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周延儒正义的面庞顿时泛起一道淡淡的绿光,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似的瞬间耷拉下来,没精打采道:“这个不用你我咒骂,你我毕竟是有身份的人,怎么可以做跟泼妇一般的事情……”

李栋一副宜将剩勇追穷寇的表情:“泼妇都敢说的话,我们也敢……”

周延儒摆摆手,目光注视李栋,良久,苦笑道:“你这小狐狸,老夫就知道这招对你没用,你是个正邪不分的性子,没有好处想必打动不了你。”

李栋展颜笑了,拱手道:“既然先生摆出了正义的面孔,下官怎能不配合一下呢?要知道老大人对我可是由知遇之恩的”

周延儒叹道:“老夫算是拿你没办法了,说吧,怎样的条件你才肯救洪承畴?”

李栋感到淡淡的惊喜。

周延儒的这个条件可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对于洪承畴和后金勾结的流言四起的时候,李栋就准备救洪承畴了。

如果是后世谁说洪承畴是好人,李栋肯定的大嘴巴抽死他。但是如今的洪承畴却着实不会做汉奸的。

因为后金没有这个本事让洪承畴给他们做事。

如今这位洪承畴手握二十余万帝国精锐,将全国的流贼打压的连抬头的能力都没有了,他怎么可能去给奄奄一息的后金服务。

所以说洪承畴给鞑子做了狗,李栋一万个不相信。

李栋与崇祯斗了这许多回合,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若他出手救人,虽无把握一定能让洪承畴无罪释放,却可令崇祯产生顾忌,不敢再对洪承畴下刀。

然而李栋却没想到,周延儒居然这么沉不住气今晚找****来了,内阁大学士亲自****送给他一根竹杠,请他不要怜惜使劲敲,李栋若不敲狠一点未免太不尊重老人家了……

虽然敲竹杠敲定了,但李栋倒也没有直奔主题,尽量让自己的吃相文雅一点。

“下官很奇怪,先生为何对洪承畴之事如此卖力奔走?还请先生为我解惑。”

这事确实奇怪,不可否认洪承畴是名臣,但周延儒营救他的态度似乎过于急切,满朝上下愤慨者有,求情者有,但像周延儒这样为洪承畴四处奔走,甚至不惜内阁大学士的脸面,大晚上亲自登他这个后辈的门请求帮忙,这一点实在令人很不解,将心比心,如果李栋某天这么急切救一个人,除非这个人欠了李栋很多钱,绝对不能让他死……

周延儒无奈地一叹,道:“护国公或许不知,前线的形式并没有陛下想象的那么乐观。而且洪大人也是老夫推荐给杨鹤大人的,所以……”

李栋有些惊愕地瞧着他,今日他才知道,周延儒和洪承畴竟有这层关系。

如今这年代非常注重亲戚,老乡以及师门关系,有时候师徒或师兄弟的关系甚至远超过有血缘的亲人,比如吴又可这人,既古板又固执,李栋再怎么不喜欢他,却也得老老实实叫一声“夫子”

而洪承畴既然是周延儒推荐给杨鹤的,那么周延儒就算是洪承畴半个老师了,老子为徒弟奔走,是应该的事情。

这样说来,周延儒如此急切营救洪承畴就说得通了,毕竟师徒比父子有的时候还重。

师徒之情令人感动,然而该提的条件却一样也不能少。

李栋沉吟片刻,道:“先生,欲救洪大人,只能请陛下刀下留人,但是陛下最忌讳的事情便是叛国投敌。”

周延儒哼道:“好办老夫还用得着登你家的门吗?如今陛下乾纲独断,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满朝上下谁人不惧?只有你这后生小子不怕陛下,你来我往斗了许多回合丝毫不落下风,当世能救洪承畴者,舍你其谁?”

“陛下很凶的……”李栋弱弱推辞。

周延儒似笑非笑:“你也不算斯文吧?小子倒拿捏起来了,直说吧,你要什么。”

李栋笑道:“既然先生开口了,下官怎能不为杨大人两肋插刀,不过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下官这里也有件难事,正好先生可以帮我两肋插刀……”

“你说。”

“下官想请西涯先生在内阁发起一次廷议……”

“廷议什么?”

李栋正色道:“迁北全国流民入天津和大同二地,落户籍,分田地,扩城墙,建府衙,实施新政,建造特区。”

周延儒目光一凝:“为何?”

“因为大明需要变化,如今战事渐渐变少,改善民生,恢复经济提上了议题,想要恢复经济最简单的办法便是搞建设和贸易,建设和贸易这两支手都不能疏忽,只要老百姓都有事情干了,有银子挣了,有粮食吃了,他们才不会折腾,这些年指着重地是不行了,所以想把百姓拴在土地上不行了。”

周延儒冷冷道:“你不觉得这个要求很不现实吗?因为你的这个要求,你可知朝廷要动用多少人力物力?此举意义何在?战争的范围是变小了,但是不代表没有战争,就算是战争结束了,你让朝廷继续在这种没有边际的事情上投钱,你以为有人愿意吗?”

周延儒说着悚然一惊,忽然回过味来,猛地站起身指着李栋失声道:“你要同化朝廷!”

李栋也惊呆了。

这个被后世的键盘侠门鄙视和唾骂的内阁首辅竟然那么厉害,竟从一个毫无关联的小要求里便看出李栋之所图,老家伙的脑袋小时候一定被庙里的和尚开过光,相当于一件法器……

周延儒此刻脑子嗡嗡作响,老脸时红时白阴晴不定,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位年轻人,用一种连自己听着都仿佛很遥远的声音缓缓道:“李栋,老夫似乎从没问过,你之志向若何?”

李栋平静道:“强国。”

周延儒又沉默了许久,眼眶莫名一红,喃喃叹道:“是你的国,还是陛下的国。”

李栋沉默了良久,淡淡的说道:“天下人的国。”

公府前堂静悄悄的,内阁首辅周延儒感慨良多。

从魏忠贤伏诛到现在已经六七年了,作为崇祯朝坚持最久的内阁首辅,周延儒一直在苦苦支撑朝局,一位年纪老迈油尽灯枯的老人,拼尽自己最后一丝力气挽扶着即倾的大厦,为了不让三百多年的社稷半途崩塌。

他不得不向地方藩镇赔笑脸,晚弯下他笔直的腰,在陛下面前,他以刻意的曲意逢迎,丢掉了文人的所有的尊严。

同僚们不理解,那些不陛下驱赶出朝堂的人更是无法宽恕他,在他们看来,周延儒没有自己的风骨。

没有读书人的风骨,在他们看来周延儒放弃了读书人的尊严,向皇权投靠了。被他救下的那些本来该死于崇祯刀下的御史们也不理解周延儒。

他收货的只是无尽的白眼和嘲讽。

甚至连家乡的族长都曾经说过,他死了以后连祠堂都不能进去。

周延儒是孤独的,他在孤独中默默用自己的方式报效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他很辛苦,但他不怕辛苦,他怕的是那种孤立无援的孤寂。

今日李栋短短两个字“天下人的国”,终于令周延儒热泪满眶。

这五个字不是志大才疏的酸儒书生的狂言妄语,也不是朝堂上那些尸位素餐之辈挂在嘴边的口号,周延儒实实在在看到这位年轻人将“天下”二字付诸于行动。

你可以理解为造反,你可以理解为叛逆。

但是他的叛逆不是为了自己。他是为了天下。

周延儒从他的眼神中看不出一丝虚伪,他夺取天下确确实实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天下。

这个时代,这种傻人已经没有了。

明帝》小说在线阅读_第79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缺一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帝第79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