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叹息从五省总督府穿了出来,此时的洪承畴已经不复当年的意气风发,如今的银丝缠绕,身体似乎也衰老了很多。
但是手握五省兵权,打的闯王落花流水的洪承畴的气势和威严越发的慑人了。
手里的邸报是锦衣卫差人送来的,上面只有简短的内容,那边是奥斯曼帝国入侵西域,大明护国公李卫起陕西玉门关大军,与托里斯大帝准备决战。
洪承畴是一个非常高傲的人,他认为李栋虽然是公爵了,但是两方如果有战事,李栋未必自己自己的对手,但是此时李栋与外族作战。
目的乃是护卫国家神器,此乃大功绩,自己如果出兵偷袭李栋,虽然最终成功的概率非常高,但是却要落一个千古骂名。
此时天下动荡不安,真龙不出,洪承畴也不敢贸然下赌注,最终落一个身死人手的下场。
想了良久,洪承畴对师爷说道:“拟一封奏折,将事情禀告陛下。”
然后又对身边人的将领贺人龙说道:“传我的命令,没有我的命令,三军不可妄动。没有本督的命令,三军更是不许走出宣大一步,违者,斩。”
“总督大人,莫非我们就真的怕了他们不成。”身为山西巡抚的吴甡起身说道,他对洪承畴在这件事情上的不作为,感觉到非常的愤怒。
“你在质疑本督的决定吗?”洪承畴起身,眼神中带着凌冽的气势看了吴甡一眼,吴甡连续后腿了散步。
这种骇人的气势,他也只从李文定那样的悍将身上见到过,没想到洪承畴那么一个文官竟然也那么吓人。
不过吴甡依然坚持说道:“那我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做,等到李栋大势已成,我们又该处在什么位置。”
洪承畴蔑视的看了眼前的吴甡一眼,文人果然都是贱骨头,满脑子都是些不切实际的想象。
“你做什么?,神木将军府政令通畅,潼关固若金汤,如今的甘陕可以说是猛将如云,文士如雨,你以为凭借本督这十万人马,能够跟秦军一较高下吗?”
作为曾经被张大狗截了粮草的吴甡对于秦军还是比较了解的,开口说道:“如今秦军的精兵尽出,剩下的士兵也经过潼关之战,非常疲惫,我们如果与曹文诏总兵东西夹击,未必不能打败他们。”
吴甡纯粹是希望通过战斗,换取名望,而洪承畴更多的是将这十万精兵看作自己未来的进身之阶。
“曹文诏被李栋打怕了,早就没有了当年的威势,而陕西如今有陈奇瑜、孙传庭、吴又可三人坐镇中枢,兵将有张大狗、李卫、胡永杰、尤世三兄弟,大势已成,如果想剿灭他们,必须解决国内的贼寇,倾全国之力,缓缓图之,妄图凭借我手下剩下的精兵,是难以战胜的。”
“秦军真的有您说的那么强?”吴甡郁结的看向洪承畴,眼神里充满了不甘。
“幼稚!”洪承畴训斥说道:“你真的以为李自成是因为民族大义而最终离开潼关的吗?他是被打怕了,胡永杰一人坐镇潼关,便挡住了李自成十几万大军,害的我们的驱狼逐虎之计失败,可见西域到底有多强,如今陕西对外称呼秦军,可见甘陕地区的百姓已经与朝廷离心离德,妄图恢复关中的荣光。”
“秦。”
吴甡的眼神不禁一凝,整个华夏历史上,只有一支队伍对外宣称秦,那边是嬴政时期的大秦帝国。
他的部队统一六国,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建立百世武勋,以至于嬴政在位时期,六国豪杰,忍气吞声,不敢发作。
“秦军?你还真的把自己当做关中的领袖了,可惜你永远成不了秦始皇。”
吴甡喃喃的说了两句,眼神变得凌厉起来。
回到府中,吴甡对师爷说道:“张垚,你看可不可以将那个胡永杰给……。”
“大人,不可能的。”张垚不能吴甡说完,便摇头说道:“此人起于草野,世代贫农,乡间歌谣云,榆林汉,啃树皮,一遇李栋,随风起。五明骥,陕军旗,咱们坐那万人敌。这个故事说的就是胡永杰,李栋对她有知遇之恩,他对李栋更是忠心耿耿,根本不可能背叛李栋的。”
作为绍兴人,他多次接收到陕西师爷们的招揽,只是估计吴甡对自己的恩情,没办法离开,但是对于山西的事情,自己也听说了很多。
所以他在第一时间,帮助吴甡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上天为什么如此不公?难道真的没有办法消灭李栋了?”吴甡非常苦恼,这一年来,他作为山西巡抚,几乎每日都在学习秦军的政务。
开垦荒地,将流亡地主的土地非配给流民,挑选精壮的汉子入伍,在他的帮助下,洪承畴的日子果然越来越好过。
这也是为什么,洪承畴可以迅速指挥官军,击败李自成的原因。
可是想要对李栋出兵,却太难了,洪承畴根本对李栋的陕西没有任何想法。如果说,国家真的下心思浇灭李栋,是真的没有办法吗?
很明显是有的。
大明朝如今虽然风雨飘摇,但是也是名将辈出的时候。
山东在老大人袁可立的经营下,重新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水军,然后更是与长公主的商队联合,出海通商,换取巨额的白银,弥补税收的不足。
在与农民军作战过程冲,左良玉的崛起,也势不可挡。
宣大的卢象升更是万夫莫敌,与闯军决战时,帅天雄军,长驱直入,直接被卢象升活捉,凌迟处死。
此时大明朝的武功可以说,前所未有的强盛。
其他诸如虎大威、杨国柱、贺人龙,都是能征善战的武将。
如果挟带浇灭农民军大胜之势,出兵陕西,那么李栋覆灭之势弹指间的事情。
看到吴甡陷入了沉思,师爷慢慢的退了出去,一只白鸽反从师爷的后院飞出,吴甡处事不明,自己必须另谋活路了。
不管吴甡是愤怒也好,是心情沉重也罢。反正秦军在李金标的带领下还是出了玉门关,这是华夏自唐朝以来,首次大规模的出兵西域。
因此整个大明,很多人都将眼光落在了李栋身上。
此时大明朝虽然在兵锋上占有优势,看起来如同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一般,但是在农民军连续不断的打击,已经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之中。
有识之士,早就放弃了辅修的大明朝,要么隐匿深山,研究经义,要么投身时代潮流,积极奔走,成为弄潮儿。
而有一定身价的人,则稳定立场,待价而沽,寻找明主。
李栋这一场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碰撞,着实是一场大战,一旦胜利,那么证明,陕西的新政是对的。
陕西的实力有着绝对争霸的天下的实力,那么天下的英雄豪杰,定然争相进入李栋的碗里去。
大明帝国,崇祯六年,正月十八日。
丝绸之路上。
李栋骑在踏雪身上,看着皑皑的白雪,心中感慨万千。对身边的李金标说道:“金标,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初赛时候的情景吧。”
:“末将自然记得。”
能够被李栋召唤,李金标感觉到异常的荣幸,因为与陕西其他有名的将军想比,自己愈发的表现的籍籍无名。
本以为自己打退了葛尔丹汗,可以好好的吹一年,结果胡永杰潼关大捷,打的李自成屁滚尿流,又把自己比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