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认为明军不一定能够守住叶尔羌地区,换言之他们认为明军不一定会在叶尔羌地区久留。
就像以往的那些中原王朝一样,但凡获得机会就会来到西域耀武扬威一番。但耀武扬威过后呢?
还不是直接又撤回中原去了。
毕竟相比较于西域,中原的花花世界还是更加有吸引力的。
可是刘兴明不这么想。
他们这次来西域是真的想要把西域当做大明的根基来发展的。
脱离中原文化圈这么久,如果再不能有所作为,那么西域可能真的会和中原渐行渐远。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几代人的扎根才能真正使得西域进入到大明的文化辐射下。
至于这些举家迁移的牧民...
就由他们去吧。
有些话刘兴明不想说,或者说即便他说来,别人也不会信。
这种情况下,确实没有必要强行灌输概念,这样除了引起对方的厌烦外不会有任何的作用。
最好的选择就是先把准噶尔人打服了,打怕了,再让这些牧民去看。
草原人信奉强者,只有他们亲眼看到准噶尔人在明军面前就像是一只脆弱的羊羔,才会心安。
越往北走,这种情况越普遍。
等到接近乌尔地区后反倒是见不到什么人了。
因为能够迁移走的牧民早就走了,剩下的都是一些走不动的老弱病残。
这一点和迁徙的牛羊马匹倒是没有什么区别。
刘兴明放眼望去,只见这片高山草场十分的肥美。
青青翠翠的颜色重偶然会出现一抹亮色。那是野花的颜色,有这些许点缀使得一片绿幕不会看起来太过的单调。
“小公爷,我们要这这里扎营吗?”
“是啊少将军,我们在河畔扎营吗?”
通常来说在河畔扎营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来可以埋锅造饭,二来取饮水也很方便。
最重要的是,如果遇到敌袭,敌人采取火攻的话,可以第一时间应对,完全不必有任何的惊慌。
刘兴明出自将门,从小耳濡目染。
刘体纯跟他说过不止一次扎营的注意事项,刘兴明也都暗暗记在心里。
如今轮到他单独统兵,这些知识也都到了使用的时候。
“嗯,就在河畔扎营吧,五人一顶帐篷。”
这次明军带的帐篷不大不小,既不是那种两人一顶的三角帐篷,也不是那种能够睡下十几人的大帐篷。
这帐篷大概能够睡四五个,搭起来相对快一些。
“得令。”
亲兵们当即抱拳领命而去。
很显然,这片草场是准噶尔人垂涎欲滴的。
他们一定会来。
既然如此,明军就没有必要继续向前,只要在此安营扎寨就好。
迟早准噶尔人会主动前往。
到了那时明军要做的就是突然杀出,杀准噶尔人一个措手不及。
“准噶尔蛮子,想要冒犯大明天威就尽管来吧,本将军就叫你们尝点颜色看看。”
在马尼拉的这些日子,郑成功惊讶的发现马尼拉附近的银矿储量十分惊人,完全出乎郑成功的意料。
若是把这些银子全部挖掘的话,那将是一个十分恐怖的数字。
银子在大明已经成为了一种通用流通货币。
宝钞就不用说了,和厕纸没有区别,甚至用来擦屁股都嫌硬。
至于铜钱,自然是可以用的。
只是铜钱的价值太低,要是买贵重东西的话就不实用了。
譬如去买一套宅邸,总不能拿着几麻袋的铜钱去吧?
银子就很合适了,毕竟银子的价值高的多。
至于黄金,虽然更为珍贵,但由于实在过于稀少,拿来做流通货币并不合适。
一般金子都是皇室或者王公贵族用来赏赐的。
所以综合来看就是白银的实用价值最高,拿下了马尼拉及周遭银矿,意味着在未来的几十上百年大明再也不用为白银发愁了。
这一点算是意外收获。
郑成功第一时间将这个大喜事写在了奏疏里,命人立刻乘船送回大明,送到皇帝陛下面前。
相信皇帝陛下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龙颜大悦的。
当然除了挖掘银矿,郑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普及汉文化。
要想普及文化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这里开办私塾一类的社学。
在郑成功的努力推动下马尼拉附近的社学私塾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郑成功相信通过三到五年,当地的百姓就会接受私塾和社学,让自己的孩子去上学读书。
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更好呢。
有文化和没文化就是两种活法,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忙忙碌碌像蝼蚁一般一辈子。
“阿爹,我想去明人办的社学读书。”
一间阴暗潮湿的屋子里,一名七八岁的小男孩睁着一双大眼睛,可怜巴巴的望着父亲。
老屋子已经破旧不堪,屋顶经常漏雨。
昨夜刚刚下了一场大雨,如今雨虽然已经停了,但是雨水仍然啪啦啪啦的从漏处滴落。
“去明人办的社学?那要花多少钱?”
他爹眉头一皱,紧巴巴的说道:“咱家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能够勉强度日就不错了,哪有什么余钱让你去读书。”
“爹,不要钱。明人办的社学不要钱。”
小男孩的眼睛一眨一眨,别提有多可爱了。
“你说啥?不要钱?”
“你说的是真的?”
“对啊,邻居都这么说。明人办社学是为了推广汉话,为了让我们都会说汉话。”
“要是这么说的话似乎确实有点道理。”
孩子的爹点了点头道:“你去问问他们管饭吗?要是读书管饭你就去吧。”
对他们这样的人家能省一顿饭都是好的,更不必说随着孩子长大胃口越来越大,花销也会增多。
如果明人办社学可以把孩子的饭食问题也解决了,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谢谢爹,谢谢你!”
小男孩欣喜若狂,在屋子里跑了起来。
“我能上学了,我终于能读书了。”
也难怪他兴奋,要知道在马尼拉是只有贵族可以读书。
而现在像他们这样的平民也可以读书。
这绝对是一个重大的转变。
像这样的孩子和家庭在马尼拉还有很多。
可以说郑成功的这一决定在很大程度上使得马尼拉的贫民阶层心动了。
只要争取到了贫民阶层这一最大的群体,明军就能在马尼拉稳固的统治下去。
至于贵族有谁在乎。
没了军队的贵族和野狗也没有什么分别。
郑成功只要保证大多数人站在他们一边就可以了。
“殿下,刚刚有消息称有在逃的本地贵族意图招兵买马卷土重来。”
“哦?谁给他们的勇气,怎么敢的啊。”
郑成功一拍桌子沉声道:“传令下去命令全城戒备。但凡有入城的都要严加搜查,一定不能让奸细混入其中。”
在郑成功看来佛朗基人都跑了,剩下那些和佛朗基人狼狈为奸的本地流亡贵族更加不足为惧了。
这些流亡贵族即便招兵买马卷土重来,也不可能从正面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