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宁松甩去心中的杂念,却观察封青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发现安先生竟然真的与天地融为一体了。眼前的安先生,虽然静静伫立在那里,但是让人感受不到。似乎,山坡就是安先生,远方的山岭是安先生……
安先生无处不在,又处处不在。
这让他突然有些愣住了。
天人合一?
不仅宁松有如此感觉,山坡上其他人亦是如此。
安先生明明就在眼前,但是让人感受不到,犹如一道虚影般。
而在此时,封青岩身上同样弥漫着,一种说不清的气息,似乎在将他们带入一个神奇的世界里般。
于是在他们眼里。
四周的景物消失了,只剩下安先生。
但渐渐地,就连安先生都消失了,只剩下充满韵味的读书声,在诵读着诗经。
最后,他们连读书声是谁的声音,都不知道了。
但似乎是诸子的读书声。
是诸子在诵读。
轰!
轰!
他们的脑海犹如炸开般,瞬间变得开阔起来,见识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眼界更为开阔。
他们看到了远方,看到了一座座书山,一座座学海……
而且,在书山与学海中,还看到无法苦读的身影,有文士,有文相,有大儒,有大贤……
这让他们颇为震惊,这是哪里?
但是,他们渐渐地顾不得震惊,都投入到书山与学海中,如饥似渴般苦读起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们读完了一座的书山……
于是,有些他们曾经不理解的道理,不明白的奥义,此刻竟然迅速明白过来。
原来如此!
不少人心里惊叹,正准备继续投到书山中苦读里,却猛然发现自己却站在山坡上。
这让他们猛然愣住了。
刚刚只是一个梦?但是,为何这个梦,如此真实,真实到让他们在梦里,真的学到了知识。最让人震惊的是,他们是真的明白了,还在无声无息中突破了。
这似不是梦。
但不是梦,又是什么?
在他们震惊与不解时,封青岩早已经晨读完。
但是,浩然正气所化的大雾并没有散去,反而化为一座座书山,一个个学海……
他们于梦中所见所读的书山与学海,不仅有他们曾经的积累所化,还有封青岩的知识。
当然,都算是较为普通的知识,太过深奥,他们现在亦看不懂。不管学什么,都需要慢慢来,岂能一口吃成胖子?这个世界的大儒,不过是文师而已。
封青岩的知识存储量,或许连圣人都有所不及了。就单以修行来说,他就精通了九脉的修行,而九脉修行的知识,又有多少?
不过,单以知识来论,的确是文道的知识量最大。
因为文道主讲文明。
文明是什么?
此刻,封青岩静站在山坡上,身上散发着神秘的气息,以助众人入梦识之境。梦识之境是一个十分神奇的奇境,或许外面只是数息而已,但是里面有可能就过却数年,甚至是数十上百年。其实正因如此,才会有不少学子,从梦境中醒来后,发现自己竟然突破了。
因为要梦境里,所摄入的知识实在太多了。
而且,这些知识,乃是封青岩大概整理过的知识,可以帮助到他们迅速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入梦识之境。
在河畔,有将近两千人,但是只有一百余人,进入了梦识之境。不过,凡是进入梦识之境,几乎都有所突破,还有人连破小三境,即是连破三品。
当宁松从梦识之境醒来后,发现自己已经踏入儒士六品了。
他不过是片刻间就连破两小境。
“哈哈,我开辟了胸中天地,我成为了士子,我成为九品士子……”
有学子激动大喊起来。
在大宋王朝,开辟胸中天地的士子不算少,但亦没有多到四处可见。一个县城数万,或十数万人,开辟胸中天地的读书人,不过是数百而已。
多者亦不过是上千。
这可是将中老年人都加起来了。
即使郡学府里,聚集了各县的天才少年,但都有不少新入学的学子,还没有开辟胸中天地。
学府里的先生,大多都是学士境。
而大学士境的先生。
屈指可数。
在大宋王朝,成为九品士子,大概相当于其他世界的“秀才”,也是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坎。而成为“士子”,即代表有了“功名”,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会有各种特权。
例如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
而知县亦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有资格称为“士子”,唯有开辟了胸中天地者,方有资格称为“士子”。
其他的只能称为“学子”。
还有。
在大宋王朝所说的文人,一般都是学士境的儒生。当然,年纪大的中老年士子,亦可尊称一声为“文人”……
对于资质较为普通的学子来说,开辟了胸中天地,成为九品士子,无疑是相当中了秀才。
自然是激动。
毕竟,并不是所有的学子,都能成为士子。
在各郡县中,不知有多少学子,苦读了大半辈子,都没有开辟胸中天地。
毕生引为憾。
“哈哈,我开辟了胸中天地,我开辟了胸中天地,我成为了九品士子。”一名二十余岁的青年激动大笑,脸色都有些涨红起来,此刻紧紧攥着拳头在内视,自己的确是开辟了胸中天地。
不是幻觉。
他的资质十分普通,按理来说,起码需要十年的苦读,才有可能开辟胸中天地。
而且,只是有可能,不是一定。
不过,因为封青岩的存在,晨读与浩然正气像是那催化剂一样,助他捅破了那一层纸。
主要是他的积累够了。
若是在轮回世界,他早已经开启了文宫……
这方世界的开辟胸中天地,其实与开启文宫差不多。
“我有幸,亦破境了。”
有年轻的士子睁开眼睛,脸上涌现无法压抑的喜悦,不过故作镇定道。
他终于由七品士子,成为六品士子。
在二十四五岁,成为中三品士子,可以说得一声天才。
随着时间的过去,不断有士子从梦识之境中醒来,发现自己基本都破境了。
即使暂时没有破境,都感觉自己快要破境了。
“九品学士!”
一名二十六七的年轻人大笑道。
在而立之年前成为学士,绝对名动一方,人生从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以说从此飞黄腾达。
因为,能在三十岁前成为学士,说明同样有成为准大儒的资质。
即是儒士。
在大宋王朝,准大儒并不多,不过是二三十人而已。
“陈兄踏入学士境了?”旁边有同伴震惊道,满脸的羡慕之色。虽然他与对方差不多同年,但自己只是四品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