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这次我们将炮炸了,教徒就不攻城了?若是这些大炮真如此重要,教徒也不至于将之放在此处!”
“可咱们总得要打教徒……”
“要打是要打,却不是非要现在打,也不是非要在这里打。这里没有机会,我们可以去别的地方寻找机会。人家坤兴公主都没有着急,咱们急什么?”
李栋哑然失笑,发现自己果然是太过执著,险些就失去了本心,幸好李泽的话提醒了他。
他原本就不该拘泥于一时得失的,不仅仅是白莲教的大炮,还包括进入京畿的白莲教的教徒本身!
他在京师实力明显不足,而白莲教的兵力却集中于此,既然如此,自己为何以己之短,去击敌之长?
着急的伤已经好了,没有必要再去为崇祯卖命了,着急没有必要为了一点虚名,为这位刚愎自用的皇帝卖命?
即使眼见着京畿百姓受苦心有不忍,他此时挺身而出,也只能救可以救的,却阻挡不了大势。如今之计,他只有一个选择,就是退!
坤兴公主之所以迟迟没有出来围剿白莲教,是因为坤兴公主根本就没有带部队回京师。
他将卢象升的部队安排在了河南,将左良玉和秦良玉的部队安排在了山东,这样可以防止李栋的地盘无休止的扩张。
至于白莲教教徒作乱,在坤兴公主看来,只不过是小毛病罢了。
这一次,崇祯正坐在养心殿茶饭不思时候。
突然一个小姑娘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
崇祯先杀一愣,旋即吃惊的站起来,拉着她的手说道:“媺娖,是你吗?真的是你吗?”
坤兴公主悄声说道:“父皇,切莫声张,如今还没有人知道我回到京师了。”
崇祯这才发现,自己四下根本没有宫女,看来是坤兴提前想办法将他们支开了。
“媺娖,你怎么不声不响的就回来了?你也不给父皇个机会,父皇也好给你庆功。”
坤兴公主笑着说道:“都这个时候了,坤兴还哪里有心思要父皇为我庆功,此次我回来是为了给父皇一个惊喜,也是为了给那些对父皇阳奉阴违的大人们一个惊喜。”
崇祯说道:“那些书呆子成不了大事的,这些日子你不在,全都是李栋帮咱们朱家撑着这个天下,他屡次打败了白莲教徒,让他们无法染指京师,等到京师稳定了,你便跟他回陕西,李栋是个忠心的臣子。”
坤兴公主苦笑说道:“父皇,这次恐怕你真的看错人了,就在昨日,李栋的队伍已经悄然退回陕西了。因为李栋身上的蛊毒已经治好了,他没有必要再为陛下效力了。”
“这,他怎么可以这样!?”惊呆了崇祯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坤兴公主劝说道:“父皇不用担心,只要有我在,他们就掀不起风浪。”
七百三十一章
京师现在很荒凉。
荒凉的意思,不是说他的地理位置不好。而是他的冷清程度。凡是有点能耐的百姓,全都搬迁走了。
很多官员,也暗暗的将家里的人搬迁走了。自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裸官。
过往的商队,也要带着大部队随行。
但是人却不敢在京师多呆一天。往往补充了粮食之后,便会用廉价的食物,从这里解救走大量的人口。
尤其是陕西的商旅。
最为无耻,他们手里数不清的炒面。
这种场面对于逃难的百姓来说,简直是圣物。
有了这些炒面之后,逃荒的百姓可以保证他们走遍千万万水,不用丢掉性命。
生机就这样被各方势力一点点抽空。
剩下的人都是一副自暴自弃的面孔,他们冷漠的看着周围的一切,仿佛生命都是他们不在乎的东西。
对什么都不敢兴趣,偌大的京师,仿佛成为了坟墓。
整个京师里外,充斥着死亡的怨气。
如此一座死气沉沉的城池,很难和二百多年大明风光的时候的京师相提并论。有些人已经放弃了京师,但是有些人依然在坚持。
那些士大夫们对于京师主人是无所谓的,谁做江山都可以。
这一点和当年的世家门阀没有区别,只是换了一种叫法罢了。
而坤兴公主和崇祯现在要做的,便是让死气沉沉的京师恢复生机。
如今战乱不断,京师也是内忧外患。想要让京师的百姓恢复往日的笑容,让大明回到曾经繁华的样子,真的很难。
但是他们又不得不这样做,因为只有让京师恢复往日的生机,才会给更多人的自信。
让大家相信,当年的皇族,依然可以带领大明走向强盛。
没有人知道,坤兴公主回来了。但是大人们却清晰感觉到政令开始发生了变化。
在沉重的官僚体系抗拒崇祯的命令的时候,曾经的皇商开始发挥了他巨大的力量。
一支支商队从东瀛、辽东、西北、江南、南洋返回,满载着各种粮草,钢铁,战争需要的武器,还有刚刚从战争中转化回来的百姓。
皇商的每个领头人,都是当初坤兴公主年少时期的玩伴,他们有的是皇室,有的则是勋贵的后人。
十几名翩翩少年郎带带着属于各自庞大的车队,嚣张的进入京师。崇祯亲自接见了他们。
他们恭敬的向崇祯行礼,将他们带回来的物资一一禀告给崇祯。
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当初被家族看不起的年轻人们,会有一天得到皇帝陛下的亲自召见。
虽然那些老谋深算的家伙们,对陛下已经怨恨至极。但是在年轻人们心中,陛下还是他们最尊敬的人。
崇祯在曹化淳的带领下,接见了每一个皇商的领头人。跟他们回忆他们家族的辉煌的往事,隐隐的告诉他们,在他们的带领下,他们的家族肯定会恢复往日的生机。
年轻人们一个个激动的不行,发誓一定要帮助皇族度过难关。
崇祯看着他们的誓言,还有他们身后数不尽的物资,心中的万千压力终于少了不少。
一丝若隐若现的笑容终于出现了。
本来冷冷清清的京师的,再次热闹起来。
人们纷纷走上街头,开始去交易他们需要的物资。这些物资的价格很便宜。
尤其是粮价。
这十几家的领头人中,有三家为崇祯运来了大量的粮草,解决了崇祯头疼的粮草问题。
因为战争的原因,自己囤积的物资已经毁于一旦,而在官员们支持下的商人们故意囤积居奇,让百姓们吃不起粮食。
如果在没有粮食支持,用不了多久,自己就会被饥饿的百姓推翻了,但是万幸的是皇商带来了大量他们需要的物资。
同时锦衣卫四下杀出,凡是敢不平价卖粮的商人,都遭受了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