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娜见李欣笑得有些蹊跷,就问:“你笑什么?”
“我在后面看你走路,真美!”
夏小娜含情脉脉地乜了李欣一眼:“又打什么坏主意呢你?”
李欣把嘴凑在她耳边悄悄说:“晚上回去让我好好看看!”
“你可真坏!”
李欣接过夏小娜手里的青花伞合上,牵着她的手问道:“怎么样,这里是你想象中的水乡古镇吗?”
“当然是了,要不是明天就要着急回去,我都想在这里多住几天的。你喜欢这里的景色吗?”
“喜欢。岂止是这里的景色,只要有你在,哪里的景色我都喜欢!”
“真的吗?你会一直这样吗?”夏小娜紧紧牵着李欣的手说。
“当然了。”
满心欢喜的夏小娜原本想让李欣诅咒发誓的,可是话到嘴边她又忍住了,沉浸在幸福中的她觉得那些话有些不吉利。
一心想带着夏小娜吃本地特色菜的李欣在古镇里左挑右选,终于选定了一家装潢非常漂亮,食客也很多的饭馆。他们刚一进门,热情的老板娘就迎上来招呼道:“先生是吃饭吗?”
“对,还有座位吗?”
“有的有的,你们两位是吗?请跟我来,2楼还有座位。”
“你们这里都有些什么特色菜?”李欣边走边问。
“那可多了,红烧扎肉,蹄髈,河蟹,河虾都有,一会儿我拿菜单给您看。”
来到2楼坐下后,老板娘立刻拿出一本厚厚的菜单指给李欣看:“先生,您看这上面都是我们本地的特色菜,您看看要来点什么?”
李欣把菜单推给夏小娜说:“你看看想吃点什么?”
“都行,你点吧。”
“那我可就按我自己喜欢吃的点了?”
“嗯。”
李欣仔细看看菜单,问道:“红烧扎肉和蹄髈味道差不多吧?”
老板娘说:“不一样的,做法不一样,味道也不一样。”
李欣说:“我看着颜色都差不多,只是大小和部位不同而已。”
老板娘听了呵呵一笑:“先生您可真会开玩笑。蹄髈别的地方也有,可红烧扎肉是我们这里的特色菜哦。这道菜是选用上好的五花肉切成方块型,用稻草扎成一个“田”字,用传统做法烹制出来的,色香味美糯如鳗,在别的地方你吃不到的。”
“是吗?那就来一个,我看这做法也挺特别的。”
老板娘一边在小本子上写着,一边问道:“还要点别的什么吗?”
“这白水鱼也是当地的特产吗?”李欣指着菜单问道。
“对,这白水鱼是我们附近一个湖里的特产,烹饪很讲究的,选用清蒸的做法主要是为了保持鱼的原汁原味。这种鱼本身肉质细嫩,宰杀洗净后要腌制二小时以上,加上佐料进锅大火蒸到5分熟时取出倒去汁水,然后加料酒再蒸5-6分钟即可。品尝时入口鲜嫩,味道很好的。”
李欣笑道:“你可真能说,真有这么好吃吗?”
老板娘被李欣说得有些不好意思,笑着回答说:“那当然了,你看我们这里的客人这么多,好多都是上海附近的回头客,每逢节假日我们这里坐都坐不下的。”
“那好吧,一个清蒸白水鱼,再来一个清水大闸蟹,一个香菇青菜,一个酒香草头苜蓿,两碗米饭。暂时就这些吧,不够再说。”
“好的。”老板娘一边记一边回答说。
“鱼和大闸蟹可得新鲜哦。”李欣叮嘱道。
“您放心,连这点都做不到,我们不是自己砸自己的招牌吗?”
老板娘收起那本厚厚的菜单转身刚要走,突然又像想起什么事一样问道:“先生,你们两位要不要来点黄酒?品尝我们这里的河鲜要配上黄酒才更有滋味。”
“是吗?有小瓶的吗?”
“有的。”
“那给我们来一瓶。”
“好的,两位稍等,菜一会儿就上来。”
老板娘走了以后,夏小娜问李欣:“你不是不喝酒的吗?怎么今天想起来要喝黄酒?”
“入乡随俗嘛,你没听老板娘介绍说品尝水乡的河鲜就得配黄酒才有滋味。”
“你可别喝醉了。”
“你就放心吧,这点自制力我还是有的。”李欣说的还真是实话,要不是为了更好地品味眼前的美景,美味和美色,本来就不善饮的他是轻易不沾酒的。
这个饭店的位置极佳,就在水乡古镇的河边,李欣和夏小娜坐在2楼,推开窗子就能一览水乡的景色。
酒菜上来以后,李欣给夏小娜倒了一盅黄酒。
“我不要,我不会喝酒。”夏小娜说。
“尝一点吧,这酒的度数不高,大概和米酒差不多。”
“你也少喝点哦,要是喝醉了我可背不动你。”
“放心吧,这酒瓶就这么大一点儿,我估计酒精的量比一瓶啤酒也强不了多少。”
“那你的意思是你经常喝啤酒,喝一瓶都没事儿?”
李欣呵呵一笑:“一个人在家里闷的时候也喝点儿啤酒,一瓶能喝两天。”
李欣带着夏小娜来水乡古镇游玩,既要赏美景,又要品美食。正是担心在路边小店里的美食不尽如人意,所以左挑右选才来到了这一家宾客满座的饭店里就餐。
刚才听着老板娘口若悬河地介绍店里的特色菜,李欣还担心她的介绍名不副实。可菜上来以后细细一品尝,这才发觉刚才老板娘说的那些果然名不虚传。清蒸白水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入口即化,清水大闸蟹壳青、体壮、膏多,这一下午来回奔波,又在古镇里走得饥肠辘辘的俩人吃得满嘴蟹黄、满手膏腴。
再加上每人喝了两小盅黄酒,本来就没有酒量的李欣现在面红耳赤,已经处于微醺的状态。很少喝酒的夏小娜这时候也面色红润艳若桃花,更加的光彩照人。
“你最近买股票了吗?”夏小娜突然问道。
“没有。”
“为什么不买呢?”
“嗯?”李欣一时没明白夏小娜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说现在大盘指数从6000多点跌到3000点附近,已经下跌了一半还多,这时是不是应该抄底了?”
“抄底还早。”李欣不以为然地说。
“你怎么这么肯定呢?你看五一节前这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指数不是从4月22日的3000点附近暴涨到了3700点吗?这个上涨幅度远远超过20,错过了岂不是可惜。”
整天潜心研究股市的李欣对大盘的走势是了然于心的。他一听夏小娜准确地说出了一星期之前的近期新低点,就知道她也做过深入的了解。于是他问:“你是不是在3000点附近抄底了?买的什么股票?如果买了的话现在是最好的卖出机会,晚了就来不及了。”
“我没有买,自从上次你让我不要再轻易买股票之后我就一直没敢动,可是看着跌了这么多,这两个星期又这么暴涨,总觉得大盘是不是已经到底了。”
“这个时候说底部还为时尚早,这两个星期的上涨仅仅只是一波回调而已,下跌的空间还很大。”
“为什么呢?你给我讲讲道理嘛。”夏小娜感兴趣地追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