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李栋心情很糟糕,刚刚写下的奏折,被他扔到了一边。

作为王爷,他的奏折不用像那些大臣们一样太过于咬文嚼字,太过于执着于崇祯的态度。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今日这份战后奏疏,李栋却委实落不下笔。

他不知道该怎么写,更不知道这次平乱之战自己到底算是有功还是有罪,他只觉得自己造了孽,造了大孽,三万多百姓的性命成了奏疏上一个不起眼的数字,数字后面还给这些百姓安上了一个名头,——“反贼”。

这就合情合理了,但凡是“反贼”,杀多少都是应该的,皇帝只会夸他平乱有功,连向来嘴臭的御史言官们也不会有任何责怪,对这些既得利益者来说,任何想要夺去他们利益的人,都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李栋也是既得利益者,有人造崇祯的反,也直接影响到了自己这个世袭罔替的王爵的身份。

人都是站在自己所属的阶级去看待另一个阶级,所以李栋对剿灭造反没有二话,并且不遗余力,哪怕后世的史书给他冠上一个“血腥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之类的名号他亦无怨无悔。

然而他镇压的对象里,绝对没有手无寸铁的百姓。

襄阳城破时的一幕幕仍在他脑海里反复浮现,城内不论妇孺,小孩还是老人,敢拿起兵器对抗官兵者一律被当场斩杀,毫不留情。那些哭喊嘶吼的声音至今仍在他耳畔萦绕。

太惨烈了,杀反军和杀百姓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同样的鲜血喷涌,同样的头颅乱飞,李栋真不明白,面对那些衣着褴褛凄苦无依的百姓,士兵如何能够挥舞武器。

坐在帅帐里近两个时辰了,一份战后捷报奏疏李栋却怎么也写不下去。这份捷报里面的血腥味太浓了,以至于李栋看到面前的雪白纸张都有一种想呕吐的冲动。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他及时制止了秦军将士对襄阳屠城的想法,只斩杀了三万余拿着兵器抵抗朝廷的百姓,城中十余万百姓受尽惊吓。却保住了性命。

颓然叹了口气,李栋站起身,索性放弃写捷报了。

叫人将随军文吏召进帅帐,李栋决定这份捷报由文吏代劳,他实在是写不下去了。

伤亡数字是触目惊心的,秦军将士战死一万六千余,反军全部战死……亲身经历甚至亲自指挥了这场攻城战,李栋才切实感受这并不是一串冰冷的数字,它们代表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永远消逝在世上。而史书上对这场战争的描述顶多只有一句“崇祯七年冬月,襄阳民乱,护国公李栋奉旨征讨,腊月初。平。”

多么的轻描淡写,死的活的。哭的笑的,满怀激烈的,绝望嘶喊的,史书里完全不会提及,一句话便带过去,历朝历代的史书,全部由这一句句冰冷无情的话组成。

营中李卫,曹变蛟等诸将齐赴帅帐庆贺,共祝襄阳大捷,他们的脸上喜气洋洋,丝毫看不出任何悲悯之色,心里都在盘算着自己的军功,期待着升官加爵,他们的心和史书一样冰冷。

知道自己心情的只有跟随多年的老兄弟,张大狗就绝对不敢在李栋面前露出一丝喜意,他知道王爷,或者是兄长的心情很不好,不敢触霉头。

诸将散去,张大狗小心翼翼凑近:“兄长,梁红玉被我派兵拿下了,此时正关在离帅帐不远的营帐里,我派了重兵看守……”

李栋脸色一僵,沉重叹了口气。

又是一桩天大的麻烦。

“她……还好吗?”

“不大好,城头寻短见被揪回来后不吃不喝不说话,整个人好像没了三魂六魄似的。”

张大狗看着李栋阴沉的脸色,小心试探道:“兄长若不想见她,属下这就命人给她戴上重枷镣铐,押解京师,朝廷对造反逆首的处置,大抵是被凌迟吧……”

李栋脸颊微微抽搐,最后长叹道:“带路,本公见见她。”

张大狗急忙转身出帐。

梁红玉很狼狈,这是李栋所见过的她最狼狈的一次。

不合身的铠甲已卸下,身上只着一袭白色囚服,头发凌乱的披散着,枯槁发黄的发质显示她造反的这些日子过得并不好,手脚戴上了重镣,对待朝廷钦犯任何人都不敢大意,不仅如此,秦军精锐还将关押梁红玉的营帐团团围住,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当然,也飞不出来。

张大狗果然是自己的兄弟,虽然对梁红玉有天大的仇恨,却对梁红玉显然留了情面,虽然她被锁拿无法动弹,但帐内还是烧着一盆炭火,整个营帐温暖如春,哪怕穿着单衣也丝毫不觉得冷。

李栋走进营帐,第一眼便看到梁红玉呆滞空洞的目光,目光里没有任何色彩和波动,仿佛被抽走了魂魄的死人一般。

张大狗识趣地将帐内四名看守她的士兵叫走,众人恭敬退了出去,帐内只剩李栋和梁红玉二人。

梁红玉蜷缩在营帐角落,面前摆着一个木制食盘,盘中一碗米粥和三样小菜已冷,却显然没有动过。

李栋定定注视她许久,叹息道:“你至少该吃点东西的,这样不吃不喝是在跟我赌气还是在惩罚你自己?”

听到熟悉的声音。梁红玉的目光终于有了一丝色彩,扭过头看着那张令她笑过多少也哭过多少次的脸,痛楚再次袭上心头。

“李栋,你是来嘲笑我这个败军之将的吗?”忍住心痛,梁红玉俏脸闪过讥诮。

李栋苦笑道:“我没那么无聊,你我各为主将时不妨各出机谋,各凭手段,如今尘埃落定我再来嘲笑你,这种事我大概做不出来……”

梁红玉沉默。眼泪扑簌而落。

“兵败城破之时,你们为何要救下我?让我陪着无辜的百姓死去不好吗?只有这样才能减轻我的罪孽之万一,为何你连这个机会都不给我?”

说起无辜百姓,李栋的语气不觉有了几分冷意:“三万余百姓死于此战,你就算要死。也该留一句交代吧?”

梁红玉泣道:“李栋,不管你信不信,其实我早想放弃,攻城之时我的帅旗已倒下我都未曾想过将它再扶起来,城墙已塌,援兵不至,我已心灰意冷了。然而一位普通的老百姓不顾生死将我的帅旗重新立了起来……李栋,你我皆是领兵之人,你告诉我,战事进行到这一步。你我还控制得住局面吗?攻与守已不仅仅是主将的意志,而是两支军队的意志!李栋,我拦不住百姓的慷慨赴死,真的拦不住啊……”

“你在为自己开脱?”

梁红玉忽然变得激动起来:“我开脱什么?城破之时我已没打算活着。我有必要开脱什么?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襄阳百姓这些年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百姓们早已没了活路,我梁红玉站出来,为自己的野心也好,为黎民百姓的福祉也好,总之他们看到了盼头,所以愿意为我赴死,朝廷兵锋势不可挡,城破之时我已无力保住百姓,于是拔剑自尽,这就是我给他们的交代!”

明帝》小说在线阅读_第82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缺一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帝第82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