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没有暗房,她也觉得没必要搭建暗房,便去了照相馆,委托照相馆洗出了她拍出的照片。
这些事情,在此之前,她都瞒着陈艺志,因为他已经进入了走火入魔的创作阶段,打断他,只会让他生气。
这一天,楼家月从照相馆拿到了照片,没错,正是人潮涌动的杭州街头,老百姓穿得朴素,却人人脸上有着阳光般的笑容。
楼家月十分喜欢自己的作品,她相信陈艺志也会喜欢的。
陈艺志从外面回来,两条腿像灌满了铅一般沉默。天已经黑了,外面的夜色如同矿井,他心情不好,因为仍然没有画出满意的作品。
楼家月笑了笑,将自己拍摄的照片递到陈艺志面前,对他说道:“你看——”
陈艺志迷惑不解地接过照片,却眼前一亮,他闪电般地抬起头来,对楼家月激动地问道:“你这是哪来的?”
楼家月神秘地一笑,对陈艺志说道:“你就说吧,这是不是你需要的画面?”
陈艺志仔细地看了看照片上的杭州街景,点了点头,沉吟说道:“差不多,和我心中想要的画面还有一点距离,但是已经很像了!如果能够拍到更好的画面,就更好了。”
楼家月听到这里,不由十分欢喜,知道大哥这个方法有用!她立马从房中拿出相机,塞到陈艺志的手里,对他微笑说道:“那你明天自己去拍吧。”
相机?陈艺志愣了愣,看向手中的稀罕物,家月变魔术似的,拿给他的是一个昂贵的相机,陈艺志内心升起迷雾,对楼家月问道:“这照片是你用这个相机拍的?”
楼家月高兴地点点头,大眼闪闪发光。
陈艺志心中一动,对楼家月又问道:“这相机哪里来的?”
楼家月笑了笑,倾听了一下外面的雨声,对陈艺志说道:“你生了病,还要淋雨去外面画木雕草图,我心里烦恼就打电话给大哥说了,我哥说,他给你买个相机,把外面的街景人潮拍下来,你就可以不用天天出去,对着街景画草图了。”
没错!陈艺志心中大动,他高兴地说道:“家月,我明白了,我终于知道我为什么画不好人潮了!”他激动得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兴奋得如同一个孩子。
楼家月愣了愣,看向陈艺志。
陈艺志举起相机反复看着,惊喜地说道:“是因为真实的街景人潮是时刻变化的,我上一秒看到的人潮和下一秒看到的人潮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在街上画人潮,总是画不好,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这个相机,我可以通过拍照把我最想要的画面用照片定格,这样出来的画面就是我想要的!”
“对对!对对!”楼家月也跟着无限激动,陈艺志的话让她的心中豁然开朗,如同醍醐灌顶一般,她高兴的是,一来用相机拍照这个方法有用,二来陈艺志找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很快就能走出瓶颈期了!
陈艺志爱不释手地拿着那个相机,左看右看。
楼家月越想越对,内心无限欢喜,陈艺志接受了这个相机,只要他肯呆在家里画草图,病情不恶化,她就什么都支持!
陈艺志说道:“那明天我去街上拍几张我想要的人群,然后回家对着照片画草图?”
“好好,太好了!”楼家月笑得眉眼弯弯。多日来,担心陈艺志病情变严重,她一直紧崩着神经,如今听说他愿意在家画草图,楼家月松了一口气,如同移去了心头的一块大石。
“只是——”陈艺志犯难了,他涨红了脸,讪讪地说道,“我不会用这相机。”
“没关系,我会,我来教你,很简单的——”楼家月像一个热情且认真负责的老师,陈艺志很快掌握了方法。
第二天,他便拿着相机出门去了。
在雨停的间隙里,街上人潮涌动时,陈艺志拍到了他想要的画面,然后接下来,他就洗出照片,天天对着照片临摹草图了。
通过这个相机的帮助,他度过了创作的瓶颈期和低谷期,恢复到了他颠峰时的水平。
三个月后,陈艺志顺利完成《和平颂》!
小邓如期来领了作品,对于陈艺志的《和平颂》赞不绝口,不但立意极好,而且创作的作品,不管是杭州的街景还是涌动的人潮,以及百姓脸上阳光般的笑容,都历历在目,栩栩如生。
这样的作品,可以飞越时间和空间,跨越民族和国家,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人看一眼,便会心生温暖和欢喜,因为每个人的感情是一样的,这是一幅极其共情的艺术品!
中苏渐渐僵化的关系,因为陈艺志的这一幅《和平颂》,有了改善的希望。小邓突然变得信心满满。
一个月后,小邓再次来访,带来了喜报。
中苏关系,原本变僵,却因为这一幅《和平颂》得到了改善。
陈艺志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小邓带来了丰厚的奖金,陈艺志涨红着脸不肯要,他讷讷地说道:“这是我一个小老百姓应该做的事情,怎么能要奖金呢,为国分担,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
小邓深深地看了一眼陈艺志,内心一阵欣慰,临走时,他对陈艺志感叹着说道:“陈先生,现在新中国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你这样的人才,我们真是希望多多益善啊,你看这次雕刻《和平颂》,你凭一己之力,扭转外交局面,缓和两个大国的关系,多么伟大!”
陈艺志被夸奖得脸都热了。
小邓却看着远方,若有所思地说道:“有的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却可以成为新中国一支汹涌澎湃的力量!”
听到这里,陈艺志心头一热,抬起头来,看向小邓,他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问道,真的吗,我一个手艺人,能配得上“伟大”两个字?我一个手艺人,能成为新中国一支汹涌澎湃的力量?
小邓好像显得十分疲累,他叹息一声,对陈艺志说道:“我们新中国除了需要你这样的手艺人,还需要其它各方面各专业的人才,可是我们国家,很多优秀的人才都留在了美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回国啊。”语气充满伤感。
陈艺志一征,小邓的话如同一枚针扎进了他的心房,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大学毕业却在美国工作的儿子,不由内心羞愧。
小邓看着远方,忧心冲冲地说道:“现在我们中国想造原子丨弹丨,你想有了原子丨弹丨,就能震慑那些对我们中国虎视眈眈的敌国了!那么,中国的和平就是长久的,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只是暂时的,现在战争随时可能爆发。这次中苏关系的缓和,陈先生,你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光够弹衣可不行,有时候炮弹能起到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