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公公,那孔二少爷叫咱们也纳捐呢,说是孔府的规矩,任何人等都要遵例…公公,这钱,咱们是捐还是不捐?”

曹文耀是腾骧右卫中央军出身,孔府二字在他心中份量很重,所以手下来报这事,第一时间就过来通禀魏公公了。

魏公公稀里糊涂,一边揉眼睛,一边问道:“哪个孔二少爷?”

曹文耀道:“就是孔府二房的公子衍植。”说完,又补了句,“衍圣公的侄子。”

“衍圣公的侄子跟咱家要什么捐?笑话,天大的笑话!…再说他既是孔府的人,不在曲阜呆着,跑腾县做什么?”

魏公公乐了,他没敢当贼,孔家反把他惦记上了。

“衍圣公在腾县有大量田产,二公子衍植是此间主事的。”曹文耀知道的也不多,仅知晓那孔二公子是三年前从曲阜过来的,现如今负责腾州一带的孔家田产。而且据说衍圣公无子,这孔二公子日后很有可能就会承袭衍圣公,因而言语中对这位孔二公子很是尊敬。

“娘希匹!什么狗屁二公子,莫去管他…没了王法了,他府上死了老太太关咱家何事!去,若那孔衍植再敢叫人来,你尽管于咱家打发了便是。”

魏公公好不恼火,曹文耀好歹是带兵的,怎么能叫一个孔府二公子给唬住呢。

纳捐?

咱家还想你孔家孝敬呢!

可是,这话说完之后未过一个呼吸,魏公公突然从床上翻身而起,直愣愣的盯着曹文耀。

“你是说那孔二公子叫孔衍植?”

魏公公语气很是急促。

“是,是叫孔衍植。”

曹文耀叫魏公公的突然变的很吓人的眼神给惊住了。

得到肯定答复后,魏公公松开了曹文耀,但仍是紧紧盯着对方看,把个曹文耀看得头皮都麻了。

“公公?”

曹文耀真是又慌又糊涂,不知道小魏公公这是犯了什么失心疯。

魏公公却抬手示意他莫要说话,皱着眉头思考什么。

许久,他对曹文耀说了一句:“你替咱家杀个人。”

“谁?”曹文耀心里打突。

“孔衍植。”

魏公公语气很是平静,但目中溢出的杀机却骇人的很。

改变历史,不是杀一个两个人就能改变的。

有时候,滚滚大势,没有张三也有李四麻。

所谓时势造英雄,时势亦造狗熊。

孔衍植,就是时势造就的大狗熊。

众所周知,曲阜孔府是毫无民族气节的,因而,真的华夏有难,孔家为保其地位,向异族摇尾乞欢,从他孔家的角度来讲,那是一点也无可厚非的。

毕竟,人家是圣裔,不管谁当皇帝,都要对他家极尽优待。既然如此,干嘛要和你汉家共存亡呢。

魏公公向来不喜欢苛求于人,孔府千年所为,他老人家能够理解,先家后国嘛。

但是,孔衍植,他却必杀!

此人,断不能留!

这位衍圣公太他娘的不要脸。

甲申年,清兵几乎兵不血刃入主北京。

然而清兵还尚未南下时,孔衍植这个衍圣公就奉上了《初进表文》,谀颂伪清君主承天御极,以德绥民,是六宇共戴神君、八荒咸歌圣帝,又云山河与日月交辉,诚惶诚恐地自称“臣等阙里竖儒”,今庆新朝盛治。

这什么性质,好比前世抗战,日军还在东北呢,家住山东的孔家就以大局为重,忍辱负重光荣易帜,曲线救国了。

历代投降异族的衍圣公往上推,哪个不是等到大局快定时才决定投降,到了你孔衍植这不肖儿孙,八字还没一撇就把孔府给卖了,这算个什么玩意?

大明朝还没亡呢!

大明朝待你孔家也不薄!

太祖皇帝称帝伊始,就赐给孔府祭田两千大顷,并配拨耕种祭田的大量佃户。不但如此,太祖皇帝还让孔府衍圣公位列朝班文臣之首,又特赐龙头藤杖给孔氏族长,令其主理家政。

文臣之首,这是何等荣耀。

魏公公记得清楚,明亡之前,崇祯那小子更是特晋孔衍植为太子太保、太子太傅。

破了有明一代,活太保、活太傅的记录。

不管从哪方面说,明朝对孔府圣裔真正是优礼有加,皇恩浩荡。

这种情况下,没有民族气节可以,但你衍圣公孔衍植好歹也要“虚伪”一下,不求你如史可法、张煌言、黄宗羲等大儒坚持抗清,可也不必如此急不可待,在明朝尚未亡国时就向刚刚打进北京城的伪清效忠吧。

以己度人,抛弃民族大是大非这一块,单以后世眼光来看,魏公公不得不承认,孔衍植无疑是个合格且优秀的投机分子。

曲阜孔府的降表很快得到了回报。

一日上表,四日伪清就下旨,恩准孔府圣裔仍将享有既有的一切优渥特权。

然而,这件事并不是魏公公动了对孔衍植必杀之心的真实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孔衍植身为大明文官之首的衍圣公、身为孔圣后人、身为天下汉家读书人的楷模、身为天下百姓敬仰的所在,却在天下汉人的鲜血中,在天下不屈汉人成堆被砍下的头颅中,公然向清廷进了一份奏稿。

这份奏稿名为《上剃头奏稿》。

在这份奏稿上,孔衍植高兴的告诉清廷,自接到剃发的圣谕后,他就齐集府众人,恭设香案,宣读圣谕,然后由他领头,圣裔们挨个排队,欢欢喜喜的剃去了汉人丑陋的发饰。剃完头后,孔衍植由衷的向清廷表示,新朝雅政真是让他激动又欢喜。他相信,在他的表率下,故明士子百姓必将齐颂新朝雅政!

《上剃头奏稿》到达北京时,江南的嘉定、松江、江阴、昆山、太仓等地,成千上万的士人和民众正以血肉之躯,扶老携幼,与那清兵作殊死斗争。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汉人为保护他们的头发和服装,所表现出的悲愤和勇气是天地之间最为浩然的正气!

无数人为了衣冠惨死在清兵刀下,自甲申年清兵入关,上亿汉人倒在血泊之中。

他们在坚持心中的道义。

这道义,是先圣教诲。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这个时候,作为圣裔的孔衍植所作所为已然不能用区区先家后国为之辩解了,他不仅仅是背叛他的同胞,而是在深深的捅他同胞一刀,其性质极度恶劣。

一定程度上,伪清能够入主华夏,曲阜孔府至少出了两成力。

道统与教化,远比刀剑更可怕。

信仰,也是这世间无与伦比的力量。

孔家,正是华夏信仰的源泉。

当这源泉背叛了他的信众时,所带来的冲击是无法想象的。

魏公公要诛孔衍植,正是因为此。

有了孔衍植这个祖宗做表率,孔家后代是一代不如一代。

无耻,奴相,充斥整个曲阜孔府。

良臣前世的民国时代,孔衍植子孙们继续上演着荒唐可笑的戏码。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次年即为“洪宪”元年。

时任衍圣公孔令贻立即电文袁世凯恭贺,欢欣之色溢于言表。短短十多天里,袁世凯四次召见孔令贻,并封其为“郡王”。

宦官二代》小说在线阅读_第21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笑三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宦官二代第21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