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亦没有想到,大司马竟然率数十万大军倒戈。
但是在此时,项怒却是一挥剑,割断甲下长袍一角,举起猛然一甩。
“哈哈,原来是你!”
此时楚王清醒过来,脸色阴冷看着项怒,似乎一切皆想明白过来,道“是秦,还是晋?他们许诺汝何好处?难道汝投靠秦晋,还能为大司马?还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莫要痴心妄想!”
楚王怒喝道。
“楚王,吾乃为下之大义,更为我楚国之百姓。”项怒却是失望道,“为何百万大军陈境,楚王还如此不知悔改?难道楚王真要陷下之水火之中?”
楚王怒而大笑,道“一切皆是不榖之错,乃不榖信错了尔!”
“今日吾项怒为楚国,不陷于战乱,划江而治,尊人王号令,共讨不义之楚……”
项怒高声道。
此时无法将士高呼起来,与楚王划分界线,以免整个楚国陷入战乱,数百年的霸业毁于一旦……
下亦愕然起来。
似乎没有想到,诸侯大军才刚刚到楚境,楚国大司马便划江而治,共伐不义之楚……
偌大的楚国,被一分为二。
项怒掌西楚,楚王掌东楚。
在这时,诸侯百万大军杀入东楚,而项怒所掌西楚,亦尊人王之号令,讨伐不义之楚王。
不过短短数日间,楚国便分崩离析。
楚王自刎。
而东楚更是被诸侯所分。
此时项怒上书,请求周王室分封。
在下以为人王定会置若罔闻时,周王室却突然分封西楚为子爵,令世人皆是一愣。
虽然人王颜面已扫地,但依然是表面上的共主。
所封子爵依然为正统。
至于东楚,除了被秦、吴乃越三国所分大半,剩下一半为楚王之弟所继,依然为子爵之位。但是,昔日的强大的楚国,周下的三大霸主之一,现今却不及十分一。
乃至还不如西楚。
而项怒之作为,不仅没有被世人怒斥,反而认为是有大义。
第四禁忌出世第十日。
风雪覆盖的葬山上,世人不可见的白衣君之身,静静伫立在葬山之巅。
此时,几乎整个下皆在悲呼。
请求白衣君镇压禁忌!
他,白衣君之身,亦隐隐听到悲呼。
不是封青岩不想去镇压禁忌,而是现在他已化身为鬼帝,被商帝镇压于青铜棺内。
无法走出葬宫。
即使能走出葬宫,亦为鬼帝,反而使人间处处皆为地狱。
他唯有镇压鬼帝之身,方能够走出葬宫。
但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已能不能镇压鬼帝之身,又何时能够镇压鬼帝之身。
在第四禁忌出世后,他只能斩出白衣君之身。
白衣君之身斩出了,却无法铸为真身,亦无法去镇压禁忌。
此时下的悲呼间,一缕缕白色的愿力,从地各而来,犹如一缕缕丝线般,迅落在白衣君之身上。
随着悲呼越来越高,而愿力亦越来越多。
而白衣君之身,亦渐渐浮现。
由淡而浓。
由虚而实。
白衣君之身越来越清晰。
而在此时,诸侯亦在伐楚,楚国大司马项怒,把楚国一分为二,掌其西楚……
白衣君之身道,他感觉快要铸成真身了。
但是,时间一过去,楚国快要被诸侯分完,只剩下一个的东楚时,白衣君之身不禁皱起眉头。
似乎真身总是差一丝无法圆满。
但是此时,封青岩却是等不下去,立即呼来青铜棺,托着青铜棺踏空而去。
子时未到,魔夜亦没有降临。
此时真身还没有圆满的白衣君,托着青铜棺便朝南方匆匆而去。至于真身为何还差一丝没有圆满,他亦想不明白……
似乎是差了些什么。
虽然真身还没有圆满,但足以镇压第四禁忌。
不过片刻间,他便走出葬山万里,悬立在炎热的夜空中,冷眼扫视地四周,仔细感受门忌的气息。
此时门忌,似乎看死他无法走出葬宫,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疯狂吞噬生灵。
不仅仅是试探,亦是挑衅!
气焰嚣张万分。
倘若不是如此,地间亦无法生出,如此磅礴的愿力。
可见下对它恨之入骨。
白衣君脸色清冷,看起来面无表情般,目光亦带着冷冽。但是此时,眉头却微微蹙起来……
他无法判定门忌在何处。
这时,他清冷的目光落在青铜棺上,但青铜棺内却躺着本体,即是封青岩,似乎无法化为黑陶花盆。
他亦担心,青铜棺化为黑陶花盆后,会影响到本体。
没有了彼岸花,他难以追踪到禁忌。
“南方——”
他的目光再次审视南方,隐约感应到门忌在南方,便再次朝南方而去。
不过片刻间,再次走出万里,来到周下的腹地。
他悬立在夜空中,冷眼扫视地四周。
东南,南,西南,似乎皆有门忌的气息,但是他无法确定,具体是哪个方向。他闭上眼睛感应,还是无法确定门忌的方位,门忌的行踪十分飘忽,可瞬息转移万里。
时左时右,令他无法判定。
这时白衣君的目光,再次落在青铜棺上,思索着要不要打开棺盖?
只需看一眼棺中的彼岸花,便能够确定门忌的方位。
他不知道打开棺盖后,会生什么。
最大的可能,便是鬼帝脱困而出,但,这是他最不愿看到的事。倘若鬼帝脱困而出,不仅下完了,本体完了,他亦完了……
“晋国?”
这时,他正站在周下第一霸主,晋国的夜空上。
晋国,圣周王族诸侯国,周初被人王封为侯爵,其领地仅河汾之东方百里。但在数百年后,晋国的疆域开始扩张进程,先攻灭荀国,并翼后又攻灭董国、贾国、杨国,继后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西有河西,与秦接境,北边翟,东至河内。
此为晋国争霸奠定了基础。
在晋国十数代的努力下,先后打败或吞并众多诸侯,国势鼎盛,军治万乘,独霸中原,达到晋国霸业的巅峰。
从此威震诸侯,亦欲号令下谋取霸权。
因而借着勤王以及宗室身份,强替周王室行使王道,终成周下第一霸主。但在晋国称霸过程中,卿族的势力亦在不断增大,甚至威胁到国君的统治。
在楚、秦相继称霸后,晋国卿族之间的明争暗斗、相互攻伐,亦越来越剧烈。最后范、中孝智、韩、赵、魏六卿胜出,吞并其他卿族,形成晋国六大卿族。
六卿专权由此而始。
虽然在秦、楚称霸,齐、燕等诸侯称雄后,晋国依然为第一霸主,号令下。但是在晋国内部,国君的力量却越来越弱,不仅不如六卿,甚至连其中一卿,亦有所不如。
此时的晋王,不过是虚有其表,外强中干而已。
在外人看来,晋王号令下风光无限,但是不定哪一日,项上头颅便不保。
晋国对诸侯磨刀霍霍。
而六卿对晋王,亦磨刀霍霍,时刻谋划着取而代之。
这便是一直习惯了号令下的晋王,为何被秦王抢走主帅之位后,却只能大怒以副帅的身份出征……
因为这时六卿正在斗着,没空去理会晋王以及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