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认真听完,点点头,说道:“好,没问题,找我算是找对人了,你在上海多留几天,这几天我安排人手给你好好找一找,他们要是还活着,我肯定能找到,如果我要是找不到,那么多半,你自己得做好心理准备。”
陈艺志点点头。
当天晚上,杜月笙安排陈艺志住在自己家的酒店,要了李文昌一家的名字和画像,便安排人手去找人了。
他找人,不需要自己动手,因此,接下来几天,便由他亲自作陪,与陈艺志在上海各个地方闲逛。
陈艺志想起杜月笙的手下在帮他找大哥一家,去了心病,便开始关注另外一件事来,他想起师父说的话,还有他用心雕刻的小红军,他好奇地对杜月笙问道:“这个内战爆发后,我也一直在关注国内的消息,老哥,你刚才说,内战很快就要结束了,估计最后***会得天下,我想问一下,是真的吗?’说到这里,陈艺志看着杜月笙,一颗心跳得又快又猛,如同擂鼓。
当时他们正在吃饭,酒店里灯光辉煌,包厢里十分安静。杜月笙点点头,拿起公筷给陈艺志布菜,对他压低声音说道:“当然,我可以百分之百的确定,最后肯定是***得天下!”
听到这里,陈艺志一颗心几乎跳到嗓子眼,放在桌子底下的手紧了紧,他莫名地想起其干年前,他从香港坐船来到新加坡,在船人听起一个中国留学生谈起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赚得的财富均分,剩余的交给国家。
难道这个***信奉的就是社会主义?
陈艺志定定神,洗耳恭听。
杜月笙得意地抿了一口酒,对陈艺志说道:“兄弟,你在国外,很多形势你不知道,你听哥哥我分析给你听——”
陈艺志立马恭敬地点点头,竖起两只耳朵认真倾听,那模样神情,如同一个最认真的小学生。
杜月笙轻声说道:“首先,***有苏联支持。”
苏联?陈艺志扬起一侧眉毛,他知道苏联是一个大国。
杜月笙点点头,压低声音说道:“对,现在**与苏联是兄弟同盟。苏联是我们的老大哥,你大概不知道,根据资料,在内战时期,苏联向**提供了日本关东军的能武装至少100万军人的武器装备,此外,按照斯大林的布置,驻朝鲜苏军把在朝鲜的日军武器全部向**移交。这些武器为***的胜利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是人力。我还听说,在未来两三年内,苏联将把10万军队,主要由朝鲜人组成,经过苏联军事训练全副武装的军队,全部交给了林彪的部队。此外在林彪的部队中有数千名苏联军事顾问。这些军事专家对***的帮助也是不容小觑的!”
陈艺志的眼睛睁得茶杯大,内心震惊不己。他压根没有想到,有那么多人帮助***,他以为只有老百姓盼着解放,盼着自己所在的地方成为解放区,他以为只有农民喜欢***,没想到,连杜月笙这种上海土皇帝,也十分欣赏***,没想到,早就有另外一个大国帮助***。
看来***真的成了民心啊,古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
陈艺志定定神,想看着来,自己确实要审时度势,重新分析形势,这样看来,回国也未为不可了。
杜月笙得意洋洋地抿了一口酒。
陈艺志迷惑不解地问道:“苏联为什么要这样大力帮助***?”
杜月笙点点头,回答道:“我想,是因为苏联和***的理念是一致的吧,都要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赚得的财富均分,余下的交给国家。呵呵,我现在也认为这个理念很好,简直是理想国!”
原来如此,陈艺志明白过来,果然,他曾经在去新加坡的轮船上听到的社会主义,如今这个理念照进了现实,终于要成真了。
他的内心激动不己,浑身的血液好像苏醒过来,在啸叫着奔走,他的心里有了希望,眼里有了亮光,他兴奋地想,苏联和***都相信共产主义,与此同时,电光石火间,他也恍然大悟,***为什么要叫***,就因为他们相信共产主义啊!
“第二——”杜月笙与陈艺志碰了一下杯,继续分析道,“蒋介实从1927年夺得领导权,他就成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的代理人!艺志你自己看,这些年,国民政府做了什么事?!抗个日拖拖拉拉,防这防那,对国内却进行***统治!”
杜月笙十分不满,怨声载道地评价道,“你知道吗,蒋介实在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强迫推行保甲制度,实行联保联坐法,通过与地方封建势力相勾结共同统治的办法,对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上实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让人民在政治上毫无权利,经济上贫困不堪,生活濒临绝境!”
听到这里,陈艺志醍醐灌顶,想起师父曾经在陈家村说过的话,他如同鹦鹉学舌般说道:“***却在进行土地改革,在解放区,农民可以分得土地,不但在经济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政治上也翻身做了主人。”
“没错!”杜月笙眼睛一亮,对陈艺志竖起大拇指,笑道,“艺志,没想到你在国外多年,对于国内的时事而是很懂的啊,所以,***得民心,国民党失民心,在抗日年期国民党抗日积累的好感,也渐渐被他们自己败光了。唉,在他们的苛政统治下,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负担沉重,现在很多工人和农民都天天说***好,他们给***送好吃好喝的,还把自己的儿子送去加入***!艺志!”杜月笙说到这里,猛拍桌子,他激昂地说道:“你说说,***能不胜利吗?他们现在是很困难,但我相信,困难是暂时的,肯定有很多人帮助他们。所以我相信最后肯定是***取得胜利!”
陈艺志点点头,一颗心怦怦狂跳,他在国外多年,压根不知道国内的形势,他想起师父用心雕刻的小红军雕像,想起师娘对杭州成为解放区的渴望——
原来,这一切都是真的!
杜月笙最后总结说道:“总之,***得天下是民心所向!”
陈艺志点点头,对杜月笙夸奖说道:“老哥真是聪明人,分析得极有道理。”
杜月笙笑笑,对陈艺志说道:“兄弟啊,等到内战结束,***建国了,你就回国吧,异国终究是他乡,我们中国土地宽广,资源丰富,试问这个世上,有哪个国家有我们中国美丽?”
陈艺志眼睛红了,点点头,说道:“战争结束,肯定立马回国,谁不想回国,我天天想着回国呢,家乡有你这样的朋友,有亲人,只可惜现在战争没结束,我一家老小都在新加坡,等到战争结束,肯定全家都回来了。”
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这些想法是从前的打算,还没有回国前的打算,在国外,再怎么对祖国彻骨思念,也只得安慰自己,等到战争结束了,一家老小就回家。
可是这次,冒险回国,他却发现,如今中国的时局,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危险,大局己定,各个阶层次老百姓盼着***,渴望自己所在的地方成为解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