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毕竟,太祖皇帝是传承自“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的红巾军。

式样上,魏公公没有自作聪明的采纳前世军队服饰,而是老实的引用了当今明军的服装的主要特点,除了衣领和袖子做了些许改动,于衣饰上增加了铜扣等配件,以使军装看着更气派,其余方面基本没有变动。

鞋子这块,以布鞋为主,军官那官倒是定的靴子。

布鞋和靴子是否适合海战,适合南方炎热天气,还要视具体情况调整。

帽子也是明军传统的毡帽,上面安个尖顶,系上一些红樱。

从兵仗局那里买回来不少绵甲,等到战事发生时,这些绵甲肯定要外罩的。

这样一来,可能会让军装的好看度打折扣,但是,却能保命。

一支优秀的军队,除了武器装备、人员训练、军服被褥外,后勤、运输、参谋、外联这几大块,都是要重视的地方。

可以说,缺一不可。

只目前为止,这些要么没有,要么就是一切从简。

郑铎现在可是忙的不可开交,对外联络采购是他,对内分配粮食,保管物资也是他。要说这个原马匪头目现在成了魏公公的大总管,那是一点也不假。

而其手下能够派上用场的不过十来个人,其余的人都受限于不识字这一门槛。

而不识字又是魏公公招兵再三强调的。

然一支文盲军队又怎么能够成为强军。

团结是力量,知识更是力量。

魏公公之所以没有将从南镇弄回来的火器配发给家乡子弟们,就是因为这些子弟兵不识字,对于如何使用火器及保养、维修方面一窍不通。

不得已,只好借重于降倭,打造魏家军的第一支铁炮队。

故而,加强军队的文化教育也是势在必行的。

说一千道一万,魏公公要招不识字的兵,是出于忠诚性考虑,而不是真让他们永远都不识字。

知识这个东西,掌握在别人手里,那是屁股决定脑袋。

屁股歪了,知识越多越反动。

掌握在自己手里,由自己灌输下去,才能确保魏家军真正能够成为一支听公公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军队。

一切,都任重道远。

魏公公有做不完的事在等他。

偏,分身无力。

明日郑国泰那里,怎么也要去一趟,即便不发表任何意见,或者只说好好好,也要他亲自去。

这一来一回,半天功夫就给耽搁了。

心急又如何,再急也得去。

魏公公问郑铎军装什么时候能到位,郑铎答称几家制衣坊先前定的日子不是明天就是后天,总之,这两天四千余套军装就能陆续送到。

“送过来时,你要亲自带人把关…”

魏公公吩咐郑铎一定要验好衣服,不能做到件件过目,也要做到抽检。衣服到后,按照先前给士兵量定的尺寸,组织大小营头、分头来领,再逐一发下。大了的,小了的,都要详细记下,让制衣坊的师傅留些在营中,做到随来随改,务必要保证出发前所有士兵的衣服都是合身的。

郑铎一一记下,魏公公又问了最近营里开支,郑铎大致说了,开支范围在魏公公先前估算范围之内。

让郑铎下去歇息后,魏公公方才对曹、伍二人说道,他准备上书皇帝,请天子于南下那日至南苑校兵。

曹、伍二人吓了一跳。

魏公公示意二人莫叫吓着,只道接下来的两天要加强集合演练,务求在半柱香内使各营集结完毕。

“其他的你们不用担心,就照咱家说的来…皇爷那里,也未必就会来,咱家也是试上一试…”

魏公公真是吃不准万历会不会来,毕竟他老人家腿脚不方便。

等曹、伍二人走后,琢磨片刻,端坐在书案前,自个磨了磨,然后提笔写了一份上呈奏章。

题名为《恭请皇爷校阅大明海军疏》。

最近突然更新又少了,因为老太爷快不行了,原以来能拖个三五月,现在看来就这月的事情。

大明没有海军一说,有的是水师之称。

“大明海军”无疑是魏公公给自己贴金了,区区千余人连条船都没有,就敢窃称海军,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其可耻程度,堪比蒙古帝国海军大元帅。

魏公公自个肯定不认为无耻二字和他沾边,想他办的是海事,手下的兵马称一声海军又怎的。

倒是真想把万历请来南苑阅个兵,壮壮声威,南下之后也好扯大旗吓唬闽浙地方,但也知不太现实。

毕竟,这位皇爷腿脚真不方便。

但凡事不试试,又怎知人家肯不肯来呢。

别的事,或许万历真不放在心上,可事关发财大计,焉知陛下不会勉为其难呢。

奏疏高高兴兴的写好了,洋洋洒洒一通。放进题封里,封了蜡,盖上自个内官监丞的印后,就叫人连夜送进京,递至会极门处。

外朝官员的奏疏,得走通政使司衙门呈递。十万火急的军情,才能叩门。内监这块,则在会极门设有收发专门机构,由司礼监文书房负责。因都是内廷中人缘故,宫里对于外监奏疏题本十分重视,立收立呈,比之外朝要快的多。

李永贞如今就在文书房当长随,魏公公记得李永贞说过他是一三五当值会极门收发,今天就是二十五日,想来李永贞就在会极门。

以他和李永贞交情,对方见了他魏公公的奏疏,肯定第一时间就给递上去。

他却是不知,这会,万历正为一件事生怒呢。

而这事件的当事人,也是一位千岁。

自称的,且是个冒牌的。

..

事件发生在九天前的湖广鄂州。

该地有一周姓流氓,往京中转了一圈回去后竟然自称是太监,且叫人呼他为“千岁”,领着一帮无赖子公然冒称是京里来的矿监,开矿扰民,毁屋挖坟,剖孕妇溺婴儿,断人手足并投入江中。

结果激起民愤,数千百姓围攻了这周千岁及其爪牙。

周千岁这才知道大事不妙,想跑,却被愤怒的百姓活捉。有百姓扯掉其衣裤发现其竟然不是太监,于是很快地方的急递就进了京。

外朝收到鄂州民变后,却没将重点放在假矿监祸民上,而是认为天子贪财好利,纵容矿监税使,这才致使刁民冒称矿监作恶。

言下之意,一切都是皇帝的错。

这可把万历气的够呛,八杆子打不着的事,怎么就是朕的错了?

要说错,是地方的错!

那假矿监祸害日久,地方怎么就没人想着查验真假,没人早报呢。

“朕是万岁,这家伙却称千岁,真是…真是狗日的千岁,传旨,叫有司把这狗日的千岁给朕剐了!”

气犹未尽,望着那十几份变相责骂自己的奏本,万历重重一掌拍在桌上,情绪很是激动的连连挥手:“留中,留中!”

皇帝这是气的看都不想看,回也不想回了,反正这么多年,栽在他身上的黑水多的也数不清。

懒的说,不愿说,越说外面越得劲。

也是憋屈,这朝刁民真是不行,一个个就想揩他这皇帝的油。

什么不好冒充,偏冒个太监呢。

假太监,都得杀个干净。

宦官二代》小说在线阅读_第18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笑三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宦官二代第18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