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很多人不知道。
张浩就利用投资公司的钱,大量的收购土地和好一些的地产。
当时当然没有大型小区,但是,就是那些别墅的啥的,还有一些土地,都是收购的对象。
这个公司不断有新的股东进入,都是一些张浩认识的人。
张浩知道,自己收购的这些地产,价格会飞升的。
这些人都可以赚到钱。
这是其一。
张浩也开始做其他的生意,他控股酒楼,还控股服装公司,还控股交通公司。
至于那些基础的,电力,自来水,因为是英国人直接控制,张浩也就算了。
当然,多年后英国人出售,很多都是其余的富豪拿下,成就富豪大业。
但是,张浩也在其中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但是赚钱不是张浩的心里目的,只是附带的。
红方在十月一日建国。
红色国家开始成立。
当然,他们会面对西方的封锁,那个时候,米国开始声音起来了,在检讨如何失去的华国。
张浩知道,当时的情况,红方必须倒向红苏,西方会把华国当敌人。
这个时候,红色国家就要一些渠道,打破封锁,得到一些技术和物资。
很多公司在帮祖国做这样的事情,张浩也会加入这个行列。
他和红方取得了联系,张浩的联系人一直是一位尊敬的人,他对张浩大加赞赏。
虽然联系还是秘密的,但是,他下达的任务,让张浩觉得很有意义。
张浩开始了为国工作。
他当然是另外注册分公司来做这样的事情。
秘密采购一些战略物资,或者急缺的物资,或者是技术,平价卖给祖国。
为了这个目标,张浩甚至和以前的香港打东瀛时候的地下军队取得联系,让他们帮助。
帮助把物资顺利运回国。
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
张浩努力在做。
红色国家成立,我们站起来了。
张浩真的感觉到这点。
只是,很快,战争有爆发了。
这让张浩很无奈。
不过这是世界局势必然的结果。
当初朝半岛二战结束后,北方是红苏控制,南方是美国控制。
他们各自扶持了政权,红色政权另外的政权。
只是,红苏批准了北方的统一计划。
北方对南方发动了战争,南方当然撑不出了。
米国大举进入,号称联军。
他们在釜山先是防守,吸引北方的军队进入,围攻。
然后,传奇将军麦克带领大军,在仁川登陆,一举包围了北方的军队。
然后,北方军队溃散。
几乎全军覆灭。
联军趁机北上,一举跨过三八线。
其实,在战争的开始,张浩就很担心。
虽然祖国成立了,这是一个强大国家的开始,张浩当然很清楚。
以前民国成立的时候,各路军阀割据,政令不已,发展的方法没指定,统一实施。
现在,国家是统一的,除了少数国土。
发展的纲领是明确的,红苏就是榜样。
华国会得到巨大的发展,毫无疑问。
可是,西方不会让红方发展的。
红色国家是他们的天敌,因为西方的属性就是如此。
在他们看来,这是不两立的。
封锁,甚至出兵,都是他们的选择。
封锁已经开始,全方位的封锁,围堵开始。
现在,发生在东北亚的半岛战争,带给红色国家的,又是啥命运呢。
虽然历史在那里摆着,可是,现在,不敢掉以轻心。
张浩每日看战报,盯着地图。
蒋当然在在那里也盯着。
张浩知道,如果大打起来,蒋会趁机反攻大陆。
但是,面对半岛局势,红方如何办。
张浩依然读过很多次历史,现在他面对这样的局面,也在想。
不打,也许问题更大。
张接触了很多的米国的想法,此刻更是明白了。
打,也许就是损失几十万的生命,但是,可以避免更大的战争。
想来想起,张浩还是发了电报出去,给红方联系人。
张浩只是说了,“现在不打,以后也会打,早打,明白了彼此的实力,决心,以后就不会真打。”
电报发出去了。
那边回复,“好,我们会送到最高决策处的!”
张浩不知道,伟人为此事,已经几个晚上不睡觉了。
但是,最终,他决定,打。
早在半岛战争的开始,张浩就提醒红方,做好准备。
所以当时就有调集军队在东北做整训。
现在,他们坚定的决定打。
红方的表态不断发出,对米国。
如果米国跨过三八线,红方不会坐视不管。
可是,傲慢的麦克将军毫不在意,他觉得,红方也没力量管。
在太平洋战争的后期,不断的胜利的他,忘记了,他的胜利其实是综合国力的胜利,他忘记了他逃离菲律宾时候的样子了。
他丢下了几万部下,让他们在丛林里被虐待,很多悲惨的死去。
麦克将军都忘记了。
他只记得他叼着玉米烟斗,在海水里走下登陆舰,威风八面的当占领英雄。
然后一路占领到东瀛的首都,成为太上皇一般的人物。
他以为他的战争能力真的那样强。
红方的身经百战的将军们的实力,他毫不了解。
他不理睬红方的警告,大军开过三八线。
一路往鸭绿江走。
这让红方感觉到巨大的威胁。
如果米国把边境延伸到鸭绿江,那蒋军会随时从那里打进华国。
危害巨大。
东北将是真正的边疆,还搞啥建设啊。
所以,红方是一定要出兵的。
其实在红方改变华国的战争里,张浩还是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因为他的战略家,名声在外,所以战争一开始,红方就悄悄希望他提供战略。
张浩也付出很大的心血来做这个事情。
历史后来的发展,张浩不能明说,他只能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计划。
当时蒋要撕毁谈判成果,准备打仗,张浩就知道了。
红方的战争会从中原开始。
那是一场布局之战。
张浩当然也在看重。
他对于中原,提出自己的看法,正好和红方正在计划的契合,坚定了对方的信心。
于是,千里挺进大别山之战开始。
同时,山东方面,张浩也提出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先撤退,等时机,伺机歼灭敌人的大兵团,夺取山东。
红方总部方面,张浩的意见是,先撤退,和敌人周旋,然后再反攻,最后跳出内圈,另外在华北某地建立全局指挥中心。
至于东北,张浩更是在抗战结束就给红方提到,必须抽调重要人手,去东北。
所以东北那边,红方有了先手,加上红苏占领东北,他们撤走的时候,虽然拆了大量的机器回国,但是也留下很多武器给红方。
红方的实力大大增强。
张浩也告诉红方,东北境内大量的以前的旧军队,他们没有出路,是可以收编的,只要愿意站在人民一边,按照人民军队的章法来管理,就可以用。
相反,蒋的部队到了东北后,没有利用这些部队,所以这些部队很多都被红方收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