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哪会真的不管儿子的婚事,实是这个儿子有点特殊。派在瑞王身边的女官们可是偷偷给贵妃娘娘回过话的,说是王爷好佛,不近女色。
这是委婉的话,往深里想,可能就是小王爷不能人事了。
自个的儿子,又是大明的亲王,却不能人事,你说做老子的心里能好受?面子上挂得住?
因此,万历在派发这个三万两红包的同时,已是打定主意今年一定要给常浩选婚,哪怕王妃是个摆设,也是个象征不是。
真就没有子嗣也打紧,将来总由他的哥哥给其过继个宗室为后,不绝香火就好。
这三万两红包其实也是顺手人情的事,压根不是万历自个掏的钱,而是年前打魏良臣那“勒索”过来的。
倒真应了崽卖爷田不心疼这话。
朱常浩这小子其实也精,他知道皇位这一块有太子大哥在,太子大哥不在也有福王二哥在,怎么也轮不到他。
因而,便想方设法的给自己弄些积蓄,这样等就藩之后才能日子过的滋润。毕竟,礼佛也要花钱不是。
这几年,朱常浩前前后后从老子那里也弄了十多万两银子,比起他那个靠借高利过日子的大哥太子来,日子别提多潇洒了。
当然,比起已经就藩在洛阳的二哥福王来,朱常浩就又有点寒碜了。
奈何,比不了,谁让人二哥是贵妃娘娘的儿子呢。贵妃娘娘在父皇心目中的地位,可比皇后娘娘重的多。
瑞王朱常浩偷偷抬眼瞄了下和父皇端坐在一起的皇后娘娘,发现这位嫡母大过年的脸上也不见喜庆,而是冷冰冰的,联想到宫中有关坤宁宫每年都有死人名额的传说,心里不由打了个突。
再扫了眼一脸忠厚,却是肥头大耳,胖乎乎的跟头猪一样,相貌和长材明显形成强烈反差的太子哥哥,朱常浩忍不住有些妒忌。但很快当弟弟的就调整了心态,他乃礼佛之人,怎能有这俗世间的名利心思呢。
不管是谁当太子,当皇帝,不都是他的兄长么。
太子和瑞王都是过来给皇帝、皇后拜年的,之后他们作为男方的代表还要替皇帝招待公主、长公主们的驸马爷。这也是应有之义,年初二女儿上门,舅子招待么。
殿内,十三岁的校哥儿老实的呆在父亲的身后,手中牵着七岁的弟弟朱由检和八岁的妹妹朱徽妍。
兄妹三人来之前明显是被父亲教过的,从进殿到这会,都是很懂礼仪,让他们的祖父看着颇是高兴。
万历问过校哥儿的学业,考校了几题,校哥儿答的很是不错,这让身为爷爷的万历越发高兴,对身边的王皇后夸了几句长孙。
“长孙聪慧,国家之福。”
王皇后点了点头,多看了一眼那个和她没有血缘关系的孙子。
郑贵妃没有来乾清宫,因她还有二十多天就要生产了,行动很是不便,因而万历特意传谕叫她不要过来。
万历“嗯”了一声,他对王皇后的感情比较特殊,从前真是喜欢的很,现在却是有些复杂。
王皇后自幼十分的聪颖、端恪,所以入选淑女。当时的选秀范围在京师及北直隶等地,共四百五十余人参选,最后选出王皇后及另外一名同龄女子陈氏,又经过严格的相貌生辰言行家庭身世等对比,最终选择了王喜姐,而落选的陈氏亦未入宫为妃。万历六年正月,年仅十三岁的王喜姐与朱翊钧正式举行大婚仪式,被册立为皇后。
当时首辅张居正曾向太后上书提到皇帝和皇后大婚年龄过小问题,不过因李太后急于抱孙,所以还是如期举行了。
婚后,万历和王皇后的感情确是深厚的,王皇后也为万历生了皇长女荣昌,但此后却是流产几次,导致终身不育。
也因此,王皇后性格方面便生了极大变化,变得极其易怒,以致坤宁宫这些年死于非命的宫人不下百余,这导致万历对这位元配极其不满。再加上国本争夺之时,王皇后和李太后一起反对立贵妃之子,这让帝后二人之间越发疏远。除非面子上的不得不在一起,否则万历是绝不愿和王皇后一起的。
想今年是大年初二,等会公主驸马们便要过来给帝后拜年,可王皇后的脸却摆的跟个冰窟窿似的,连面子上的事都不愿意替他这丈夫掩饰一二,万历心中的不满可想而知。
可万历又不好当着太子和瑞王的面说王皇后的不是,也只得强压不快,和皇后有一句没一句说着。
今天没有外臣,太子和瑞王这边也是随意交谈着,说着些吉利话。大家都在等慈宁宫那边事了,可过了一会,却有慈宁宫的一名内侍匆匆奔来,附耳在乾清宫内侍贾大全耳边说了几句,那贾大全本是一脸喜庆的脸瞬间变色。然后犹豫了下,硬着头皮上到御阶,在帝后那里低语两声。
王皇后听后,怔了一下,旋即眉头一挑,冷哼一声,看着丈夫一脸讥讽:“陛下生的好女儿!”
万历则是呼的一下站了起来,眼珠子暴突,模样好生骇人,把殿下的太子和瑞王吓了一跳。
咱家讲两句啊,过年嘛,工作要放一放,所以更新不会稳定,大家伙也别看书了,该相亲相亲,该打牌打牌。
嗯,咱咧,这两天一直在要债,奈何没钱,唉
《司礼监》过年期间更新说明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b>司礼监</b>》笔趣网全文字更新,牢记网址:
[+++++TooShortSize+++++]
http://www.shdongyue.com/55_55041/1146853.html
东厂。
魏公公,故地重游了。
只不过这一次不是威风凛凛的扛着万历虎皮来夺权,自己给自己封个东厂临时提督太监,然后大手一挥下令番子们随他去刑部劫人,而是叫扒了斗牛服,五花大绑的给送进来的。
关公公的屋子也是个熟地,一缸子菜油味闻着颇是香。不知是东厂的油水太足还是什么原因,这缸子菜油竟是始终不见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