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贺年微微一愣,摇了摇头道:“庆阳王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当今天子仁德,即便要治王爷的罪,直接降旨治罪就是,根本没必要再用刑折磨王爷啊。王爷的所作所为陛下了如指掌,还需要动刑吗?”
如果说王贺年的前一句话让冯双礼很是感动的话,那下一句就让他感到心悸不已了。
天子对他的所作所为了如指掌,这当然是锦衣卫的功劳。
看来世人对锦衣卫的描述果然没有问题,这果然是天子爪牙啊。
“况且以本官对陛下的了解,陛下应该不会伤及王爷性命。最多是幽禁而已。”
王贺年顿了顿道:“这些日子王爷也一路辛苦了,就好好在锦衣卫衙署里休息休息。陛下是一定会召见你的。”
冯双礼听得一愣。
天子会召见他?
真的吗?
他还以为来到南京后就是下大狱然后刑部定罪,随后在闹市开刀问斩呢。
他竟然还能得到天子召见?
王贺年身为锦衣卫指挥使,说的话自然是有可信度的。
而且王贺年也没有理由去骗他。
“有些话本王也确实想当面对陛下说。”
冯双礼颇是感动的说道。
“王爷是个汉子,这件事做了想必也知道后果。但陛下也不得不拿这件事做个典型处理。要不然以后人人效仿,皇权岂不是没了任何威严可言?”
冯双礼被关在锦衣卫衙署中,王贺年也不担心他出去乱说,所以说的都是实诚话。
冯双礼点了点头道:“此话有理。一人过错一人担,还希望王指挥使替我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不要怪罪我的下属。他们都是听命行事。”
王贺年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而是话锋一转道:“庆阳王攻打汉中的时候,能感觉出汉中虏兵的数量吗?”
冯双礼沉默片刻,随后和声道:“最少也有五万人。李国英应该也在城中。不过这些都是绿营,没有八旗兵。”
他很认真的补充道:“从本王和李贼交手的情况来看,他们的战斗力是肯定不如我军的,如果将来陛下北伐,应该可以稳稳拿下。”
其实王贺年要听的就是这句话。
天子将来是一定会北伐的。
而北伐最难啃的骨头就是汉中了。
因为此处地形艰险,非中原之地可比。
好在冯双礼给陛下提前趟了个道,证明了李国英不过是个黔之驴,会的招式都亮了出来,确实不足为惧。
吸取了这次冯双礼的经验,明军只要数量足够是肯定能够拿下汉中的。
倒是河南、山东等地不仅有绿营还有八旗兵,北伐的时候需要明军给足重视。
“不过粮食问题很棘手。汉中地形地势很艰险,粮食运输很困难,本王也是在此处吃了大亏。”
对冯双礼来说,和王贺年的这次谈话很有意义。
这让他从抵达南京后最初的迷茫之中跳了出来。
虽然等待的过程很是煎熬,但至少有了个盼头。
冯双礼也很想知道天子会如何处置他,他这个罪名可大可小,就看天子如何权衡了。
但天子显然想要晾着他,直到冯双礼在锦衣卫衙署被关押十日之后,天子才召集他入宫。
不过这个举动确实在冯双礼的预料之外。
在他看来天子即便要见他也会在锦衣卫衙署,怎么也不会在宫中。
毕竟他现在是个罪臣,大明可没有召见罪臣入宫的先例。
即便是那些时候被证明有罪的臣子,至少在被皇帝召见的时候还不是戴罪之身。
这是不是代表了一个信号,那就是天子并不觉得他的罪行大到不可饶恕?
不然天子在锦衣卫见他就是,何必要召他入宫呢?
当然一切都得入宫之后才能见分晓。
冯双礼被关押在锦衣卫后虽然没有穿囚服,但原先的衣裳自然是没有再穿了。
此次入宫他穿了一身布衣。
这意思再明白不过,那就是冯双礼表示自己是个罪臣,跟普通老百姓没有任何的区别,任凭皇帝陛下发落。
这至少是把态度表露了出来,至于天子会如何决断那就是天子的事情了。
冯双礼现在的心态倒是放得很平和,他至少可以肯定天子不会杀他。不然也不会绕这么大一圈。
老实说,这是冯双礼第一次来到南京。
当年大西军并没有攻克南京城,后来鞑子入主中原,西军也退守到了四川、云南。
第一次来到南京见到雄壮的紫禁城,冯双礼直是被震撼到了。
这紫禁城比四川、云南的行宫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甚至光是一座紫禁城就能抵得上昆明城了吧?
冯双礼没有进行具体的估算,但他觉得肯定差不多!
从进宫的第一刻起,他就跟在内侍的身后,生怕走错了位置。
他现在毕竟是罪臣,如果再因为犯了宫中的忌讳,冲撞了贵人那可就真的神仙难救了。
起初来南京时冯双礼觉得自己必死无疑,所以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态,倒也没有觉得有何不可。
可现在得知有活下去的希望,冯双礼自然谨小慎微,每一步都苛求走对。
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乎人呢。
这紫禁城实在是太大了,冯双礼只觉得双脚都走到酸痛无比,内侍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他实在忍不住了,便催步上前问道:“敢问公公,还要多久啊。”
“庆阳王莫急,就快到了。”
那内侍显然知道天子的意思,对冯双礼的态度还算是不错。
“再绕过前面的那座大殿就是乾清宫了。”
冯双礼哦了一声便不再多说。
他现在只想早些见到天子,在御前亲自承认错误,恳求天子的原谅。
大约一盏茶的工夫后,冯双礼被带到了乾清宫前。
望着巍峨的宫殿,冯双礼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
“庆阳王且稍候片刻,咱家先去通禀一声。”
冯双礼连称不敢。
内侍前去通禀的时候,冯双礼仔细打量着这乾清宫。
西营的将领不像闯营的将领那样有福气,没有亲眼见过北京的紫禁城。
所以当冯双礼看到南京紫禁城时完全是一种新奇的心态。
换做是刘体纯等人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
冯双礼并没有等太久,很快那内侍便去而复返。
“庆阳王,陛下宣你觐见。”
内侍的声音很是温和,让人听了十分舒服。
“多谢公公。”
冯双礼抱拳谢过,便跟着内侍拔阶而上。
等到上了乾清宫的台基,看到那一面面朱漆大门时,冯双礼整理了一番袍服。
虽然他现在穿的只是布衣,还是尽量要将仪容整理的妥帖一些。
毕竟这是面圣,且会决定冯双礼接下来的命运,丝毫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