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嗣昌提出疑问的时候,内阁首辅周延儒恰恰出现在他身边,无意间听到了杨嗣昌的怒号,笑着说道:“果然是年轻不懂事。”
杨嗣昌听了周延儒的话,笑了笑。
对于这位大人的事迹,他也听说了,当时李栋要带他走的,结果这老大人不知道那根线没搭好,最后竟然还是没有离开。
而崇祯爷需要他作为背景与陕西之间力量的缓冲,所以就继续任命他为内阁首辅,但是杨嗣昌知道,用不了多久,崇祯就会帮着自己完全将周延儒架空。
“是啊,长安候毕竟年轻了一些,在加上打了一些胜仗,难免有些骄躁,我这明人劝劝他。”
杨嗣昌话刚刚说完,就见那周延儒扑哧一声笑了,笑得一点首辅的风范都没有。
“周阁老,您这是因何发笑。”
杨嗣昌不解的看着周延儒,却听周延儒说道:“我是笑你不懂兵事啊,你如果说别的军队,或许老夫不知,但是你如果说秦军,你最好出去问问京城的百姓或者官员才好,秦军的战斗力可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那也不可能那么短的时间内练成一支骑兵,要知道鞑子一个骑手要花费的时间有多长,而山西的骑兵队伍才训练了多长时间。”
杨嗣昌有些不满的看着周延儒,自己都位子不保了,竟然还嘲笑别人,如果不是怕落下个不尊阁老的骂名,自己早就开骂了。
“你怎么知道陕西的骑兵才训练了很短的时间,陕西从崇祯四年,就与林丹汗有联系了,他们的贸易地点便是府谷县,那王焕仁你不会,没听说过吧,你现在还说陕西骑兵训练时间短吗?我认为你在这里与其担忧李栋不是多尔衮的对手,不如想想等战争结束之后,如何处置多尔衮,还有怎么送李栋这尊大佛离开,我可是听说李栋的骑兵可都是配备弩机的,要是惹恼了,他的破坏力比步骑兵的后金要强多了。”
说完周阁老挽着手,笑呵呵的离开了。
身子有些疲惫的李栋每次与两个孩子在一起,心情就会好很多,还有那个风情万种的女人,草原女子的性子就没有那么拘束,李栋从中得到了难得的快乐。
但是作为军队的最高指挥官,最为儿子的父亲,作为万千百姓的主上,李栋不可能花费太多的时间在这些放松的时间上。
他知道感觉到想到那些没有完成的事情,浑身总是感觉有使不完的力气。多尔衮再厉害,那也只是跳梁小丑,在自己面前,绝对不值一提,自己便是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他就算在能闹腾,也跳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不过这种繁忙的生活,让李栋回忆起那种高考生时代的日子,想想那个时候为了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自己付出的努力,比起现在也少不了多少吧。
只不过那个时候的付出更多的是为了自己,而现在的付出更多的是为了自己身边的人,相比曾经,现在的自己更加有正能量,做事情也是蛮拼的。
这种苦累,对于身体虽然很疲劳,但是心里总是暖暖的。
刚才与那两个孩子一起吃饭过后,心情暖暖的,整个人的心情也好了不少,大营外面的骑兵正在呼啸着从自己的营帐外经过,知道他们在严格训练自己。
但是战马跟着你们那么久了,你们起码有点默契好吗?这些愚蠢的杀才,浪费自己上好的战马。
事实上引起李栋心情变化的,还有女人的肚子,大玉儿一个草原的女孩子,不好好的穿着蒙古女人的衣服,非要穿上大明女人最新流行起来的旗袍。
可怜了那小巧的旗袍啊,缝隙都开到了大腿根上,********的看的李栋心里跳的有些快。
看着楚楚可怜的大玉儿,李栋的手便忍不住往那些白嫩的地方游走,这些日子没有碰她,她似乎又大了不少,见李栋没有碰自己的想法,而是在哪里隐忍。
大玉儿看着李栋露出了一份得意的笑脸,然后撅着浑圆的屁股帮着李栋打扫营帐内的卫生,一根头发丝都不放过。
越是在李栋面前,越是扫的慢,像是跳着动人的舞蹈一般。
李栋忍不住想要上前,但是想起肚子里的孩子,用手撩拨了她的发丝,笑着说道:“我这里还有很多东西要忙,你先出去吧。”
等到李栋忙完的时候,日头已经偏西了,西北的太阳带着一丝橙子一般的昏黄,日落的时候,竟然有了一丝让人欣慰的凉风。
整个人都舒服了很多,尤其是在山谷之间,气流会从山顶道山谷之间不停的对流,在山谷之间驻扎的部队,在夜晚会感觉到很舒适。
踩着地上的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偶尔有几个不开眼的蝗虫在李栋的眼前跳过,被李栋用斩马刀砍成碎片。
头颅和四肢被分离的很厉害,蝗虫原来也是一种生命力很顽强的生物,明明没有了脑袋,但是身子依然蠕动。
探子送来消息,前方有鞑子的大队前锋营到达战场盘踞不前,李栋准备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不然等他们把消息带到多尔衮哪里,这将是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
谁知道多尔衮的行军速度会那么快,就像是突然出现在自己的大营之前一样,对于多尔衮的前锋营李栋并不是很担心,李栋担心的是那两个孩子,谁都不知道这两个孩子跑到哪里练武去了,如果他们莫名其妙的战死在沙场,这对于李栋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太阳最后看了一眼人间,不甘的坠落下深山,点点的星辰升起,军营的大门迅速打开,闻讯迅速赶来的孙元化看着李栋浑身披挂,骑着通灵一般的踏雪,踏踏的走出城门。
孙元化一身红色官袍,站在营寨边上与李栋道别,此次站在来的有些突然,孙元化也难以预料到结果。
自己的那些参谋,认为李栋在刚刚清洗了反叛势力,战斗力肯定下降的很厉害,现在与多尔衮决战,一定不会是多尔衮的对手,相比他们更倾向于深入沂蒙山区,等待苏杭的援兵到来,与多尔衮拖延,寻找机会决战。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李栋会在知道军情之后,第一时间选择亲自出征作战。
李栋骑在战马上,看着与自己招手的孙元化,心里颇为得意,果然人心都是肉长的,虽然孙元化对于自己的意见很大,但是渐渐的,他也接受了自己,接受了暂时自己在山东的存在。
说实话,孙元化并不是大明朝最优秀的官员,但是他却是李栋最喜欢的官员,认为她比起任何一个官员更加懂得技术,而且他并不官僚,非常善于理解先进的理念,像是孙元化这样的官员正是自己最需要的。
孙元化知道李栋要出征,紧急调运了大量的脚夫,帮助陕西的骑兵拖运武器和铠甲,踩在地面上,留下厚厚的脚印,和一眼望不到头的车辙印。
山东的大家族还是知道华夷之辨,对于李栋的出行给了大力的支持,家族里的家丁全都被组成了临时的民兵。
他们虽然战斗力一般,但是运送物资,侦查消息还是可以的。他们沿途给李栋提供情报,帮助李栋运送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