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如画,随吾去。”

封青岩微笑道,并没有在称呼上计较太多。

不过,他称江山的字,倒是让江山心中颇为感动……

封青岩和大雨琴君踏空而去,江山紧紧跟在后面。

这时,封青岩诧异看了一眼天空,发现天地间又有不少丝丝缕缕的文运,迅速没入他文宫内的君子鼎内。

至于钟灵之事,他并不知道。

即使知道了,亦不会计较太多,毕竟堂堂的虚圣,与一个小小的琴师计较?

且,他心胸没有那么狭隘。

不过应有的教训,还是要有的,倒是不用他亲自出手,自然会有人出手。

而在此时,钟灵满脸通红,身子微微在颤抖。

完了,完了……

钟灵心中惊骇不已。

不少人或是同情,或是叹息,或是幸灾乐祸看着钟灵。

自封青岩和大雨琴君离开,学子、教谕们亦渐渐散去。

不少人在激动讨论着破境之事,毕竟眼前的事情,实在太过惊世骇俗了。

特别是琴者,对此感触非常深。

不久后,便有不少青鸟离开亳城,朝周天下各处飞去。

封圣的静德可助人破境之事,倘若传了出去,必定是石破天惊,会在周天下引起巨大的轰动。

这时,钟灵有些失魂落魄站着,这怎么能怪我?

这怎么能怪我?

钟灵心中如此想着,这并不是我的过错。

此时,他看到众人看他的目光,似乎皆是嘲讽,皆是蔑视,皆是嗤笑,令他无比的屈辱,让他脸色一阵青一阵紫。

人人远离他,如同避瘟神般。

由原先的众星捧月,到现在的众叛亲离,不过是眨眼间的功夫。

这让他心中不甘,甚至有些怨恨起来。

“钟师兄,吾等走吧。”

有上礼书院的琴者小声道。

“钟师兄,封圣并没有怪罪于你,且,这并不是你的过错……”还有上礼书院的琴者安慰道。

这时,有上礼书院的教谕走过来,满眼惋惜看着钟灵,道:“毓秀,去圣府前请罪吧。”

钟灵震惊看着教谕,眼中满是疑惑和不甘。

这不是我之过!

为何要我去请罪?

我钟灵,不过是十六余岁,便为五品琴师,更有可能成为十六岁的琴相,让我去请罪?

钟灵抹不开面子。

“圣人制琴,以和天地,以化万民。”

在书院的琴谷里,大教谕立于谷中之央,对着众学子高声道。

而在此时,数百上千的学子或琴者,皆围成一圈席地而坐,无数琴者露期待的神色。亦有不少琴者跃跃欲试的样子,欲要在此次论琴中一举成名。

“琴,乃圣人治世之音,乃君子修养之物琴,乃众乐之首,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系政教之盛衰,关人心之邪正。”

大教谕的声音纯正洪亮,落在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今日,吾圣教有十四书院于此论琴,乃应秉承圣人之愿,兴琴道以正乐。琴者,禁邪归正,以和人心。是故圣人之治,将以治身,育其情性,和矣!”

大教谕微微一笑,环顾一眼四周的学子,道:“此次论琴,乃以琴修身,以琴明道为主。”

“且,君子和而不同。”

当大教谕说完,便朝封青岩、大雨琴君一礼,道:“十四书院论琴,由封圣先始。”

“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

封青岩闻言一笑,便一边说一边来到谷中之央,对众人一礼道:“葬山书院,封青岩见过诸位。”

众学子、教谕皆回礼。

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封青岩身上。

“在论琴前,吾亦有‘三说’送与诸位,所谓三说,即:得心、应手、成乐。”封青岩道,“而得心,则有四要两需。”

“敢问封圣,可是四要两需?”

有琴者好奇道。

且,并不太了解何是‘三说’,此为第一次听到。

“四要,即辩题、正义、知味、识体,两需即入境、传神。”

封青岩闻言便道,看到众人皆是一脸不解的样子,又言:“得心,乃是琴者于琴曲,由外到内之把握,及充分认识与深入理解。”

“得之于心,乃前题,乃基础,乃根本,可免因盲目而谬误,可免因任意而曲解。”

众琴者闻言皆是点头。

“为何要辩题?”

这时,封青岩自问自答,道:“若不辩,则生谬。”看向众琴者问,“诸位可知《鸥鹭忘机》之曲?”

有琴者点头,有琴者摇头。

“那诸位可知,鸥鹭所忘,是何机心?”

大部分琴者皆是摇头。

“鸥鹭为海翁所负,非鸥鹭存机心也。”

封青岩继续说下去,道:“所谓‘正义’,乃知琴曲之思,方可深入领会。如《流水》而言,非水流之种种,更有种种水流之气度、气势、气韵。”

“韵味乃琴声之神采所在,存于琴之风格、流派、情趣等。”

“风格流派,皆有地域之别,亦有传承之异,还有个性之差。既表现于琴之本身,亦体现于琴之人。诸位面对各种风格流派情趣之曲,若不能妥当以待,则会或失于不知其精华而不能得益,或失于不知有自主而为人所绕。”

“此为知味,亦是君子和而不同。”

此时琴谷里,不论是学子,还是琴者,以及教谕,皆在认真聆听。

“至于识体,凡艺皆重章法。全局之起承转合,所在,散板入拍之起收等,必有正确认识,恰当安排,以免失误及平庸。”

“识体方可明心,心明方可致精深,不可轻之。”

封青岩站在琴谷之央缓缓说着。

秋风吹过,扬起他的白衣,尽显君子之风采,令不少女郎倾慕。

“二需之入境,即以己之心,入琴曲之境,是已得心‘四要’之结果。此境既在于乐境之形,更在于意境之神。”

“二需之传神,即已入境之心,转为表现为琴曲情怀、音韵之构思,下指之前,成竹在胸,乃是传神之途。”

“已达入境之心,既得其形又得其神。”

“在对琴曲的精心分析研判中,毫无轻慢之心、玩忽之态,而如奉妙题、对严试、琢美玉、雕良材、着古墨、布奇奕、着长篇、挥雄师,用慎思熟虑于宏观及细节。”

此时封青岩盘坐下来,口中吐出一个个淡白色的文字。

似乎淡白色的文字,隐隐化为一个个神奇无比的音符,令琴谷里的众人震惊不已。

“古之圣人言,唯乐不可以为伪,琴尤如此。”

灵山鬼门》小说在线阅读_第25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四维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灵山鬼门第25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