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儒教的三公,风采又岂会差到哪里去?
这时大礼主一步步而上,眨眼间便已经走上九阶台阶,在众人的震惊和期待中,继续往风采楼走去。
一步两步……
不过数息间。
大礼主距离风采楼,便只剩下一丈了。
此时就连太卜兰台的易老,似乎亦有些意外,想不到大礼主能够超过他,继续往风采楼走去。
“只剩下一丈了。”
“或许大礼主能够登上风采楼,真是让人期待啊。”
风采楼前,无数文人紧紧看着,内心亦紧张不已。
而葬山书院的师生,以及风采楼前的儒生,则是越来越激动。此时,他们无一不希望,大礼主登上风采楼,成为天下第一风采。
三丈!
这时大礼主走过三丈了。
他已经站在风采楼的大门前,只要再跨出一步,便能够登上风采楼。但在此时,大礼主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挡住了,无法再进半寸。
而且风采楼的大门紧闭。
他不仅打不开,甚至无法伸手去推门。
这时他颇有些失望,但亦在意料之中,风采楼又岂容易登上去?但他失望,不是因为他无法登上风采楼,亦不是所谓的“天下第一风采”,而是因为他点亮人间万里失败了。
而点亮人间万里。
这才是让他登楼的原因以及动力。
他登楼,不是为了风采,而是为了点亮人间万里,以抵挡魔夜的吞噬……
这时他的耳边,亦出现一个声音。
可惜他并不是风采楼的“风采”。
他凝视头顶的牌匾片刻,便转身看着风采楼前的众人,道:“易老所言不差,风采的确可点亮人间万里。”
众人闻言立即有些激动起来,想不到风采楼如此恐怖。
“想不到竟然是真的。”
“风采楼真能点亮人间万里?这岂不是说,吾等再不需畏惧魔夜?”
不少文人激动中带着惊喜道,这于世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还望天下风采皆来一试,不为天下第一风采,只为点亮人间万里。”大礼主沉吟一下道,就对着天下微微一礼,接着便走下楼台,似乎在等待天下风采皆来一试。
“大礼主所言甚是。”
还在楼台上的易老,此时亦高声道,十分认可大礼主的话,“还望天下风采皆来一试,不为天下第一风采,只为点亮人间万里。”
“而人间,亦需要风采。”
封青岩已经回到葬山。
但是此时,他只站在葬山之巅,看了看第四次降临的风采楼,便朝南方飞掠而去。
现在他并不适宜出现。
只要他一出现,就必需要登风采楼。
因为登风采楼,可点亮人间万里,抵挡魔夜的吞噬,这乃人间大义。而他身为天下唯一的虚圣,不仅有绝世风采,亦为天下所共尊,那么必须要登风采楼……
这乃大义之举。
除非他不出现。
其实,他亦在思索着这个问题,自已要不要登风采楼?
毕竟只要登上风采楼,便能够点亮人间万里,这于人间有大功德,亦是人间之大义之举。
而他亦必定能够登上。
但是,他不需要为阎罗。
在他迟疑间,便已经回到青山境。
他回到青山境后,首先便是查看土地庙的情况。
虽然期间与幽都发生过几次摩擦,但都是小打小闹,并没有发生大战。
一是幽都不敢。
二是城隍府亦没有准备好。
因而双方都较为克制,亦有圣殿在一旁和稀泥,所以并没有演变为大战。
现在魔夜正肆虐人间,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圣殿自然不愿看到城隍府和幽都开战,毕竟对人间有极大的影响。
不论是青山城隍府,还是幽都,皆是天下抵挡魔夜的重要力量之一。
岂能内耗?
当初道教叛出圣道,创立山海界;以及武道亦叛出圣道,并带走十万武卒。而圣道为了聚天下之力,共同对付“禁忌”,不得不放下追究,甚至捏着鼻子承认他们的存在。
谁知道,禁忌之事还没有彻底落幕,恐怖魔夜便淹没天下。
还有世人不可知的,鬼帝的棺材板都快要压不了。
那颗被封印于圣天之上的帝心,竟然开始活蹦蹦乱跳,吓得三大教主,不对,是四大教主,都快要神经衰弱了。
这时段时间来,吃不香,亦睡不好。
头发都白了。
所以人间天地,再经不起乱战内耗了。
特别是城隍府下的百座土地庙,几乎庇护了大半个青山境,不再遭受魔夜的肆虐。
这乃是大功德。
虽然幽都位于背阴界,但是在魔夜降临时,亦出了不少力。
毕竟西南巴蜀一带,乃是幽都的地盘,他们岂会眼睁睁看着魔夜毁灭巴蜀?而且,幽都存在两千余年,其底蕴深厚不可想象,圣殿诸教派甚至在考虑,要不要请幽都大军走出巴蜀,支援天下?
一个鬼伯便能够庇护一座城,而幽都的鬼伯又岂会少?
虽然当初被封圣的无上圣术“天地有正气”,瞬间便灭掉了数百上千万的阴兵,亦灭掉了不少鬼将和鬼伯,但依然没有人敢轻视半分。
幽都依然是那个幽都。
即使被灭掉了数百上千万的阴兵,似乎亦没有伤筋动骨。
这便是幽都的恐怖之处,亦是青山城隍府一直在招兵买马,疯狂扩充的原因。
但是圣殿亦知道,请神容易送神难。
所以无法定下来。
封青岩迅速走了一圈青山境。
看到百座土地庙,依然迸发出煌煌神光,并没有被幽都破坏,便回到城隍府。而他一回到城隍府,图央便立即前来禀报,这段时间城隍府所发生的事情。
“你是说,圣殿中有声音提议,让幽都大军支援天下?”
“随着魔夜降临的时间越来越长,提议的声音亦多了。”图央点点头道,眉头微微蹙在一起,似乎颇有些担忧。接着,他又道:“不过,圣殿亦有声音提议,让我城隍府的土地庙,庇护更多的百姓。其意很可能是,于青山境外建立土地庙……”
“这声音多不多?”
封青岩更加诧异了,想不到圣殿中有如此提议,倒是甚合他意,便道:“主要是哪教派的提议?”
“墨教。”
“原来是墨教……”
封青岩倒是不意外。
这段时间来,青山城隍府的确和墨教走得有些近,且人间亦需要土地庙的庇护。
人都快没了,管你是鬼是神?
不过在青山境外建立土地庙,并不是他想建便能够建。
建立土地庙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城隍的政令,二是足够的香火,三是在城隍府法则笼罩范围内。
所以在青山境外建立土地庙,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城隍府不是地府,城隍府的法则笼罩范围,只有那么大,不可能笼罩整个天下。
倘若能够笼罩天下,这不是城隍府法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