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奏乐!”

魏公公坐在椅上,看着船下的运河,心情大好之下命人奏乐。

郑铎从京里高价雇的一百多乐队顿时敲锣鸣鼓,奏的正是一首《将军令》。

这乐队中还藏了个戏班,唱采梅戏的,即后世黄梅戏。

魏公公好这调调。

太监嘛,附庸风雅就算了,弄个戏班子还是挺正经的一件事。

“秀芝姐,这曲儿可振人心?”

魏公公剥了一颗葡萄递到吴秀芝嘴里,待后者笑着含进嘴里后,又悄悄摸了摸一直在替自己按肩的佟佳氏的小手。

这一按,透着无限信号。

佟佳氏领会,手下力道一提,给了魏公公一个舒服的捏揉。

途中不少船只对这支船队侧目而看,船上人等个个震惊,不知这是哪家兵马出行。

两岸,亦有不少官员士绅目睹此情形,均是好奇不已,纷纷打听。

待发现竟是内廷御马监的兵马,且还是个什么提督海事太监带的兵,顿时个个色变。

“是不是太招摇了?”

魏公公丨安丨然一路,威风够了,也在寻思这个问题。

他这么高调南下,会不会叫科道给弹劾了。

未几,却是洋洋得意,哈哈一笑道:“便是抚按官告咱的本也没用,还不如咱家的奏本下得快呢。”

真个是有恃无恐。

得了圣天子尚方宝剑的。

早在十多年前,万历为了保障开矿征税不受地方阻挠,特地给外朝下了一道严厉的圣旨,旨意中说,凡外监奏本,内阁无须拟指表态,科道不许上疏驳斥。

换言之,魏公公品衔不高,但却是口衔天宪的外监。

所以,到了地方,理论上他是一人之下、百官之上的钦差大臣。

甚至于,见了总督巡抚都不怕的。

而他的题本送上京,要比地方官的题本优先呈到御前的。

高调,就是要高调。

要叫京里的皇亲国戚们知道,要叫万历两口子知道,魏良臣真是实心任事。

京城中,宣党炸锅了。

金明时出师不利,把自己给陷进去,可急坏了宣党首领汤宾尹。

与金明时关系密切的浙党中人、刑部主事秦聚奎跳出来为金打抱不平,攻击孙丕扬结党欺君,说什么“天下大势趋赴秦人”。

孙丕扬八十一岁了,人老成精,转手就使人痛揭秦聚奎在安徽绩溪县令任上的种种贪虐之状,秦聚奎很快就安静下来了。

汤宾尹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但他并不心甘,召集宣党中人、御史徐大化、刘国缙、昆党党魁顾天峻及汤的门生王绍徽等人,在一起密商对策。

李永贞受金忠所托,也参与了这次密商。

顾天峻提出,不如发动五党中人,上疏皇帝要求吏部先把“访单”发下来,其用意无非是想知道东林党那边是如何鉴定五党中人的。

心里有了底,才好寻求对策。

汤宾尹却不同意顾天峻的意见,他摇头道:“不妥、不妥!孙丕扬还没老糊涂呢,虽说他八十一岁了,可头脑清醒得很,访单下发非炸了窝不可。”

众人沉默了片刻,王绍徽道:“这样吧,我与王图是同郡,彼此还算客气,不如由我单独去拜访他,正巧家乡来人带来几瓶西凤酒,还有秦椒、党参等特产,我一并送给他,求他给说说情,看能不能放老师一马,顺便再提一提访单的事。”

众人听了觉得有理,眼下也只能死马当做活马医了。

王绍徽满怀希望去拜谒王图,没想到碰了一鼻子灰。

王图全然不顾什么乡情,不但拒受礼物,而且当着王的面大骂汤宾尹,说汤叫他背上了黑锅。

去年礼部试(会试),汤私自录了韩敬为本房第一,又花言巧语来蒙骗主考王图,结果王图误信了汤的谎言,至今王还在遭受众学子的谴责。

王绍徽一看这架势,只得灰溜溜地走了。

王绍徽走后,王图考虑到此事重大,便连夜去了孙丕扬家,告知了汤宾尹等要求下发“访单”的企图。

孙丕扬听了微微一笑,他虽已年过八旬,但真不是老糊涂。听了王图的禀报,更坚信访单不下发是明智之举。

他拿出访单,又浏览了一番官员的评语,发现汤宾尹最差,讹诈行贿包揽词讼,几乎无恶不作,遂愤愤地对王图说姓汤的就是当朝严嵩也,他孙丕扬必为社稷除之。

汤宾尹立身不正,是该察。

可孙丕扬拿他开刀,却未必就是出于公心了。

世人皆知汤乃宣党首领,宣党又为五党之一,乃东林眼中的“奸邪”,故而若能逐了汤宾尹,便是破了宣党。

宣党一完,五党变四党,无论声势还是能量,自是小了二成。

因而,本质上,孙丕扬此举仍是以党争为主。

从其主京察以来,所计者九成九都是五党中人便可窥出其根本用心。

在叶向高的全力支持下,孙丕扬死抓汤宾尹不放,终使汤以“不谨”罪名落职,另宣党多人被罢被降,汤宾尹的得意门生王绍徽则被调去山东任参议。

前后不过四天时间。

“这位吏部天官,真是姜越老越辣,做事果绝,雷厉风行,一招出,复一招,招招不绝,不叫人有喘息之机。汤宾尹败的不冤。”

运河之上,魏公公看过京里来的书信,由然感慨。

自离京之后,每隔三日就有书信来。

左安门的办事处不但是债券总部、海事留守,更是魏公公知晓京中动向情报的来源。

陈默除了将搜集到的邸报整理发出,还负责转送李永贞、寿宁等人的书信。

最近关于朝中京察情况的动向便是李永贞发出的。

负责送信的则是郑铎留在办事处的十二名原飞虎兵,个个骑术高超,专司汛道,一人双马,两人一班。

魏公公到哪,这十二人就得将信送到哪。

汤宾尹被落职,可以说宣党算是完了。

完的彻底,也完的快。

魏公公也很无奈,宣党之败,真是非人力可挽回。

他怎么也没想到金明时那家伙会犯个大忌,直接导致宣党先发制人落空,反遭东林反扑。

汤宾尹的门生王绍徽也是个不开眼的家伙,党争面前,岂有私情可循?

你跑去找王图,不是摆明告诉东林党,你那老师汤宾尹怕了么。

事已如此,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宣党完了,还有浙、齐、楚、昆四党。

还有挽救的机会。

不过经此一事,魏公公对八十老人孙丕扬也是刮目相看。

此人的名声,说起来也真是好的很。

别的事不提,嫁女这件事可是十分有名。

据李永贞说,孙丕扬早年有个女儿,正值十八,长得如花似玉美貌非凡。孙丕扬爱如掌上明珠,许多达官贵人,攀权附贵,纷纷上门求亲,但孙丕扬一个都没答应。

许多书香之家,名门望族,也派人作媒,他也一概谢绝。登门求亲的人们疑惑不解,都以为孙丕扬想拿女儿攀皇亲国戚,升爵晋级。一时风言浪语,四处流传,说什么的都有,亲戚朋友们都为孙丕扬着急。

孙丕扬对这些流言蜚语,漠然置之。

后来人们万万没料到的是,身为刑部尚书的孙丕扬,竟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

宦官二代》小说在线阅读_第20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笑三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宦官二代第20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