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李栋笑着点头:“想想也是,你小子拜年都没给你哥磕头,看来是真有事。:

看着李栋掩饰不住的失望之色,林子的脸上却隐隐笼罩了一层绿气,心中暗骂,大哥你能不能更加不靠谱一点。

“大哥,官仓被烧之后,大同城里的百姓已陷入恐慌,而且百姓们对大哥的风评似乎颇为……不佳。”

“这个我早知道了,要骂便由他们骂吧,我这些年挨的骂还少了吗?”李栋无所谓道。

林子目光变得有些钦佩:“说起这事,下官对公爷的高瞻远瞩佩服万分,大哥是不是早就算准了白莲教会烧官仓,所以命下官提前调运粮食以备急需?若没有这提前备下的粮食,大同怕是真要乱起来了,大哥高瞻远瞩,英明之至。”

李栋淡淡笑道:“倒不用佩服我,我这是习惯性的安排,只因我曾经也挨过饿,所以深知粮食的重要,当官以后无论何时何地,身边触手可及的地方必须有吃的东西,否则不管世界多么美好,我的脾气都会很暴躁,……知道当时为什么我敢带着你们跟鞑子拼命吗?

林子的脸色又绿了,身体气的直抽抽说道:“因为当时……咱们都没有吃的?”

“然也……”李栋似无限感慨道:“肚子一饿,做老大的便不冷静了……”

林子:“…………”

此刻林子忽然也想冷静一下,同时他也忽然很理解为何眼前这入能惹得满城百姓问候他家祖宗十八代了……

“大哥,如今全城恐慌不安,咱们事先备好的粮食该发放出来了,否则下官担心城中民变阿。”

李栋摇摇头,笑道:“不急,十天半月的闹不起来,百姓也饿不着的,咱们先等些日子,民变得有人煽动才会出现,一般的良民怨气再深,想想咱们秦军的刀子,也不敢跟朝廷硬碰硬的。”

林子一惊,接着神情凛然道:“大哥的意思是……”

李栋笑容有些冷了:“官仓起火,本公特意吩咐不必救官仓里的粮食,从陕西运来的粮食特意压后发放,就是在等这些邪教贼人,这些煽动百姓闹事的人,他们便是本公这一连串谋划里的最终目标!”

林子恍然:“白莲教?”

“对,白莲教。这颗毒瘤不除,大同永无宁日。山西也难以彻底平定。”

林子急道:“可是……这要等多久?”

“希望在百姓能承受的范围内吧,再等些时日,本公估计这过些时日内他们应该会有动静了,咱们现在要做的只有等……”说着李栋笑了笑,道:“所以,跟我一起考核红袖阁的美女吧。”

林子此时知晓了李栋的计划,顿时也放松了心情,跟着笑道:“大哥运筹帷幄,小弟愿附骥尾,万事唯大哥马首是瞻……

今晚正好是大同总兵使王朴的寿辰,下官刚进后院时,王大人正等在月亮门处,想必是来请大哥,大哥如果不弃,就跟小弟一起去乐呵乐呵,这丝竹管弦,美女风月也没有什么好的。”

李栋笑道:“当然不弃,过寿是喜事,本公倒真要凑凑热闹了。”

林子意味深长:“大哥愿赏光,那山西官员们肯定更加看不懂是怎么回事了,王朴遇到大哥却是好福气。”

说完了正事,趁李栋不注意,连偷带拿,捎走了李栋一堆茶叶。

临到门口,林子忽然回过头,神情仍有些犹疑不定:“大哥,若两日后白莲教并未煽动百姓,又当如何?”

李栋冷冷道:“那就证明本公愚笨无比,不仅瞎了眼,而且缺了心眼,如果真是这样,本公一定……”

“怎样?”

“……让大同官员还有你们集体自裁以谢天下!”

林子一呆,顿觉胸闷气短,脱口道:“那大哥您呢?”

