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夜色再次降临,距离灵水河数万里的黄泉鬼地下,出现一道艳红如血般的身影。
正是长久伫立于酆山之巅的夭夭小娘子。
她的身影一掠,便已经掠出黄泉鬼地,速度快到让镇守黄泉鬼地的文人反应不过来。
北城墙上,有文人大惊道。
这时夭夭小娘子朝南方飞掠而去,速度快如闪电般,即使是镇守黄泉鬼地的大贤,似乎亦有些追不上来。
大贤立于夜空中,看着艳红身影消失。
这道艳红身影在镇守万里长亭的大贤中,并不算是什么秘密,早便有不少大贤知道她的存在。
她可让“诡异”畏惧不敢靠近。
至于她是何人,为何要伫立于酆山之巅,便没有人知道,更不知道她来自哪里。
灵水河边,又一夜过去了。
这时天色已经大白,葬山书院的不少学子皆已起床,来到一侧的山顶上晨读。
书声朗朗,隐隐带着丝丝缕缕的韵味。
在将近一年来,葬山书院已经有数人悟得读书养气之法,而读书养气之法则是晋升大儒的根基。
即使是剑雅歌,亦时不时出现在山顶上。
此时,一道艳红身影从北方而来,很快便出现在葬山之巅,她伫立在那里不动。
“你可在?”
一个带着冰冷气息的声音,从葬山传下来。
声音不大,却是每个人皆可听到,顿时让葬山书院的教谕、学子等,诧异看向葬山之巅。
当他们看向葬山之巅时,整个人怔住了。
不少年轻学子瞪大眼睛,浑身颤抖起来。
那道艳红身影只是静静伫立,便迸发出绝代风采,即使是有倾城之名的剑雅歌,似乎亦有些不如般。
他们没有想到,这个天下还有女子,能够压剑倾城一头。
虽然冷若冰霜,却是风华绝代。
艳冠天下。
这时,即使是谦谦公子赫连山,见到葬山之巅的艳红身影后,整个人亦怔在那里。
似乎亦没有想到,天下竟然有艳冠天下的女子。
南岸院落中,剑雅歌转身看去,看着艳红身影时,眉头微微蹙了一下。而在此时,葬山之巅的夭夭小娘子,亦瞥了一眼剑雅歌,接着便一步步从山巅走下,来到剑雅歌的院子上空。
“你,想杀谁?”
夭夭小娘子冷冷道。
这时所有人皆有些疑惑起来,这艳冠天下的女子是何意?
“你是谁?”
剑雅歌微微仰头,目光撞上俯视下来的冷芒。
虽然她倾国倾城,亦风华绝代,却是缺了一份艳冠天下,以及年龄……
夭夭小娘子没有回答,只是冷冷俯视剑雅歌,身上散发出冰冷无比的气息,似乎让天地亦凝固了。
这时,从葬山书院飞出一名名教谕,皆皱着眉头盯着夭夭小娘子,道:“敢问小娘子何人?来我葬山书院何意?为何出此言?”
至于镇压虚圣府的大礼主,以及安修,倒是没有出面。
但亦知道夭夭小娘子的存在。
“此女子是何人?”
在书院后殿中,东楼晦有些诧异起来,如此风华绝代且艳冠天下的存在,绝对不可能默默无名。
例如剑雅歌,还未进葬山书院时,便已经名传天下了。
“老师可是看出此人是何境界?”
“让人看不透,但起码是文王境……”
东楼晦想了想道,“她似乎是从北方而来,难道是刚刚从黄泉鬼地出来的?”
“她身上,还带着淡淡的冥气。”
安修点头。
“对了,她是在寻谁?”
东楼晦好奇问。
“或者是在寻青岩。”安修沉吟一下道,接着便想起封青岩所言的女子,难道便是此人?
“哦,是她?”
东楼晦诧异道,接着眉头一皱,“难道幽冥出事了?”
但是整个天下,没有人知道封青岩去哪里了。
“你会后悔的。”
这时,夭夭小娘子不再理会剑雅歌,便回到葬山之巅伫立。
剑雅歌则蹙起眉头。
葬山之巅,久久伫立的夭夭小娘子,再次开声问道。
可惜并没有得到回应,便在众人的疑惑注视中,转身朝北方掠去。但是,却留下一句话,“请告诉他,我来过”。
这句话更是让众人茫然不已,让人莫名其妙的。
“这女子是何人?竟然生得如此容颜,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有人忍不住惊叹道。
不仅仅是谁,几乎整个亳城、葬山,皆被艳红女子惊艳到,甚至觉得她能够压剑倾城一头……
此时众人皆是好奇起来,不知道艳红女子在找谁。
剑雅歌则蹙着眉头眺望北方。
这女子是谁?
她亦在询问,可是没有答案。
而且,对方所说的“你想杀谁”,又是何意?
但是在此时,剑雅歌心中却是一震,有些不敢相信看向北方,这怎么可能?整个天下都不知道,对方是如何知道的?难道对方所说的“你”,便是封圣?
在灵水岸边。
封青岩已经坐在此第五天了。
他不知道夭夭小娘子在寻他,倘若知道了,或许会现身一见。
现在他以白衣君的身份行走天下,似乎他便不再是封青岩,即使有熟悉的人见到他,亦不会知道他便是封青岩……
似乎有一种神秘的伟力,屏蔽了天机。
让世人不可推测。
“楚辞,可否在四周行走,微微散发一些魂息?”
封青岩思索一阵道。
他不可能一直等下去,山鬼可以耗得起,他却等不起。因而,只能主动出击,让河魂把山鬼诱惑出来……
河魂毫不犹豫道。
它相信封青岩便是白衣君,那么白衣君便可镇压“禁忌”,它就不会有危险。
况且,它亦不想山鬼在暗中,一直盯着它。
这时河魂立即离开灵水河,浮现在上空,微微散发出一些魂息,好让山鬼能够清晰感受到。
但是,山鬼没有吸引来,却把其他人吸引来了。
“河魂?”
“好像是有河魂的气息。”
不久后,在灵水外便有人隐藏感受到河魂气息,顿时无比激动起来。
“不错,的确是河魂的气息。”
“快追。”
“倘若能够擒到河魂……”
灵水河外,有数辆马车飞速行驶,朝河魂气息散发的地方追去。不久后,他们便追到灵水河,便立即走下马车盯着灵水河观察起来,似乎的确感受到灵水河的不同。
“灵水河有葬山书院教化,亦有君子桥感化,更伴有悟道之树,能够诞生出河魂,并不奇怪。”有年轻文人道,“不过,河魂擅于隐藏,怕是不易擒到啊。”
有人点头,眉头便皱起来,道:“而且,河魂比山魂更难擒。”
“咦,似乎河魂离开水面,你们仔细感应一下,是不是河魂离开水面?”有个中年文人惊喜道,“倘若河魂没有离开水面,魂息不可能如此清晰,吾等更不可能感应到……”
“奇怪了,河魂天生胆小,为何会离开水面?”
“谁知道,说不定是出来透透气吧。”有文人笑道,便仔细感应起来,接着一指下游,“似乎是在下游,距离应该不会很远。只要吾等悄悄摸上去,再锁链住河面,河魂便无法再逃入灵水,只能被吾等活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