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不是呢,咱们这长途跋涉的,抵达那里后还能有战斗力吗?”
“少点抱怨,在敦煌休息的时候你咋不说。让你在那里休息了那么久是白休息的?”
“哎呀,我就随口一说,还不能让人抱怨两句了。”
明军士兵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忽然间黄沙滚滚,沙尘暴席卷而来。
“黄沙,黄沙暴!”
明军将士们面上皆是露出了惊恐的神色,纷纷去找遮蔽物。
绿洲之中虽然有不少遮蔽物,但其实还是不够全部将士们躲避的。
李定国眉头一皱,知道事情不是那么简单。所以他第一时间就命令准备寻找洞穴,只有找到了洞穴才能完美的躲避过去沙尘暴。
不然不知有多少将士会被沙尘暴所掩埋。
这是他们之前抵达敦煌前的经验,是有过实际验证的。
事关生死,将士们都很用心。
“快,快去找,亲兵也都出动。”
在茫茫大漠中要想找到洞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甚至可以说是在碰运气。
只不过明军出动的人手很多,能够第一时间把握住机会。
果不其然在寻找了一炷香的时间后,有士兵禀报说发现了洞穴。
李定国直是一阵狂喜,立即下令全军躲藏到洞穴里。
很快明军就开始了转移,一批批的躲进了这洞穴里。
说来也巧,这洞穴足够大可以容纳下所有明军将士们。
除了极个别的士兵们被黄沙卷走,绝大多数明军将士都已经成功避险。
至此李定国才算是长松了一口气。
这沙漠实在是太危险了,怪不得近年来往来的商队越来越少。
但无论如何这条路也要攥在手里,绝不能落入异族之手。
等待是煎熬的,但李定国也只能选择接受,不得已利用这时间进行一番休整。
日落月升,转眼间已经是一日。
翌日一早亲兵出去探查,很快就欣喜的回来禀报道:“殿下,黄沙暴已经停了。”
“哦?这可是大喜事啊。”
李定国点了点头道:“既如此,那便下令行军吧。”
李定国希望尽可能的加快速度,减少在沙漠里逗留的时间。
不管怎么说沙漠也是十分危险的地方,在此地逗留很可能陷入到陷境。
明军的执行力是相当强的,李定国一声令下,很快大军就整合开拔。
沙漠里的天气还真的像是少女的面色一阵就变。
昨日还是黄沙滚滚,今日却是风和日丽。
这种情况下行军速度确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晋王殿下,再往前走应该有一座小城。”
向导十分认真的说道。
“那里应该处于准噶尔的边界,到了那里基本上就算是进入准噶尔界了。”
“好,那就抓紧行军就是。如果他们问起来就说是朝廷派大军帮助准噶尔对付叶尔羌。”
李定国早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明军只要遵照执行就不会引起边城守卫的怀疑。
毕竟边城的那些人肯定也知道叶尔羌已经入侵,明军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个助力。
即便他们怀疑明军是另有所图也不可能有办法抵抗,毕竟明军的十万大军不是吃素的。
而一座小小边城能够有多少人?五千顶天了吧?
说是蚍蜉撼树都是抬举他们。
明军只要进入了准噶尔就会马不停蹄的向王都而去,不会作一丝停留。
行军讲究的是一个效率,而明军的行军效率显然是极高的。
在急行军了几日之后他们成功抵达了边城卓尔。
之前刘兴明曾经不止一次的在信中提到了这座边境小城,李定国对此也有些印象。
他知道这座小城的主官名叫沈昭,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汉人,只不过因为父辈前往西域逗留了下来,最后在西域生下来他。
沈昭打小就生在西域,自然深受西域文化的熏陶。
他最终决定替准噶尔做事,一路从小吏做到了边城卓尔的主官。
对他来说这已经是极大的荣耀。沈昭甚至没有见过僧格,没有见过那些高贵的台吉们。
他绝对不会想到有朝一日会遇到大明尊贵的亲王。
一字亲王晋王李定国。
从名义上讲准噶尔是大明的藩属,那么沈昭自然是也应该对李定国行礼。
在心腹的一番提醒下沈昭连忙推金山倒玉柱跪倒行礼。
“准噶尔卓尔城留守沈昭拜见大明晋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千岁。”
沈昭毕竟是一个汉人,虽然从小在西域长大,但对汉文化的兴趣使得他仍然广泛涉猎相关知识。
所以在面对李定国的时候他才不会显得过于失礼。
“沈大人是吧?请起吧。”
李定国抬了抬手示意沈昭起身。
“晋王殿下此来所谓何事?”
虽然之前刘兴明已经先到,但可没有提到李定国和明军大军后脚就来的事情。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沈昭惊讶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李定国自然也明白这点,所以他直截了当的说道:“本王听说叶尔羌汗国和准噶尔起了矛盾,特地率部前来调停。”
“是这样啊。”
沈昭显然已经冷静了下来。
“可是如今北面已经打的不可开交了,晋王殿下您现在派兵去还来得及吗?”
沈昭这句话着实让李定国吃了一惊。
对李定国来说现在他难辨真假。
毕竟上一封刘兴明寄来的信应该是一个月前送出来的,信息上已经十分延后和迟缓。
如今叶尔羌和准噶尔打起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综合来看沈昭的话应该是有一定可信性的。
“现在打的很激烈吗?”
李定国想要从沈昭口中套出更多有用的信息,试探性的问道。
“打的十分激烈啊,就连我们这些边城的军队都已经基本调走了。”
“据说叶尔羌那边也是倾巢而出,这一仗看来是要伤筋动骨了。”
沈昭叹了一声道:“晋王殿下既然来了可一定要帮我们准噶尔啊,我们是占着理字的,叶尔羌那边是主动挑起战端的入侵者。”
“好了本王知道了。”
李定国并没有向沈昭保证什么,因为他很清楚这次明军的目的是渔翁得利。
所以他不会帮助任何一方。
“本王查清楚情况后会秉公处理的。”
李定国在第一时间就向沈昭索要了部分粮草以及淡水补充。
沈昭虽然心中不愿,但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这茫茫多的明军他可得罪不起啊。
他只希望早点送走这尊大佛。
卓尔城庙小,容不下这些神仙。
沈昭按照李定国的要求,按时准备好了李定国需要的一应物资。
包括粮草、淡水以及部分车马。
但肯定是无法满足明军全部需求的,毕竟明军的人数实在太多了,要想全部满足是不现实的。
但李定国也没有责怪他,他急于赶路根本无暇在这些小事上分心。
离开卓尔城后明军一路西行,没有做任何停留。
越往西走景状越萧条,甚至出现了寸草不生的情况。
这让李定国很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