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活命,他们只要活命。

近日京师爆发了一个不小的轰动事件。

当今天子将部分皇庄土地分给了贫苦的佃农。

此举一时间引起了热议。

那些佃农们自然对皇帝陛下感恩戴德。

至于朝臣、读书人们则纷纷直呼天子内行。

看似牺牲了一些皇庄的利益,收获的可是民心啊。

再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百姓们的土地就是皇帝的土地,百姓们的钱就是皇帝的钱。

身为天子岂能与百姓争利,那也格局太低了吧。

如今正是收买人心的大好时机,只要举措得当,百姓们肯定会山呼皇帝陛下万岁。

让利于民,这传出去怎么看都是一桩美谈。

朱由榔自然也在关心着舆论,锦衣卫一直在搜集相关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奏报给朱由榔。

“陛下,此举不仅仅在民间受到了很好的反响,在官场亦是如此。”

王贺年十分恭敬的对朱由榔奏报道。

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王贺年直接对皇帝负责,他自然要将这些反应如实禀报天子。

“嗯,朕其实早就有这种想法了,并非是一时兴起才做出的决定。”

朱由榔背负双手和声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朕不求能够名垂青史,但希望自己治下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吃的饱饭穿的起衣裳。”

“陛下英明神武,必定能够名垂青史。”

王贺年不着痕迹的拍了一记马屁。

“哈哈,就你会说话。”

朱由榔走至窗边,望着已经开始凋零的树木怅然道:“三年,朕用了三年时间平定了中原,收复了列祖列宗打下的江山。朕希望再用三年的时间把大明恢复到盛世时的状态。”

其实朱由榔很清楚,所谓的盛世也不过是不饿死人。

但这在封建时代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能让一人不饿死是善人。

能够不让百万人千万人饿死就是大善人。

朱由榔现在要做的就是大善人。

抛开这些不提,朱由榔这么做也是职责所在。

毕竟他是大明的皇帝,所有百姓都是自己的子民。

哪有身为君父看着百姓们挨饿的道理。

朱由榔只希望看到乱世早些结束,百姓们早些步入正轨,过上温饱生活。

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你越是期望得到什么越是得不到什么。

朱由榔希望经过自己的努力让百姓们可以看到希望,不对生活失去信心。

虽然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但还有希望在。

而朱由榔就是他们的希望。

京畿地区的气温近来下降了不少,朱由榔开始关注将士们的穿衣问题。

过冬的棉衣肯定是要提前赶制的。

虽说不用赶在寒冬腊月北伐,但至少是需要训练的。

朱由榔可不希望将士们在零下的严寒中瑟缩打着哈气取暖。

这件事朱由榔准备交给王贺年去办。

一来王贺年本就是商贾出身,对于布帛棉花之类的东西很了解,让他负责此事不会被人忽悠。

二来锦衣卫指挥使的身份就是一道天然的保护符,也没人敢忽悠他。

如今明军数十万大军,光是拱卫京师的军队就有不下十余万。

这么多人需要赶制棉衣,布帛和棉花的消耗量肯定是十分惊人的,必须提前安排,否则很容易出现短缺的情况。

王贺年在接到圣旨之后立即马不停蹄的安排人手前去京师市场上进行调查。

经过一番询问,王贺年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眼下棉花上充足的,倒是布帛可能会出现短缺。

他立即将这个情况第一时间回报给了天子,请求天子圣裁。

朱由榔听到这个消息后不但不忧反而是狂喜。

他怕什么就是不怕布帛短缺。开玩笑,珍妮纺织机是白发明的吗。

有了珍妮机,织布的效率直线提升,别说是十万将士们所需要赶制棉衣的布帛,便是再加一倍,个把月也赶出来了。

当然,珍妮机眼下只是在江南地区得到了推广,京畿地区因为刚刚收复不久还没有正式推广。

但这件事本就是想不想的问题,只要朱由榔想随时都可以推广。

这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朱由榔并不是一个盲目乐观的人。

但现在他已经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没有理由不自信啊。

只要棉花充足,一切问题都好说。

朱由榔第一时间下旨,命令工部将珍妮机推广开来。

京畿中的匠人并不少,且都是极富经验的老匠人,只要教的到位上手是很轻松的事情。

半个月,朱由榔给了工部半个月的时间。他希望半个月后能够看到珍妮机在京师全面铺开。

棉花采买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市面上棉花数量虽然多,但基本上是散落在各个铺子上的。

这些铺子之间没有统属关系,基本上是各卖各的。

王贺年要去采买,就必须一间铺子一间铺子的问过去,不能有任何不耐烦的情绪。

而且他还不能用锦衣卫的身份去施压,如此一来非但传出去不利于锦衣卫的声誉,还很有可能影响到皇帝陛下的声誉。

如果真是如此,他可就万劫不复了。

当今天子爱惜羽毛胜过一切,这是陛下绝对不可触碰的底线和逆鳞,任谁也不能碰,碰就是死字。

这一点王贺年十分清楚。

所以他表现的十分客气,哪怕是对方不可理喻的开出高价,他也会平心静气的和店家讨价还价。

做生意嘛讲究的是一个和气生财。

这一点王贺年早在重庆时期主持自家生意时就领悟到了。

棉花的来源繁多,品质自然不能保证一个标准。

王贺年只是先行采买,后期还要进行一轮遴选。

凡是不符合标准的残次品,基本上都是要进行剔除的。

这些残次品按照陛下话可以冲入内库之中进行二次利用。

当然王贺年也要关注织布进度的问题,毕竟如果不能在一个月内把布帛准备妥当,便是棉花已经打理好了也是徒劳。

王贺年可不希望到头来落得一场空。

好在工部他也算相熟,只需要打上一个招呼,基本上就算是定了。

时间转瞬即逝,转眼便是一月。

按理说已经到了工部交布的时间,王贺年自然前往工部要货。

可是这不去不知道,一去却是着实吓了一跳。

原来王贺年去了工部才发现布帛只制造出了一多半,还有一小半没有织好。

这可真是一个晴天霹雳啊。

对王贺年来说,布是最重要的东西,这就相当于等着做饭的人发现没有米下锅了,这能不急吗。

王贺年也是醉了。这工部的人平日里一个个看着人五人六的,稳的不行。

当时他们也是拍着胸脯保证不会有问题,一定能够按时交货。

可到头来怎么还是划了呢。

明土》小说在线阅读_第60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风雪南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土第60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