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奴才自然得有做奴才的觉悟。
主子怎么说,他就要怎么做。
“主子所言极是。奴才觉得年轻一辈中若论出色,唯有尼勒了。”
“尼勒?正白旗的那个?”
“正是,之前他曾做过御前侍卫。”
“哀家对他有点印象,确实是个不错的孩子。”
孝庄点了点头道:“但是他没有领兵经验啊。真的可以吗?”
“太皇太后,凡事总得试上一试才知道。再说了,您要的不就是历练新人吗?”
“这倒也是。既如此就拨给他一万...一万绿营兵吧。告诉他尽量拖延时间,但也不要硬守。扛不住了就及时撤离。山海关让了就让了吧。”
孝庄本来想留给尼勒一万八旗军,但话到嘴边又有些舍不得了。
如今她手头的八旗军就只剩下了八万人,可谓是死一个少一个。
孝庄肯定是要精打细算过日子的。
既然她已经打算放弃山海关,只是意思意思,那自然没必要在山海关上折损太多的兵力。
“主子英明。”
索尼立即送上一记马屁,拍的孝庄十分的舒服。
“罢了,我们快些出关吧。这些日子哀家的眼皮子总是跳,似乎是有什么灾祸要发生。一刻在这关内,哀家就觉得不踏实。还是早些出去吧。”
李定国北上追至榆林,惊讶的发现清军并没有抵抗的意思。
他们甚至派出了一个信使作为何谈的对象,想要和李定国讲和。
信使只身来到明军大营中,身上还携带了一个包裹。
李定国扫了他一眼质问道:“你这包裹里装的是什么?”
“回禀晋王殿下,此乃国贼李国英的首级。”
信使不紧不慢的说道。
嘶!
李定国闻言直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李国英的首级?
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李定国直是又惊又喜,连忙催问道:“快快取来看看。”
“遵命!”
信使抱拳道。
他缓缓的从包裹里将处理好的李国英首级取出。
因为用生石灰处理过,此刻李国英的首级并没有出现腐烂的情况,而是保存的十分完好。
“晋王殿下请看。”
信使将李国英的首级高高举起,十分恭敬的说道。
李定国使了一个眼色,立即有亲兵前去接过首级,之后折返回来来到李定国的面前。
“这真是李国英的首级...”
李定国轻轻抚摸着李国英光秃秃的额头,口中喃喃道。
“你们杀死了李国英,就为了投降大明?”
“是的,晋王殿下。国贼李国英还想着遁入漠北,让我们背井离乡妻离子散。我们气不过,便杀了他准备投降大明。”
,南明第一狠人
李定国此刻的心情可谓是五味杂陈。
他与李国英也算是老对手了。
李国英作为虏廷授予的川陕总督,手中权力极大。
当年重庆还在清军手中的时候李国英就曾经对重庆施加过极大的影响力。
后来皇帝陛下带领大明将士们夺取重庆,把李国英部清军赶回了汉中以北。
但李国英仍然是四川明军的腹心之患。
一日不能除之李定国一日不能心安。
后来也证明了李定国的判断是正确的。
饿极了的李国英不管不顾耍起浑来,直接率部偷袭四川。
也就是白文选、冯双礼两员猛将拼死抵抗,才算是勉强守住了成都。
之后更有冯双礼为了报仇,率部孤军深入北上汉中复仇,反被李国英阴了一波的事情发生。
这丢的自然是李定国的面子。
所以李定国对李国英可谓是恨之入骨,恨不得生吞之。
再后来天子决定北伐,李定国是第一个拍手叫好的。
因为他发誓要亲手将李国英擒获并杀之。
李定国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汉中,李国英不敌遂果断跑路。
李定国丝毫不打算给李国英喘息之机,遂沿着子午谷攻入关中。
这便有了关中血战。
血战不敌的李国英再次跑路,这次跑向的是潼关。
不得不说李国英跑路的本事可谓一绝,这让李定国懊恼不已。
等到李定国率部赶到潼关时惊讶的发现李国英再次跑路了。
这一次他还差点被李国英骗过了。
好在李定国最终反应了过来,第一时间赶往陕北,最终在榆林遇到了投降的清军。
只可惜此时李国英已经被清军部众斩杀,李定国没能手刃之。
但总归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了。
如何处理这些投降的清军是李定国眼下必须要考虑的一件事情。
按照惯例既然对方已经投降,李定国没有理由在对他们兵戈相向。
何况对方拿出了足够的诚意。
有什么是比李国英首级能够体现出诚意的呢?
“罢了,你们诚信投诚,本王知道了。这就会写一封奏疏向朝廷和皇帝陛下说明情况。”
李定国朝南边拱了拱手顿声道:“这些日子你们就先等消息吧。”
“多谢晋王殿下。”
信使脸上露出喜悦神色,连忙拱手施礼道。
“不用谢本王,本王也是照章办事。”
李定国挥了挥手道:“退下吧。”
不知为何李定国突然有一种怅然的感觉。
收复陕北后陕西全境就算光复,现在要做的就是配合李来亨等夔东军拿下山西,然后进一步向京畿推进了吧?
整个北伐的过程给李定国的感觉就是清军各自为战,心不齐聚不到一块去。
这才会让明军一路势如破竹,连下诸省之地。
这一点和当年的大明是何其相似。
只能说大明吸取了当年的教训,而清廷腐化成了曾经的大明。
何其的嘲讽!
李定国现在只希望造一些攻破京师,迎接皇帝陛下回到京畿来。
天子驾临京畿,御大明门,那该是怎样的一段快意时光!
“听说了吗,国姓爷要打到京师来了。”
“什么?国姓爷?可是郑成功?”
“除了郑成功还有几个能称之为国姓爷的?那可是大明皇帝陛下最信任的臣子。”
“乖乖,我说怎么最近京畿人心惶惶,原来是明军要打来了。”
“嘘,你小点声不要命了吗。”
京畿的一间茶馆里,几名读书人聚在一起小声嘀咕着。
“你们说国姓爷打到哪里了?”
“这有谁能知道,不过我听说国姓爷似乎已经打到了真定府。”
“我听说国姓爷已经打到了保定府。”
“嘶,那岂不是距离京畿只有咫尺之遥了。”
“保定府距离顺天府真的很近,怪不得我看最近清军都在往京外跑。”
“乖乖那不会皇帝也跑了吧。”
“怎么不会看这个架势恐怕早就跑了呢。换做是你你不跑?留在京师等死吗?”
“这倒也是,历来改朝换代皇族都是最凄惨的,基本上被捉住了就难逃一死。”
“这可不叫改朝换代。这江山本就是大明的啊。如今大明只是夺回本就属于他们的东西。”
“确实是这个道理。”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就等着国姓爷打进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