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城,背靠险峻的燕山,前接广阔的中原,依山傍水,虎踞龙盘,
雄视万方。
古城中央,有一座伟大的皇城,远远望去,凤楼龙阁,雕梁画栋,黄瓦朱檐,他是汉人最后一个王朝,崇祯皇帝朱由检的休息与工作的地方。
他叫做紫禁城,从成祖迁都于此,每个君王,不管多么荒唐,似乎都没有忘记祖先振聋发聩的话,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
这个时间段,有两处地方依然灯火通明,一处便是崇祯皇帝的乾清宫,一处则是阁臣入值的场所,叫做文渊阁。
大抵明朝的皇帝都是吝啬的人,这文渊阁修的并不奢华,不过居中安坐的老者们却一个个气度非凡,俨然握着天下大全的样子。
此时在文渊阁深处的一间小卧房中,一名神态威严中带着一丝狡诈的男子,他穿着大红色的官袍,胸前的补子上绣着威风凛凛的狮子,正是大明朝现任首辅,周延儒。
此时的周延儒手里拿着正是府谷县送来的战报,战报称府谷县遭受到了鞑子的袭击,府谷县士兵难以抵抗,只能紧紧关闭城门,最后神木所千户李栋奋勇杀敌,歼敌五百余。缴获战马等物资无数。
府谷县这个人,周延儒大致有些印象,因为每年的孝敬,他这个小小的县令给的最多,而且从来没有多余的要求,所以让周延儒心里很是喜欢。
今日这份战报写的很详细,将李栋队伍是如何作战,如何杀敌,又如何不扰民,写的非常详尽。
周延儒倒不是什么好人,不过却也是那人钱财,与人消灾的人物。自然不准备为难府谷县。
又拿起一份战报,似乎压了有一些日子了,绥远赈灾的粮食和银子,在路上似乎被流贼给劫了很多走。
折子是洪承畴递上来的,对于洪承畴这个后进,周延儒确实有些印象,他很喜欢杀人。
不过这一次他却为吴甡说话,将流贼说的一无是处,抢劫物资如何卑鄙无耻,同时弹劾神木所千户李栋不作为,纵容手下为贼。
周延儒猜测,大抵吴甡与洪承畴他们搭成了某种共识,而这种共识却是不为自己所知。
这不是好事,尤其吴甡这个江北的粗鄙人,多次在朝堂上黑自己,那么本着敌人的敌人是盟友的态度,他准备做些什么。
他听说了洪承畴与李栋不睦,时刻准备打压李栋,但是李栋却非常擅长练兵,根本不是洪承畴可以对付的。
所以他准备通过府谷县,与李栋搭成某种同盟,如果李栋真的会打仗,将来肯定是要能用的上的。
如果用不上,用来恶心吴甡也是可以的。
“洪承畴啊,洪承畴你真的以为万岁爷看重你,你真的在西北只手遮天了吗?今日老夫如何也要敲打敲打你。”说完周延儒笑了笑,将洪承畴的那份战报扔进了火盆中。
随着空中传来淡淡的墨水味道,战报成为一阵青烟。
重新拿起府谷县的战报,周延儒在李栋的名字上用朱笔画了个圈,小声说道,“李栋要是真的有这本事,能以三百步兵,打败五百鞑子,倒不失为一员虎将,与底下传来的消息大致相符了,让他做一个小小的千户到底是委屈他了。”
想到这里,周延儒并没有在战报上做任何更改和批示,反而将战报放在袖子内,“来人,备轿,本阁要面见陛下。”
当周延儒兴冲冲赶到紫禁城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了,小黄门正在一旁打盹。
身披大红色铠甲的大汉将军,表情异常肃穆的站在一旁,见首辅这么晚了,还来面见陛下,纷纷施礼。
“周大人,这么晚了,官家都要休息了,有什么事情明日说不行呢?”王承恩受曹化淳喜欢,暂时讨了差事,在崇祯身边服侍。
正是十五六岁的年纪,精力充沛,机灵懂事,还好学,也深得崇祯喜爱,不过在周延儒面前,却不敢太过分。
“还不让阁老进来,有什么事情比国家大事更加重要的。”里面传来以年轻人疲惫的声音。
“万岁爷,你的身子。”王承恩眼里含着泪水,也不知道真假,反正让崇祯听到呜咽了。
“你这奴才,快让阁老进来吧,大臣们又要跟我吵架了。”疲惫的声音没有怪罪王承恩,反而让周延儒继续进来。
崇祯头戴通天冠,身穿方心曲领绛纱团龙袍,赤履玉带,一副帝王装扮。
眼前的奏折堆积如山,身前一妙龄小娘,穿着一身粉色纱衣,正在乖巧的帮助崇祯收拾龙桌案。
“媺娖,你先下去,大臣找我有事商量。”崇祯慈祥的看了看乖巧的小娘说道。
“不可以,皇娘说了,要我替他照顾父皇。”坤兴公主一副小大人的样子,嘟着嘴倔强的说道。
“不妨事的,不妨事的。”周延儒早就听说坤兴公主早慧,深得陛下喜爱,今日得见,果然是真的。
自己身为阁臣,没必要惹得公主不快。
朱媺娖自己有一张小桌,上面摆满了茶具,给周延儒倒了一杯,自己便安坐一旁,练起毛笔字来。
周延儒自然认识,他写的是宋朝岳飞的满江红,心中暗道,“这小公主可惜生了女儿身。”
又看了崇祯一眼,这位二十岁刚刚出头的君王,面色并不是很好,本来该红润健康的脸色,因为经常熬夜的缘故,多少有些苍白。
眼圈留露出淡淡的黑色,让周延儒心里有些不忍,不过旋即又想到,整个大明朝都是你们朱家的,你自然该多吃点苦。
见周延儒一直不说话,崇祯的脸上的眉毛渐渐的拧在了一起,看来这一次多半不是什么好消息。
“说吧,祖宗留下的基业,不管如何都是基业,我崇祯自然要治理的。”
周延儒毕恭毕敬的说道,“启禀陛下,臣要禀奏的不是坏事,反而是大好事。关于陕北的。”
“陕北,有什么好事,难道洪承畴把粮食抢回来了。”崇祯听说是陕北心里最后一丝好奇也没有了。
反正如今陕北不闹腾了,给自己点时间喘息,抢些粮食就抢了吧,都怪杨鹤当年跟自己吹牛,结果银子给他了,结果事情也没有办成,自己肯定要找个机会砍了他,叫他欺骗自己。
“倒不是洪大人那里的事情,臣要启奏的是一件大好事,前两日陕北府谷县来报,五百余名鞑子侵犯府谷县,神木所千户指挥三百名不下奋勇杀敌,并斩获首级四百余。”
“哦,竟然有此事?竟然打败了五百余鞑子。”崇祯听到后大喜,问道,“那名千户叫什么名字?多大了?是何出身。”
周延儒躬身施礼回答道,“回皇上话,此千户叫李栋,今年十九岁,去年因为杀了上百名鞑子,被杨督奏请为千户。”
周延儒喜欢欺骗崇祯的小毛病犯了,也不说李栋是流贼出身,反而将他以前的战绩拿了出来。
“轰!”崇祯兴奋的站起来,不停的走动,吩咐说道,“那些尸首都核查了吗?”
“回皇上的话,臣已经让下面人核查过了,一共四百多首级全部属实,绝无参假。”
这种事情王焕仁自然不敢马虎,那一百多假的首级,自然也都是手下人精细制作的,瞒过首都自然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