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总之多少得有个表示。

这个礼物不见得有多贵重,但多少要有代表性。

刘兴明的选择其实有几个,其一是瓷器,其二是丝绸,其三是茶叶,其四是漆器。

这四样都是大明如今最能拿出手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

当年丝绸之路极盛之时,这四样东西也是在丝绸之路上广泛流通的。

这四样东西着实是各有千秋,刘兴明一时就犯了难,他遂第一时间前去向李定国请教。

晋王殿下见多识广,这种事情一定有主意。

果不其然,李定国在听了刘兴明的奏报后稍加思索就选择了丝绸。

道理嘛也很简单,瓷器漆器虽好,但毕竟不易于长途运输,很容易碎掉。

茶叶呢虽然易于运输,但显得不那么华贵。

如果用来做两国之间互赠的礼物,多少显得有些不合适。

综合比较下来,也就是丝绸最合适了。

不同于一般的布匹,丝绸十分珍贵,缂丝工艺下的丝绸甚至可以比价黄金。

拿这种珍贵的丝绸出去不会丢大明的脸,不会丢皇帝陛下的脸。

刘兴明仔细一想,觉得李定国说的很有道理。

既然大明此次是想和萨非帝国合作,那就得拿出诚意来。

且不管萨非帝国的回礼是什么,大明的礼物绝对不能跌份。

选好礼物之后无非就是选择护卫了。

刘兴明的亲兵在上次乌尔城之战中死伤殆尽,他只能从他的父亲刘体纯那里抽调一些士兵。

对此刘体纯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毕竟这是他的儿子,是他最看重最珍重的儿子。

刘体纯当然不希望刘兴明有任何的意外,他要竭尽所能的保护刘兴明,让他不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

最终刘兴明挑选出了五百人,刘体纯不放心又给增加了五百人,最终凑了一千人整。

择日不如撞日,刘兴明思忖一番后当即就决定出发。

包括李定国在内的一众将领设宴为他践行。

都说西出阳关无故人。

可他们现在已经在比阳关更西更远的位置。刘兴明要带队穿过河中,前往萨非帝国。

这是何等一个挑战啊。

刘兴明非但没有感到丝毫的恐惧,反而生起豪情万丈。

也许他就是历史的开创者,也许一百年后他的形象也可以像当年出使西域的张骞那样跃然纸上,永垂不朽。

有无数新的东西等着他去书写,他将不仅是历史的参与者,还是见证者。

伊斯坦布尔。

僧格坐在庭院里,望着不远处泛着宝石蓝色的海面,心情很是复杂。

原本以为入宫面圣见过苏丹陛下之后,很快奥斯曼帝国就会采取行动,对大明用兵。

可现在看来苏丹陛下并没有向他承诺任何事情,相反把他晾在了一边。

僧格最怕的就是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这意味着苏丹陛下根本没有把他说的事情当做一回事。

从种种迹象可以看出,苏丹陛下确实对东方有兴趣,但他的注意力目前只是放在了远征欧洲上。

那他现在算什么?在奥斯曼帝国避难吗?做一个富家翁了此一生?

僧格要的可不是这个。

他要的是打回去,复仇明军,让李定国跪在他的面前乞求求饶。

他曾经受过的那些侮辱都要让李定国和明军将领们加倍奉还。

而这需要苏丹陛下向大明用兵,大举用兵。

单纯的几万人根本没有任何的意义,僧格需要奥斯曼帝国出最少十万人,不是二十万人。

都说奥斯曼军队所向披靡,举世无双。

僧格十分想看到奥斯曼大军越过葱岭,进军河中,从而进攻西域。

可这似乎渐行渐远。

不行,他绝不能被苏丹陛下遗忘乃至于淡化印象。

一旦如此,再想引起苏丹陛下的注意就难上加难了。

要知道,苏丹陛下日理万机,一天中见的人不计其数。

也许过上几天后苏丹陛下就会把他这个人忘记了。

僧格绝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发生。

但是这一切都得仔细筹划,绝不能莽撞。

毕竟这个时候再入宫面圣肯定会引起苏丹陛下的反感,最好是借着苏丹陛下出宫游玩的时候设计一场偶遇。

这样苏丹陛下绝对不会感到尴尬和厌恶。

对僧格来说,现在必须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

僧格又想起了第一次带他入宫的那个宦官。苏丹陛下的行踪肯定是宦官最清楚了,如果僧格可以贿赂到这个宦官就能掌握苏丹陛下的行踪。

京师,紫禁城。

深宫之中,朱由榔望着夜空中的一轮新月出神。

出使萨非帝国是十分关键的一步棋,如果能够联合波斯第三帝国,就意味着明军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毫无顾忌的跟奥斯曼帝国死磕。

要知道十六世纪十七世纪是奥斯曼帝国最强盛的时期。

这个时期欧洲还没有从中世纪的阴霾和愚昧之中完全走出来,工业革命还没有开始,奥斯曼帝国靠着强大的武力不断扩张,最终形成了横跨欧亚非的超级大帝国。

如果任由历史按照原本的轨迹发展下去,丝绸之路将彻底断绝。

这是朱由榔万万不想看到的。

既然想要输出汉文化,就免不了要和奥斯曼帝国硬碰硬。

这是东西方文明的碰撞,更是两国国运的较量。

如果大明赢了,那接下来就是一片坦途。

如果奥斯曼赢了,那接下来的百余年大明都会被扼住咽喉,十分痛苦难受。

身为大明天子,如今朱由榔除了充分信任李定国和一众将士外别无选择。

他不可能再次御驾亲征,这已经不是北伐时候的状态。

那个时候大明置之死地,除了放手一搏外别无选择。

朱由榔身为天子,可以极大的鼓舞激励士气。

但现在天下已定,按照儒家和文官们的传统,天子就应该垂拱而治。

朱由榔现在这种状态被儒家认为是圣人。

朱由榔当然可以一脚踢开儒家,但现在还不行,时机还不成熟。

最好是等到朱由榔推广的“物理”、“化学”等新学可以彻底在民众中传播开。

到了那时大明就真的可以不受制于儒家的限制禁锢了。

这是朱由榔的梦想,也是朱由榔的希冀。

“皇帝陛下,张阁老求见。”

朱由榔起初以为是自己听错了,毕竟这大半夜的张煌言要见他作甚。

朱由榔愣了片刻,随即反应了过来。

他清了清嗓子道:“传张阁老觐见吧。”

朱由榔整理了一番思绪,调整了一番坐姿随后便见张煌言恭敬走了进来。

“臣张煌言拜见陛下。”

张煌言毕恭毕敬的拱手行礼却没有下跪,这是朱由榔的特批。

“张阁老深夜前来有何要事?”

“陛下,是前线急报。”

张煌言不仅是内阁首辅,还兼着兵部尚书的职位,所以前线但凡有急报他是可以第一时间知道的。

“是云南奏报吧?”

朱由榔沉声问道。

“回陛下的话,正是。”

明土》小说在线阅读_第77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风雪南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土第77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