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军回忆了一下,说道:“好像我那里有这样的人,不过我得确认一下。”
“你赶紧发电报,要是有的话,让他马上赶过来。”
沈军起草了电文,让冯小倩发了出去。
不久,电文回复:“有,马上赶往三号基地。”
我心情一震,这下军舰可有希望了。
两个小时以后,有人赶来了。
自报家门介绍自己以前在军舰上服役过,做过机械师。
傍晚,程胜利被炮艇送了过来。
我又让炮艇把这个机械师送往了军舰。
随后我让人带着程胜利去了d国城池,这时候我才松了一口气。
吃着晚饭喝着酒,胖子旧事重提。
“老大,现在看来打d国这个城池还需要时间,要不然我们先用飞机绕岛吧。”
“这个问题我想过,但现在看来行不通。”
”怎么呢?“
“我现在不敢保证海岸边还有没有高射炮阵地,万一的话,后果难以想象。”
胖子郁闷的喝了一杯酒:“看来我们只有等军舰修好了才可以绕岛了。”
“是的。”我从容的说道,“说实话,我现在突然又不急了。”
“为什么不急了?”
我呵呵一笑:“因为急也没用,饭总要一口一口吃。”
“也是啊。”胖子感叹道,“我们还是随遇而安吧。“
“是的,静观其变,随遇而安,我们需要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情。”
“老大,你说那些d国人在这个岛上呆了这么多年,不觉得压抑吗?”
“他们应该是习惯了。”
“那你说我们如果在这个岛上再呆上几年是不是也习惯了。”
“通过今天的观察,我发现这些d国人也有点行尸走肉了。”
“你看那个导弹工厂已经关闭了,他们每天无所事事的。”
我点点头,表示赞同,如果一个人要是每天无所事事,真会有行尸走肉、混吃等死的心理。
胖子接着说道:“老大,所以我估计,如果你把他们的发电厂炸了,他们应该坚持不了太久。”
“你觉得能坚持多久?”
“只要我们经常骚扰,他们的心理过不了一周就会崩溃。“
我认同道:”最多半个月,因为他们找不到我们,也不知道我们的驻地在哪,他们连报复和泄恨的机会都没有。“
“可是老大,你还没说你打算怎么进城呢?”
我轻松的笑笑:“还记得爱玛吧。”
“爱玛就是d国人,我和她进去。”
“可是你的眼睛颜色不对。”
我淡然一笑:“我可以晚上进去。”
胖子眼神一亮:“对啊。”
“再加上爱玛的衬托,是没人会注意到我的。”
“嗯嗯,这个办法好。”
第二天上午,武国号那边传来了消息,通过检查,并不是电子线路出现了问题,而是有一根传动轴因为锈蚀折断了。
这下我可犯了愁,我们这边没有机械设备,加工不了传动轴。
胖子为我解着心宽:“老大,要是把导弹基地拿下来,那里的设备也许能做传动轴啊。”
我无可奈何,只能寄托于这个希望上了。
下午,程胜利的消息也传回来了,说今天晚上就有大暴雨。
我的心情如过山车一样的翻转,马上心情舒畅给沈军发了一个电报。
两个小时以后,沈军兴冲冲的带人来了。
“老大,真是天随人愿啊,没想到这么快就有大暴雨。”
“是啊,东西我都给你准备好了,吃过晚饭我们就走。”
“我们?你也去吗?”
“我当然去。”
我们吃过了饭,拿着必须的物资往导弹基地赶。
路上,大雨倾盆,雷电交加,豆大的雨滴打得车棚直响。
沈军佩服道:“老大,你这个程局长真是神人啊。”
“是啊,他是我的福将啊,每次重要任务的时候都能用上他。”
两个人聊着天,便开到了那座大山的下面。
停车,卸工具,上山。
一阵忙碌以后,我们带人来到了山腰。
用望远镜往下一看,下面黑黢黢的。
“大家一定要小心。”我千叮咛万嘱咐着。
士兵们将绳索绑到了树上,背着物资慢慢的下滑。
待挖掘小队下去以后,山上的人收拢了绳索。
我们带着队伍朝那个工厂厂房跑去。
厂房里很黑,我们打开了用红布蒙着的手电筒。
这样的手电筒光线不能及远,但照出个五六米还是没有问题的。
找到了一个空场,士兵们开始用镐刨着水泥地面。
刨地的声音如闷雷一样的在厂房里回响,又被外面的雷电掩盖下去。
刨了一会,士兵们终于将水泥面掀开,露出了下面的土质地面。
我长舒了一口气,离开了现场,满车间的转悠。
沈军跟了过来,问道:”老大,你找什么呢?“
“军舰的传动轴坏了,我看看这里有没有机床能做。”
沈军往南面的角落里一指:”那边都是机床,你去那边看看吧。“
我按照他的指点走到了那个附近,看到那里满满的都是机床,就是不知道哪个能做传动轴。
但我还是很高兴,只要有设备就行,刘悦就是车工,他应该就能做。
落实了这个事,我心里安稳了许多,转身又往工厂外的山洞走去。
既然沈军说那里有十五个旋钮,那我必须得试试,说不定里面会有什么收获。
冒着大雨跑到了山洞里,我将手电筒上的红布扯掉。
光亮中,一个乌黑的铁门矗立在那里,上面真有十五个旋钮,和我曾经见过的大铁门一模一样。
我回忆了一下旋钮密码,应该是5895896-75214848。
按照这些数字,我一个一个旋钮旋转着,因为紧张和兴奋,手心里都是汗。
终于,我拧开了最后一个旋钮,铁门竟然没有反应。
我怔了一会,对密码重新回忆一遍,确定没有错误。
只好再次将旋钮打乱,又重新旋转一次,但还是没有打开。
我明白了,这个大门的密码和我原来的密码不同。
回到了工厂车间,看到地面已经被挖出了一个深坑。
这一晚,挖掘的速度很快。
士兵们轮班倒,不惜体力的往下挖。
在天光放亮的时候,已经挖下去十多米了。
按照原来的计划,挖掘改成了往西掘进,每隔十米竖一根柱子。
通过三点成一线的原理,保证着方向不会偏差。
为了保证人员的体力,每天晚上都会换一批士兵下来,所以地道的挖掘进度十分的顺利。
三天以后,我通过目测和地下的测量,感觉地道已经差不多挖进了城。
因此找到沈军商量道:“沈大哥,我觉得可以了。”
沈军再次进行了目测和测量,认同道:“好的老大,那我就往上挖了。”
“一定要谨慎,宁可慢点,也不能弄出声来。“
沈军重新布置了工作。
我有些担心,对沈军说道:“走吧,我们一起去看看。”
顺着梯子,我们爬下了地道。
地道里很亮,每隔三米挂着一个大号的手电筒。
只是空间有点狭小,以我一米八的身高,有些站不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