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张正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交融,还不断地吞吐、容纳……
不久后。
白羊山天地四周的浓郁白雾,便被他吸入胸中。
而在他成为大贤时,犹如开启了记忆般,渐渐地明白了很多事情。例如,他知道了诸天的存在……
“弟子正,拜见老师。”
片刻后,张正便睁开眼睛,恭敬地朝封青岩拜下来。
“一朝为大贤,不错。”封青岩颇为赞赏道,“对了,虽然你成为了大贤,但是大贤的力量,你还没有掌控与熟练,平时亦需要勤练一下。”
随之朝张正眉头一点。
一些儒家的术法、神通、圣术等,便没入张正的脑海里。
“弟子明白。”
张正认真道,随之浏览了一下。
这时,他变得更加年轻了,看起来二十七八的样子。
“恭喜老师证得文王之位。”
大郎上前恭敬行礼,颇为老师开心,心里同样激动。而且,自己亦开启了文宫,成为七品文才……
而在此时。
除了大郎外,连礼、冷面书生、杜青等数名书生,亦捕捉到文修之法。
正在尝试开启文宫。
其实,他们的积累都够了,特别是连礼,开启文宫并不会太过困难。
就在大郎行礼时,连礼便开启了文宫,成为文童。
片刻后。
由文童成为文生。
不过最后并没有突破,成为文才……
但是,只要给一些时间,成为文才,甚至是文士,都不是什么事。
再接着。
便是冷面书生开启文宫。
当他们清醒过来,纷纷上前恭贺。
其实,他们对大贤并没有太过直观的了解,所以并没有像周天下那一样……
山顶上。
聚集数十的书生。
但是,最后只有数名书生开启了文宫。
这让不少书生颇为失望,认为自己的资质不行,对自己没有信心……
封青岩倒是没有多说什么。
不管怎么说,现在白羊洞书院的学子,都是不错的苗子。
有着诸多的优势。
一是,经过大道遗音《序》的洗涤。
二是,东湖界万古的积累。
三是,大贤的洗涤。
四是,封青岩的徒孙。
五是……
而在此时。
天空上,落下一缕缕“天地圣象”气运,分别是落在连礼、大郎、冷面书生等书生身上。
但是,并没有落在张正身上。
因为张正不需要。
还有,封青岩阻止,这些“天地圣象”对张正的帮助,已经不大了。
反而有可能影响到张正的修行,导致最后没有成为大帝……
落下的“天地圣象”气运,有多有少。
落在大郎身上的气运,反而比落在连礼身上的还要多,竟然达到了上百缕。
倒是让封青岩有些诧异。
之前秦小小和叶禾,皆是是天赋卓绝的琴者,亦不过是落下十缕而已。
这大郎的确不错,怪不得是张正的大弟子。
而张正亦是他的大弟子。
轰隆隆!
而在此时。
一块高达百丈的巨碑,猛然从天而降,砸落在白羊谷西面的山头上。
迸发着淡淡的白光。
上面刻着文修之法,文修诸术、神通、圣术等。
“大先生,那巨碑从何而来?”
有书生震惊道。
这时众人的目光,都落在对面的山头上,好奇打量着巨碑……
“上面好像刻着文字。”
“这是什么碑?”
众书生纷纷好奇起来,还有不少人的目光,落在封青岩身上。
虽然他们并没有看到石碑是大先生所为,但是除了大先生外,天下还有谁能够做得到呢?
“此乃文道传承之碑。”
封青岩道。
这座巨碑中蕴藏着,他所知道一切的文道传承之法之术等等,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数日过去。
在充沛的天地元气滋养下,东湖界发生很大的变化。
虽然不能说,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完全变了一个样子,但是一切都往神话方面发展……
最明显的,便是草木。
犹如长疯了般。
而且,在短短的数日中,便有越来越多人,捕捉到隐藏在天地间接修行之法。
或是文修,或是神修,或是仙修等等。
而白羊山,可以说是发源地,在短短的数日来,便涌来了不少读书人。
还有不少武林中人。
最多的,还是当地的百姓……
主要是因为,白羊山上有着一座百丈巨碑。
这座巨碑远远便能够看得见,在夜间还散发着柔和的圣洁白光,根本不可能是人力所力。
如此神迹。
自然是引人注目。
传言,便连皇上都要来白羊山,一观文道传承之碑……
“啧啧,这座石碑多高?起码有几十丈高吧?”白羊山下,有百姓指着文道传承之碑惊叹道。
“这石碑是从哪里来的?”
“不知道。”
“这石碑,乃是在数日前,从天而降!当时,只听到‘轰隆’一声巨响,大地震荡……”
“这神碑!天降神碑!皆因张公……”
在白羊山下,涌来了无数百姓,还有不少百姓焚香跪拜,在祈求神碑的保佑。
而在文道传承之碑下,则是盘坐着不少读书人。
“哈哈,我开启文宫了,我开启文宫了。”一名白羊洞书院的书生激动无比道。
“恭喜师弟。”
有书生羡慕道。
虽然数日过去了,但并不是所有白羊洞书院的书生,都开启了文宫。
而开启文宫的,不过是四分之一而已。
即是十余人开启。
“开启文宫?”
在文道传承之碑下,倒是不少书生诧异起来。
他们不是白羊洞书院的学生,并不知道儒修,自然不知道什么是文宫。
“何是文宫?”
有外来的书生好奇询问,便道:“我倒是发现,刚刚这位兄台,身上似发生了什么变化,似乎变了一个人般……”
这时便有白羊洞书院的学生科普起来。
不少外来书生听后,皆是目瞪口呆起来,有些不相信。
不过,不久后便有外来的书生,在文道传承之碑下开启了文宫,踏入了儒修之路……
这倒是让不少人疯狂起来。
而且。
一些前来围观的武林人士,亦有种冲动,想要弃武从文。毕竟,武已经走到了尽头了,现在只有走文修之路……
当然。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天地间,还隐藏着武修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