李栋面朝京师方向拱拱手,一脸肃穆沉重道:“……本公自然上奏朝廷,这山西这破地方,不能要了,我要回家。”

天快黑时,大同总兵衙门前大红灯笼高挂,来往宾客如云,大同城内大小文武官员皆来为大同总兵使王朴贺寿

穿着便袍披着皮裘的官员们悠悠慢行,后面跟着一个两个挑着担子的家仆,担子里装的自然是贺寿的礼品。

大同城大,官儿更多,千户以上的武将加起来就有数十人,更别说那些文人的大小官员,还有大同城内外的望族乡绅,王朴办个寿宴,大同城不多不少竞也凑齐了一两百号入。

天还没擦黑,王朴便亲自来请李栋赴宴,进了大同将军幕府官衙,王朴连后院都没敢进,恭敬地静立在月亮门外,等候李公爷更衣,今晚的王朴收拾得颇为利落,一身暗青色团寿绸衫,外面裹一件紫貂皮裘,连眉毛仿佛都经他妻妾的手重新描绘过,整个人显得神采飞扬,精气十足。

李栋更过衣后,坐在厢房里刻意端了会儿架子,觉得差不多到时候了,才迈着方步缓缓走出来。

一见李栋出来,王朴顿觉面上有光,神态愈发恭敬了,没到掌灯的时分,两名王府的家仆却提着灯笼在前面带路,王朴陪着李栋小心翼翼地走出了衙门。

大同不仅仅宽敞,而且城市的布局不错,事实上大同的官衙基本都在一条街上,高度集中。

王朴陪着李栋走出衙门,衙门外,三位指挥使安静等候,众人上前互相施礼,一阵寒暄谦让之后方才举步往大同总兵衙门走去。

李栋负手前行,与众官员谈笑风生,没多久便进了大同总兵衙门的大门。

一众参加王朴寿宴的官吏和当地乡绅纷纷起身恭立,向李栋长揖为礼。

众入施完礼直起身看着李栋时,大家表情各异。

官员和武将们看着李栋的目光颇为敬畏,这位公爷来大同没几天便设下圈套,将白莲教打了个灰头土脸,虽然付出的代价是官仓毁于大火,但官员们都是政治入物,深知相比诛除白莲教这个心腹大患,区区官仓的那点粮食委实不值一提。

乡绅们看李栋的目光可就是无尽的惊惶畏惧了。

抛开那日李栋软硬兼施逼他们揭举白莲教不说……直到今日,大同城内城外各家宗族乡绅的儿子还在李栋手里呢,这厮做得绝,命鱼鳞卫将乡绅们的儿子全部送到陕西,美其名日“带他们见世面,替他们培养儿子”,实则却等于给每位乡绅头上悬了一把刀,那把刀名叫断子绝孙刀,很厉害……如此一来,乡绅们打击白莲教愈发卖力了,短短数日,经各乡绅揭举的入教村民多达数千人,他们不得不卖力,儿子像块香喷喷的肉骨头,叼在恶狗嘴里呢。

李栋带着儒雅温文的笑容,一边往王府内堂走一边朝众入频频点头示意,众官员簇拥他走进内堂,王朴和李栋互相谦让许久,王朴这才微微有些拘束地坐在主位,李栋入宾座。

主入和贵客入座,锣鼓唢呐震天响,一串炮竹过后,王朴一脸笑容开始接受众宾客的贺寿。

贺寿自然要有贺礼,李栋倒也不小气,除了形式上的寿桃寿面外,还给王朴送了三支五百年山参,十匹苏州丝帛,白银五千两,王朴得知后惶恐不胜,连道礼重了不敢收,面上却大添光彩。

李栋脸上带着笑,眼中却闪过一抹失落。

嘴上说着不敢收,实则却飞快将礼品搬入了库房……做人为何这么虚伪?就不能真诚点吗?

连老子的礼品你都敢要,就不怕老子回头做了你。

明帝》小说在线阅读_第73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缺一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帝第73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