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化淳脸颊狠狠一抽,看了崇祯屈辱的朝着自己点点头,他也无限屈辱道:“……公爷所言正是!”
包括崇祯在内,殿内许多大臣的肩膀微微放松,不自觉地轻呼出一口气。
大明帝国最有权利的两个人就这样在金殿内合作完成了一个精彩的故事接龙。
大明帝国最有权利的人一搭一唱,金殿上听戏的大臣们惊呆了。
事情的发展似乎超出了每个人的意料,原以为李栋和崇祯会在朝堂上针锋相对,原以为一贯温文尔雅的李公爷这次会露出锋利的獠牙,彻底打破和崇祯之间表面上的和睦,从此不死不休,然而谁也想到,李栋和崇祯居然配合得如此默契,仿佛昨晚秦军屠戮西厂根本就是两位大人物事先排演好的一场戏似的。
崇祯到底怎么了?他为何如此忍气吞声?
大明帝国的皇帝不都是宁死不屈的吗?崇祯你怎么能那么不要脸,你这种不要脸的人怎么可以做皇帝。
站在朝班中的周延儒眼中异色一闪,神情也颇为惊讶,仔细想了想,顿时露出几分了然。
不出意料的话,崇祯和李栋两个人私下已经达成了协议。
一位御史小声在周延儒耳边说道:“陛下前些天用船将太子送到了南京,太子带了内帑大量的金银,还有陛下的圣旨。”
一抹懊恼闪过周延儒眼底,原来是这样,原来陛下早就做好了后手,李栋不愿意让国家这个时候分裂,所以李栋让步了,周延儒情不自禁朝殿中的李栋看去。
原以为能以此事引李栋和他自成一派山西与崇祯争斗,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这小狐狸奸滑狡诈,终究还是没能让他入局……
一场泼天的大事件,两位最高当事人嘴里说出来,却仅只“误会”二字便带过去了,当然,还有一个说出来连猪都不信,充分藐视朝堂大人们智商的爱恨情仇悬疑三角不伦狗血故事……
预料中的争斗没有如期上演,本来坐山观虎斗的大臣们失望之余自然不能坐视事件发展。
这件事背后很多内情他们并不清楚,大臣们只看到了表象。表象就是李栋和崇祯一搭一唱,显然背地里结成了政治同盟,至于昨晚秦军屠戮西厂,而崇祯处处忍让并不追究,大概便是为了与李栋结成同盟而妥协出来的条件,如此一来崇祯付出的只是西厂几百个不值一提的番子的性命,而得到的却是李栋这个强有力政敌的不作为。
而崇祯也有了充足的时间继续他的改革。
如今的朝堂在崇祯的淫威下已然乌烟瘴气一塌糊涂了,士大夫们的权利日益削减,若崇祯能够度过此次难关。大臣们以后日子怎么过?
六部尚书和侍郎们心一沉。还没发话,几名言官御史率先出班跪拜,大声奏道:“陛下,京师皇城内李栋私调秦军。妄动刀兵。不仅火烧西厂房屋数栋。更杀死杀伤西厂番子数百人,此而不诛,国法奚用?臣等请陛下严惩!”
不少大臣跪下同声附和。
崇祯脸顿时绿了。
你们太过分了,老子的女人被他睡了的事情已经让全天下知道了,老子都没有说话,李栋是坚强了你母亲吗?你非得这个时候折腾。
崇祯皇帝虽然想乾纲独断。
可也不是傻子,不然他怎么会与李栋和曹化淳合作完成的那个故事接龙,不论事情真相如何,不管大家怎么鬼扯,都改变不了真相,那就是崇祯恨不得杀了李栋,但是却又无从下手。
见大臣们纷纷跪地请求严惩李栋,崇祯眉头深拧起来。
这个时候表现的越是忠心耿耿的,也不是东西。
大明的历史其实就是皇帝和大臣斗智斗勇的历史,到了崇祯这里,大明朝已经病入膏肓了,跟大臣们斗真的有点力有不逮,有心不与李栋彻底翻脸,却又拿不出充分的理由,崇祯眼中闪过一丝慌乱,情不自禁地瞟向李栋。
“严惩,呃,对,自然是要严惩的……”崇祯眼睛眨了眨,他并不蠢,刚才李栋和自己破天荒地搭台唱戏颇令他惊讶,如若说到严惩李栋,这事儿交给曹化淳怕是再好不过。
因为李栋只砸了自己的养狗的窝,那么久让狗解决这件事情也不是不可以啊。
“曹化淳……”
“老奴在。”
“你觉得此事该如何严惩才对?”
