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铎不失时机的说了句:“我家公公是奉秘旨南下,于组建皇家海军有便宜行事之权。”
“对,便宜行事,便宜行事。”
魏公公赞赏的看了眼郑铎,到底是读过几天书,受过儒家教化的,会咬文嚼字,也懂行情。
咱大明朝真没什么尚方宝剑,有的只有“便宜行事”四字。管你是做什么的钦差,有这四字和没这四字逼格就是不一样。
可惜的是,他魏公公除了满嘴跑火车和这身官皮外,手里真的没有什么可以震得住人的秘旨,要不然哪里这么废事,又给银子又许官的。
这实际就是万历不厚道了,既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既想发大财捞实惠,又不肯担事背黑锅,否则,批发几道圣旨下来,魏公公早出海抢劫去了。
王大力似懂又非懂,不过有一点他是知道的,那就是当今天子确是老和臣子吵架,甚至都吵不过臣子。
若说皇帝绕开朝廷鼓捣什么皇家海军,他倒是信了八分。
这是有前例的,当年邓子龙将军率水师北上,就是直接奉的圣旨,快走到辽东时才拿到兵部的调兵公文。这意味着当年决策水师北上是皇帝绕开兵部做的决定,兵部事后可能迫于皇帝的压力才补的手续。
“公公为何看上卑职,要卑职负这重任?”这一点王大力还是有些想不明白。
“咱家先前说过,你王千总是海战的一把好水,如你这等人才,咱家不用还用何人?”魏公公说完,忽的一脸郑重,把王大力吓的一愣。
“皇家有句话要咱家转告吴淞水营的将士们。”魏公公说这话时,是面向北方天子所在方向的,极为隆重。
王大力叫这架势震住,忙躬身道:“公公请说!”
魏公公抬头目视北方,缓缓说道:“皇爷言道,援朝归来的水师将士们辛苦了,他一日未曾忘记他们在朝鲜的功绩。”
千言万语都不及这一句话,王大力动容万分,眼眶为之一红,竟是忍不住落泪。
“陛下没有忘记你们,你等便当为陛下分忧才是。”魏公公转过身,将自己手中的白帕递给王大力,一脸殷切和勉励状。
“卑职必不负陛下!”
王大力擦干眼泪,定了定心神,于魏公公道:“陛下组建皇家海军,卑职义不容辞,也愿为陛下赴汤蹈火,然公公要卑职夺水营兵权,卑职却是有些困难。”
魏公公抬手示意:“说。”
“营中我两广籍将士卑职与他们交情甚好,卑职相信他们定会为公公所用,其余人等卑职怕是不能说服他们。若这些人不肯为公公所用,姜良栋便有依仗,卑职怕是不能将他逐走。”
魏公公当下询问水营之中有哪些人不能为他所用,王大力称除四百多松江本地兵外,便是姜良栋从徽州带来的三百多兵。
“松江兵倒也好办,但那些徽州的兵都是姜游击一手带出来的,这些人唯他马首是瞻,若不能制服他们,这兵权便夺不过来。”
王大力实话实说,那些徽州兵有不少都是参加过平播之役的老兵,论狠劲不比他们两广兵差。万一双方火拼,便是大大的麻烦。更麻烦的是,吴淞口离松江极近,离苏州也极近,消息一旦走漏,巡抚衙门派兵弹压不过是转瞬的事。
郑铎奇了:“难道千总大人就收拾不了这三百多徽州兵?据我所知,水营的两广将士可是很能打的。”
王大力苦笑一声道:“那都是从前的事了,自打援朝回来,上下便不将我们当回事。吃穿都差,军械更是得不到补充,更休提训练了。”说到这里,他自嘲一笑,“我这千总都这德性,其他人可想而知了。”
魏公公眉头微皱,忽的道:“若咱家替你除掉姜良栋,你能保证把水营控制住么?咱家是说,所有人,所有的船。”
“除掉姜游击?!”
王大力愣了下,旋即脑袋直摇,连连说道:“不可,万万不可,若杀姜游击,他手下的徽州兵必与公公拼命。”
“不杀姜良栋,咱家如何完成皇爷所托!”魏公公脸上呈现与他年纪截然不同的狠色。
“这…这…”
王大力心中骇然,刚刚魏公公只说要他联络下面人逐走姜良栋,怎的现在却要杀了他呢。
“当断则断,若不早断,反受其害!富贵险中求,我家公公把大好的前程给千总大人指出,做与不做,千总大人自个看着办。”郑铎神情平静。
“公公,若杀姜良栋,徽州兵必不肯罢休,巡抚衙门怕也不容,请公公三思。”王大力心中打突。
魏公公却一动不动看着他:“咱家只问你,姜良栋若死,这水营你能不能控制住。”
王大力犹豫再三,点了点头:“有公公给的这些银子,再有海军之事,卑职可以确保两广兵不乱,只是这样一来,公公怕是有危险了。”
“咱家的命只能皇爷取,别人取不得咧。”
魏公公胸有成竹走到窗边,看向远处一片漆黑的吴淞口。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感谢Chau534大佬打赏的百元人民币,我愧对大佬和人民群众,因为这两天出点小事,破了几千块钱,还导致没更新。
不多说了,今天开始,看更新表现。
..
吴淞口水营的广东兵大概有一千六百余人,他们于万历二十八年自朝鲜撤归,其后随副将邓显武驻守吴淞口。邓显武因功升任吴淞总兵,不幸于万历三十二年病逝,死后,吴淞总兵便一直空缺。
现任应天巡抚曹时聘曾数次上奏朝廷,请委标下管营游击将军姜良栋为水营总兵,然奏疏并无下文。
曹的奏疏中将近几年苏州发生的驱逐织造太监孙隆的民变、太仓士变上升到危及江南统治的严重暴乱行为,结合其巡抚行台奉旨从句容移驻苏州,清晰明白任上便是行弹压地方之权。
然欲弹压地方,维持治安,则势必要整肃驻军。而整肃之关键实在于官印落实,如今各地驻军,非吴淞一家体系紊乱,缺额甚多,各卫所都有弊病。
身为应天巡抚,曹时聘着实有心在任上理清军民体系,只是奏疏呈上,却如石沉大海,联系当下上至朝堂,下至地方,不仅武将赏罚不明,文官缺额更多,曹时聘自不难发出陛下不问事,以致国事近有瘫痪之感叹。
数日前无锡发生的变乱,使得这位巡抚大人更是忧心肿肿。
相较前两天各种消息漫天飞舞,叫人难辩真假不同,现在,应天巡抚和苏州府、常州府及至南都那边,大体都摸清楚了无锡民变的真相。
所有的线索和情报都指向了一个人,而这个人显然是无锡变乱的罪魁祸首,此人就是自称钦命提督海事太监、兼掌武骧右卫后营旗军监军印的魏太监。
“魏太监气死东林先生,方酿无锡巨变,死伤无数,今又为推卸责任而嫁祸东林众君子,其心当诛,其罪当诛!下官请抚臣立时发兵捕拿,以正视听!”
苏州知府周一悟坚信修吾公李三才书信所言就是真相,也是苏州城中应对此事的“强硬派”,自收到消息后,他便三请抚臣发兵捕拿,以平息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