的牢房的?
可是他却亲眼看到了,由不得他不信。
郑经在一众亲卫的簇拥下进入了牢房。
梅知府当即跟在后面。
那两名“倭寇奸细”是郑经的人关押进府衙大牢的,自然也是他们前去提人。
梅知府原本想要提醒一下郑经注意安全,但一想这两名奸细肯定被上着镣铐,郑经身边又有这么多的护卫,应该安全不会有问题,遂作罢。
早有人给郑经搬了一把椅子,郑经也不客气,撩起袍衫下摆就直接坐定。
“提人犯!”
片刻之后两个衣衫褴褛的犯人便被带了出来。
他们面上写满了惊恐,跪在地上把头埋起端是大气都不敢出。
郑经不由得皱眉。
这两个人未免也太怂了吧。
“把头抬起来。”
郑经的声音里带着一股不容质疑的威信,二人遂颤颤巍巍的把头抬了起来。
这二人不是旁人,正是铁柱和二牛。
他们从小浪屿逃出生天后,直接划船前往泉州港。
好不容易抵达泉州港,他们前脚刚一上岸,后脚就被巡查的明军士兵捉住。
官兵断定他们就是倭寇奸细,不由分说的把他们绑了押送到府衙大牢里。
二人虽然路上一直喊冤,但官兵们根本不听。
“你们可是倭寇的奸细?”
郑经不怒自威,吓得二人哭爹喊娘。
“大人明察,大人明察啊,我们都是本地本本分分的渔民,怎么会是倭寇的奸细呢。”
铁柱和二牛一起喊冤道。
只是他们把自己被倭寇掳掠去小浪屿的事情隐瞒,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路喊冤。
毕竟他们跟倭寇一起生活了足足几个月,万一这位大人因此断定他们就是倭寇的奸细,他们就是跳进大海也洗不清了。
“大人明鉴啊,我们都是本本分分的渔民,不可能是倭寇奸细啊。”
“放肆,这位乃是忠王世子,你们该称呼世子殿下。”
梅知府上前一步呵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