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煌言顿了一顿,随即朗声道:“黔国公发来急奏,说那些投降的土司又有反叛,局势有些复杂。”
“岂有此理!”
朱由榔闻言大怒。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些土司会如此出尔反尔。
虽然他们没有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可基本的做人诚信都没有吗?
如此的反复横跳,直是令人作呕。
“这些家伙真的是蹬鼻子上脸!”
朱由榔一向很少动怒,但这一次真的是忍不了了。
“原本朕还想着对他们既往不咎,可现在看来还是朕太仁慈了。”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身为君王,更是不能一味向善。
这么做的后果是被各种势力明里暗里的欺负。
就拿这些土司来说,觉得朝廷和皇帝好欺负,一次次的试探朱由榔的底线。
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手里有兵,朝廷拿他们没有什么办法。
长此以往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所以这次朱由榔和朝廷必须下狠手了。
若不杀鸡儆猴还不知道这些贼土司会做出什么夸张的事情。
“陛下,是要让黔国公抓紧时间用兵吗?”
“不错,朕这就降旨,命黔国公狠狠的打。这次朕将不计成本,务必要把这些土司打服打怕。三年之内,朕一定要完成改土归流。”
这一次朱由榔的决心很足,他必须要永绝后患。
这样留给后人的才不会是一个烂摊子。
昆明,守备府。
黔国公沐天波面容憔悴,唉声叹气的望着远方的山峦。
比起十日前,现在他的心境已经大为不同。
一夜之间几乎所有反叛的土司都撕毁合约,选择再次竖起反旗。
这对沐天波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毕竟他已经向天子上书,言明云南土司叛乱已经解决。
如今土司复叛,打的不光是沐天波的脸,更有皇帝陛下的脸以及朝廷的脸。
沐天波是一个脸皮薄的人,所以他做了很大的心理斗争才最终选择了继续上书向皇帝陛下承认错误,并请求皇帝陛下降下旨意。
毕竟这个时候沐天波已经没有什么方向了。
不知皇帝陛下会怎么看他,一定会觉得他很没有用吧。
这是此刻沐天波真实的想法。
赵旭和李石头是皇帝陛下的人,他们会不会向天子谏言说明这里的情况沐天波不知道,沐天波但求无愧于心。
他绝不会去做欺上瞒下的事情,哪怕因此受到皇帝陛下的责罚也无所谓。
云南的情况没有人比沐天波更清楚了。
这里最复杂的就是各种土司盘根错节的关系,如果处理不慎,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除非不管不顾的把一切都砍翻,那样确实可以另立新天。
沐天波知道自己没有这样的魄力,但他希望皇帝陛下有这样的魄力。
“黔国公,钦使来了。”
突然之间赵旭出现在了沐天波的身边,着实把沐天波吓了一跳。
赵旭显得很兴奋,这也好理解,毕竟他是天子的心腹嘛。
“啊,钦使竟然来了!”
这比沐天波意料之中要快很多。
昆明距离京师很远,这已经是接近极限速度了。
不管怎么样,钦使来了总归要去见。
而且必须立即去见。
沐天波虽然面容憔悴,但丝毫不敢怠慢,第一时间选择了前去接旨。
赵旭则是陪伴在一旁。
这个时候临时设立香案接旨已经是来不及了,沐天波只能选择直接接旨。
这样礼节虽然差了一些,至少不会让钦使觉得怠慢。
“臣沐天波接旨。”
沐天波跪倒在地,向着背面磕了三个头,可谓是行尽了礼节。
在出使这件事上刘兴明的经验可谓是十分丰富了。
他若说第二,其他人真的没有敢称第一的。
出发的那一天刘兴明十分的兴奋。
这是一次证明自己实力的绝好机会。
上一次跟着世伯袁宗第没有太多好发挥的机会,但这一次不同。
这一次是他单独作为主使出使萨非帝国。如果能够成功,就会按照皇帝陛下的布置给大明争取一个极为强力的盟友。
萨非帝国的实力虽然无法和奥斯曼帝国正面对决,但加上了明军的支持就完全不同了。
奥斯曼帝国就是再强大也是双拳难敌四手,根本不可能和两大帝国正面硬干。
刘兴明或多或少听到了一些关于奥斯曼帝国的传闻,知道其统治方式十分残暴,其治下百姓可谓是苦不堪言。
这种情况下大明如果能够以仁义之师的身份解救当地的百姓于苦难之中,传将出去必定会是一段佳话。而这一切的主动权都掌握在刘兴明的手中,一切就看他的发挥如何。
如果他能够正常发挥,那事情就会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要去萨非帝国,首先得去往河中。
也就是说得借道布哈拉汗国或者哈萨克汗国。所幸这两个汗国如今都是大明帝国的附庸,所以刘兴明这个主使者可以名正言顺的从两处汗国经过。
他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是大明朝廷。
时至今日,刘兴明已经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只要他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黄沙滚滚,伴着毒烈的日头,直是照的人口干舌燥,一阵眩晕。
刘兴明用手遮着眼睛,但太阳光仍然照的他头晕眼花。
穿过沙漠的时候是这样的,当初前往西域刘兴明也没少穿过沙漠。
只是在绿洲里的安逸日子待的久了,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幻觉,那就是自己很强。
真正的重新踏上艰难险阻的沙漠之路,刘兴明明显能够感受到吃力。
不过即便再苦再累也得坚持下去,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只要能够咬住这口气抵达布哈拉汗国,就能获得充足的补给,并且可以得到很好的休息。
在沙漠里待的时候久了,人不仅会变得狂躁,甚至会产生幻觉。
这绝对不是刘兴明想要看到的事情。
他现在迫切的需要得到休息,所以眼下的苦累是值得的。
好不容易寻到了一处水源,刘兴明直是一阵狂喜。
这真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赐予了他一处沙湖。
说来也是十分的神奇,这沙湖的周围长着一圈的芦苇,还有红柳、胡杨之类的植物。
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生命的迹象。
生命有时候就是如此的顽强,你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就能坚强的活下来。
刘兴明所率的这千把明军士兵皆是渴极了,刘兴明下令之后立即毫不犹豫的冲向了沙湖。
当冰凉的湖水触碰到他们脸上的时候,他们悬着的一颗心才算是落地。
毕竟沙漠之中海市蜃楼的情况十分普遍。
都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但在沙漠中,即便是亲眼见到的事物也不一定就是真的。
要想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只有亲手触碰到了才能保证。
洗了一把脸清爽了一番后,明军将士们纷纷用双手捧起水来喝。
只尝了一口,他们就感动的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