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只是,魏公公却不知,自己的嚣张跋扈固然让南都那边难有动作,顾这顾那,但淮安的漕运总督衙门却盯上了他。

准确的说,漕运总督王纪想学前任李三才一样,拿魏太监开刀扬声名。

这也是有个导火索的,好端端的,王纪又是个刚上任的总督,手底下一摊子事等着他挼顺,哪有功夫管江南的事。

要知道,这漕运可是大明朝最肥的口子,靠运河吃饭的有几百万人。王纪新官上任,如何安抚旧人,又如何照顾新人,一桩桩弄起来,没个一年半载,王纪休想理平。

更何况,魏太监封的是长江海运,又不是切断漕运,总督衙门吃饱了撑的要和他掐架。

叫人盯上,还不是魏公公自个找的。

被灭门的钱家乃高邮段运河漕口,等若漕运衙门委任在高邮的催征官。

要明白,总督衙门除所隶十二万大兵之外,尚有几十万依附力量。

官兵是用来维持明面秩序,而那几十万依附力量才是漕运真正的核心所在。

这力量便是如钱文业这般的漕口组织,皆是青壮,他们既承担漕运钱粮输送重任,又负责维持各漕段利益秩序。

所谓明规则之外又有暗规则,层层交织,方形成了如今漕运之现状。

在没有魏公公的原本历史,这些漕口日后的影响甚至到了民国,青帮便是漕口的延伸。

中正公论辈份,都是漕帮的徒子徒孙。

漕运这一块,贯穿数省,但其实却是个独立于数省的存在。

十分封闭,地方根本不能干涉,因而即便是清理门户,也只能漕运总督衙门自己做,外人做不得。

魏公公杀钱文业,无疑犯了总督衙门的忌讳。

王纪如果不有所动作,下面人如何看他。

这也是一个好机会,如果操作得当,王纪无疑就能赢得人心。

因而,王纪很客气的留了王体乾两天。

身为总督,眼线方面自是不弱。

王体乾出京之后是沿运河一路南下,而这运河正是漕运总督的地盘。

一个内官,有锦衣卫护送,打京城而来,目的地是南方,不用脑袋想,王纪也猜出定和在江南闹出好大动静的魏太监有关。

他也肯定这个姓王的内官身上一定有皇帝的圣旨,因而,总督大人便想知道陛下的旨意究竟是什么。

这关系他是文斗魏太监,还是武斗魏太监。

王体乾也是个老狐狸,在宫里浸磨了三十年的人,没有人是傻子。一眼就看穿王纪的心思,和王纪虚与委蛇,在淮安两天,硬是没让王纪摸出什么底来。

王纪有些恼火,可也不敢将人扣下,更不敢强抢对方身上的圣旨,因而只能放人。

离开淮安后,王体乾越想这事越不对,因而不再走运河,直接租了马车赶来扬州。

他是知道魏良臣在扬州的。

得益于沿途商人的“传播”,海事魏太监在江北胡作非为的事迹,这会早就传到了京城。

王体乾一行是傍晚到的扬州,按规矩应先去知府衙门支会,但他没去,而是直接来了这醉元楼。

“小案首这红光满面的,想来是有喜事?”王体乾打趣着匆匆赶快来,脸上尚有红潮未褪的魏公公。

“王公莫和晚辈说笑了,公公这一来,没有坏事,晚辈就得乐坏了,哪有什么喜事。”

魏公公哈哈一笑,他与王体乾真不是外人,几百两银子可是孝敬了。心里则在品味楼上赵家儿媳的话语,不方便是啥意思呢。

“公公是先宣旨,还是先吃饭?”

魏公公知道王体乾这人办事爽快,所以就直接问了。尔后和一块来的李维、田刚打了招呼。

“不急,先把东西给你。”

王体乾吩咐李维几句,后者听后忙带人将几只箱子从车上搬进了醉元楼。

“王公真是客气,哪有前辈给晚辈送礼的。”

魏公公很是好奇,用眼神询问田刚箱中是什么,可后者也不知道。

“这些是御马监刘督公托咱带来的,可不是咱的东西。”王体乾微微一笑,示意随从将箱子打开。

第一个箱子里是一叠由御马监签发的官凭,和一盒盒官印。

另外两个箱子则是崭新的武官朝服和常服。

?魏公公很激动,虽然他没有看那些官凭(委任状)和官印刻的是什么,但两箱武将的朝服和官服却让他瞬间吃了一颗定心丸。

曹文耀、郑铎、许大有等闻讯赶来的将领见了箱中之物,也是个个眼睛大亮。

他们知道,这些意味着什么。

一直以来,他们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踏实了,转而真是兴奋不已。

因为,按照魏公公的封赏,他们现在已经不再是从前的千总、把总,百户、总旗这等低级军官,而是成了大明天子亲军中的高级将领。

如曹文耀从前虽是武骧右卫监军太监王永寿派在后营旗军的坐营官,负责后营旗军的训练和开拨事宜,但其实品级很低,只是总旗。

王永寿对他的许诺也仅是日后调回,升为百户。

但魏公公在报给皇帝的有功将领名单中,他曹文耀是请授参将衔,负责皇家海军留守支队的支队长。

参将为从三品武职,比之曹文耀先前的正七品总旗官,可是高了四品有余,更别提皇家海军乃天子亲军。

即便大明朝文贵武贱,武将在文官面前无法直起腰杆,但从三品的参将也足以让曹文耀能够在府县官员面前挺起胸膛来了。

再想自己的哥哥曹文诏,一身本领,武勇盖世,然而在辽东十多年,也才是个小小百户。而自己这边跟着魏公公,连场仗都没打过,就一跃而为亲军参将,曹文耀心中的激动之情可想而知。

许大有的呼吸也很急促,他是徽州人,原先一直跟着管营游击姜良栋,在吴淞水营做把总。说不上什么前途,可比营中那帮广东人要好,至少吃喝不愁,但想来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哪知,人生还有如此际遇。

作为第一个向魏公公“投诚”并“倒戈”的徽州籍军官,许大有无疑得到了魏公公的重用,命他负责海军部的联络司,加正五品的守备衔。

此次魏公公巡行江北府县,和特区、和海军、和地方、和诸营兵的联络,就是许大有在负责,干的也还算稳妥,得魏公公夸了几句。

五品的守备衔虽说不能和身边的曹文耀、郑铎这两个正副支队长相比,但许大有已经知足了。不然,按部就班,他想升上守备,恐怕得到死才行。感慨之余,对自己的明智和好眼光沾沾自喜。

场中将领最兴奋的还是郑铎。

这个朝鲜弑父的庶子,从前在辽东和女真、汉人、蒙古人、倭人一起厮混的悍匪,为了余生能够安稳,不被人追来追去,遂投奔了高淮的飞虎军,想从此以后能够在明朝混出点明堂,岂料高公公一夜之间垮台,让他从上国的“官兵”转而又成了“贼寇”。

这落差,显然让人难以接受。

随张虎躲在双山台那段日子,是郑铎这辈子最煎熬的日子。

不是因为生死,而是迷茫,失去目标的迷茫。

他真的不想再过从前那种浑浑噩噩的日子。

上天垂怜,就在他和同伴们已经绝望,准备离开双山台重操“旧业”时,魏公公骑着白马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宦官二代》小说在线阅读_第35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笑三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宦官二代第35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