曹化淳暗暗一叹,道:“按律,官员犯法,交由刑部和大理寺议罪惩处,不过昨晚之事乃国公爷和老奴私斗,厂卫直属皇帝,李栋是为陛下立下大功的国公,议罪若经刑部和大理寺殊有不妥……”
群臣心头一沉,曹化淳四两拨千斤,一场屠戮竟以“私斗”二字轻描淡写带过,看来今日他是铁了心要不跟李栋翻脸了。
——这俩混帐私底下到底怎生勾搭在一起了?费解啊!
这下子崇祯的日子岂不是有好过了,大家又没办法活了?
崇祯却两眼一亮:“既然不经刑部和大理寺,依你之见当如何议罪?”
曹化淳躬身道:“自崇祯年以来,护国公为国家南征北战,立下的战功无数,而且护国公坐镇西北,可以防止那些流寇作乱,所以纵使有些小错,也不必太过刻意惩戒,但是陛下如果非要个结果,老奴倒也为难得紧……依老奴之愚见,老奴和国公之间的争端自然由陛下圣裁,若陛下不想为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费神,不如便由内阁三位大学士和老奴代陛下分忧,待内阁和司礼监廷议之后,再向陛下禀报结果……”
崇祯很快点头:“如此甚好,便交给内阁和司礼监廷议,你们议出的结果,想必大臣们都是信服的。”
此言一出,下面的大臣顿时不乐意了。
如今内阁三位大学士早已不是铁板一块,其中陈演抱曹化淳大腿上位,周延儒这只老狐狸油滑奸诈,杨嗣昌则事事中立,司礼监更是曹化淳的一言堂,李栋若交由内阁和司礼监议罪,按今日李栋和曹化淳同穿一条裤子的场面来看,你们议到最后搞不好会弄出个不罪反奖的结果来。
不得不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摊上崇祯皇帝这么一根歪上梁,下面的内阁司礼监能好到哪里去?大明帝国这些年来朝政失控,内外事务悉数决于阉宦,内阁威信大丧,在六部和都察院等大臣们中失去了公信力。
无视下面大臣们不满的嗡嗡声,曹化淳笑着朝崇祯一躬身:“老奴遵陛下旨意。”
转过身面向朝臣时,曹化淳的满面笑意消逝无踪,目光满含煞气地朝殿中一扫,大明内相威势毕露,大臣们纷纷肃立不语,真真是敢怒不敢言。
目光仿佛不经意般扫过李栋,却见李栋立于殿中面带温和微笑,满殿大臣被曹化淳的威势吓得噤若寒蝉之时。唯独李栋傲立不动,渊渟岳峙。
曹化淳竟然退缩了。
曹化淳毕竟是一个忠厚之人,他的凌厉,只是为了给崇祯作为爪牙,其实他本人并没有太多的杀伐之意。
诡异的早朝散去,内阁和司礼监对李栋议罪尚无结果,自然更不会将堂堂国公关入大狱,当然崇祯也不敢,大臣们都恨不得李栋落个锒铛入狱的下场,但刘公公怎会答应?
崇祯心情带着几分忐忑叫李栋乾清宫觐见,迎着无数大臣复杂的目光,李栋走出奉天殿,朝右一拐便往乾清宫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