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是看空吗?”他有气无力地问道。
“是的。”李欣说。
金昌兴问:“从这两条趋势线来看,伦敦铜的价格走势和国内期货铜的价格走势在去年1月和12月都同时达到了相应的低点,而且在相应的低点位置获得支撑以后都展开了上涨,那么也就是说,未来在两个市场的价格分别达到7230美元/吨和56000元/吨的支撑位置时,获得支撑再次向上的概率是非常大的。可是你以前的判断是国内期货铜价这一次将跌到50000元以下,为什么这一次你会觉得支撑线不起作用呢?”
“基本面变了,去年1月和12月整个市场处在需求非常旺盛的情况下,可是今年不一样啊。”李欣不得不再次重复自己以前跟他说过的那些理由。
金昌兴听李欣老调重弹,面色有些不快。他指着图形问:“国内的需求是有些低迷,可是伦敦铜的价格走势明显是一波比一波高,将来再次获得支撑后向上的概率很大,这一点莫非你看不到吗?”
金昌兴这个问题的实质,其实跟袁杰刚才在电话里问自己的那个问题是一样的,那就是他们都认为伦敦铜价的走势将会影响国内期货铜价格的走势,而不是反过来。
李欣被金昌兴再次这样一问,心里突然一激灵,脑海中突然有一道亮光闪现,让他瞬间找到了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
原来这个问题一直藏在他的潜意识中,从来没有走远,只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现在金昌兴和袁杰的两次提问,就像用手去触动开关一样,打开了他思维的空间,让答案瞬间展现出来。
他突然想起了几年前自己在期货铜上做多的时候,就曾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伦敦铜的价格走势和国内期货铜价格的走势互相影响,但是到底哪一个占主导地位呢?当时经过认真的考虑,他认为国内消费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国内铜价格的走势应该反过来带动伦敦铜价格的走势才对。
也就是这个正确的判断,让他抓住了铜价历史上最大的一波涨幅,赚得盆满钵满的。
现在,同样的问题出现了:如果将来铜价从历史高位往下跌,到底是国内铜价影响伦敦铜价,还是伦敦铜价影响国内铜价呢?
从原来分析问题的角度出发,国内市场依然是全球最大的金属铜消费市场,这一点是没有改变的。而且从国内市场来看,今年市场的萎缩程度非常明显。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国内铜价依然会像几年前一样,反过来影响全球金属铜市场上的价格才对。
这样一想,刚才金昌兴和袁杰提的那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伦敦铜的价格走势整体偏强,底部和顶部都处在逐步上扬的过程中,这是因为它处在被动的角度上,价格反应滞后。
相比之下,两年内国内期货铜价格走势底部从49680元到51710元抬高的幅度不明显,可是两年内的高点分别从85000元、75000元、70000元到一个月前的64830元,下降的趋势却是有目共睹的。
这个走势恰好证明了国内期货价格的走势非常符合国内期货铜市场的消费形势,将来它继续起主导作用,带动国际铜价往下走是有理由的。
想到这,思路已经很清晰的李欣对金昌兴说:“我看将来恐怕是国内铜价影响国际铜价,而不是国际铜价影响国内铜价。”
李欣这个回答出乎金昌兴的预料,他根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怎么可能呢?”
如果眼前站着的是前任董事长刘中舟,这个问题李欣可能只用简单说几句话,他就能明白李欣要表达的意思。因为当初在铜价刚刚出现上涨势头的时候,在期货市场上到底应该是做空还是做多,李欣和刘中舟展开过一轮激烈的交锋。
在那次争辩中,李欣把做多的理由说得非常透彻。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国内市场是全球最大的金属铜消费市场,消费升级带来的巨大需求将会严重影响国际市场上铜价的变化。
而刘中舟恰恰就是因为不相信这一点,在期货铜市场上做空才导致巨额亏损的。
此时李欣再提这个理由,相信有切身体会的刘中舟会立刻警醒。
可眼前这个人不是刘中舟,而是金昌兴。
对他,李欣就不得不多说几句了:“表面看上去,伦敦铜价格的走势在国际上更具影响力。可实际上,如果考虑到国内市场才是全世界最大的金属铜消费市场,基于这个原因,国内期货铜价格走势的影响力就不容忽视,甚至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它应该反过来影响伦敦铜价的走势才对。”
“你这么说有什么根据吗?”金昌兴见李欣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也想听听他这个很新颖的看法到底有些什么根据。
俗话说心有灵犀一点通,可是对没有灵性的人来说,你就是把问题都已经告诉他了,他也明白不了。
金昌兴就是这样的人。
李欣刚才在那段话中其实已经把问题说得很明白了,因为国内市场是全球最大的金属铜消费市场,国内市场价格的走势才是全球范围内权重最大的影响因素。
可是金昌兴却没听明白。
李欣只好更直白地解释说:“你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国内市场上的消费升级造成这几年国内金属铜的需求量跟几年前相比大幅上升,会有国际市场上铜价这几年翻几番的情况吗?”
金昌兴的眼珠滴溜溜转了两圈,李欣的这个说法跟他习惯的思维模式完全相反,他一直认为国际市场上的铜价变化才是最根本的主导因素,他需要认真考虑一下李欣这个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
“可是很多时候,最大的市场往往不是最终的定价方。”金昌兴说。
李欣正在考虑怎么回答金昌兴的这个问题,就在这时,董事长秘书俞红在门口问道:“董事长,要不要给您打饭?”
金昌兴诧异地问道:“已经下班了吗?”
“是的,马上就11:30了。”
金昌兴看看手表:“还真是,这时间过得太快了!”
李欣这时也才意识到,俩人不知不觉中站在电脑前谈论了很长时间。
“你中午也在公司食堂吃饭吗?”金昌兴问李欣。
“是的。”
于是金昌兴吩咐俞红说:“那你到食堂去打两份饭送上来。”
“好的。”俞红答应一声,转身下楼打饭去了。
已经到了这个时候金昌兴还不走,李欣不知道他接下来还会问什么问题,趁着金昌兴看电脑屏幕的时候,李欣提出了自己心中的那个疑问:“董事长,面对未来铜价可能出现的下跌,公司做了什么应对措施没有?”
自从上次金昌兴把李欣叫到他办公室去问了李欣对铜价的看法之后,这么长时间内没有任何一个人再来找李欣谈过这方面的问题。
所以到目前为止,李欣根本就不清楚公司决策层对自己那个意见到底是什么样的看法。
跟自己当初提出铜价会下跌时的价格相比,现在的价格已经下跌了整整4000元。要是他们采取了什么举措的话,避免的损失是非常可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