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圣道各派,为何不是在幽冥深坑处镇守,除了生人不易行走幽冥,且难以发挥出真实的实力外。
最主要的原因,则是会有可能把深坑之下的诡异吸引上来。
“深坑之下,岂会有如此多诡异?”
法家大律摇摇头道。
“呵。”
墨家大墨冷笑一声,道:“深坑之下,莫要是诡异了,怕是连‘禁忌’亦有可能存在。”
众人闻言,脸『色』皆是一变。
所谓禁忌?
便是禁忌般的存在!
“诡异”乃是堪比文王,即大贤、鬼王级别的存在;而禁忌,则是与圣人同等的恐怖存在……
即使是圣人,对“禁忌”亦无比忌讳。
不可言论!
倘若现在有“禁忌”出世,其后果绝对不可想象。
到时莫要说是周天下了,便是整个天下,亦难以找到对抗“禁忌”的人。当然,或许幽都的土伯帝,倒是有可能对抗“禁忌”,但是传言土伯帝已经前往虚危界了。
一时之间,亦难以赶回来。
倘若真的出现“禁忌”,或许儒、墨、法、道四大教主,持着各教的圣宝,亦难以对抗,更无法斩杀……
大仁主听到墨家大墨提到“禁忌”,便立即出声阻止。
墨家大墨立即闭口不言。
“禁忌”的确是禁忌!
这乃是圣人立下的规矩,不可言论。
传言,倘若世人毫无顾忌言论“禁忌”,有可能让“禁忌”从神秘之处苏醒过来。
“禁忌”乃无比可怕的存在!
即使是圣人级别,亦难以杀得死。
或许杀死了,亦有可能在某一天重生,从神秘之处苏醒过来,比“诡异”更诡异无数倍。
圣殿上沉默一阵,又开始商讨“诡异”之事,最终的决定便是杀,且是速战速决,免得让“诡异”苏醒神志。
但是在各教派出多少大贤时,又开始扯皮起来。
进入幽冥斩杀“诡异”,乃是九死一生之事,进入了,便有可能再回不来,哪个教派愿损失一名大贤?
且,一个教派又有多少大贤?
即使是四大教,亦承受不起一下子损失两三名大贤。
但是作为周天下的四大教,所派出的大贤,绝对是最多,要不然根本不可能服众。
而一些小的教派,甚至连大贤亦没有……
经过两天的扯皮,最终四大教各出两名大贤,其他教派皆出一名大贤。倘若教派中没有大贤,便以文宗或资源顶上来……
而文宗进入幽冥斩杀“诡异”,根本就是送死的行为。
那么唯有以资源顶上。
而幽都亦算得是周天下的一分子,圣殿怎么可能忘记,自然会把幽都拖上。
幽都没有办法,最后不得不派出两名鬼王。
四大教八位大贤,十大派及其他教派共有二十位大贤,幽都出两位鬼王,共是三十位大贤级别的存在。
数天后便朝黄泉鬼地杀去。
儒教派出的大贤,除了一直镇守黄泉鬼地的大义主外,另一位便是儒教的六官之夏官大司马。而大义主和大司马,在三位十大贤之中,皆是十分恐怖的存在,实力绝对排进前十。
特别是大义主,乃是前三的恐怖存在。
封青岩自然不知道。
倘若知道,心中不禁会惊叹一声,毕竟是三十位大贤级别,想不到被圣殿短短几天便组成起来了。
那么大贤,可能会比他猜测中更多。
而在这几天中,他已经从甲字院乔迁到虚圣府了,又收到了一大波的贺礼,来充实他的库房……
封青岩背着七弦琴,再次来到百花谷。
他的身后,除了天官殿的左少宰外,还有老师安修以及左右少史令。
此时他的任务,他便是继续窥视幽冥,以找出“诡异”最新的位置,继而把“诡异”的位置传到黄泉鬼地,以助大义主等大贤斩杀“诡异”。
封青岩便收好七弦琴,接着开始标明“诡异”的位置。
当然并不能准确标出,只能标出大概的位置,这主要是封青岩对幽冥地形的不熟悉。
“今晚诡异的位置,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封青岩边标边道。
左少宰闻言松了口气,道:“诡异可有聚集在一起的趋势?”
“暂时没有。”
“诡异可是有苏醒神志的迹象?”左少宰又问。
封青岩闻言沉吟一下,便道:“暂时观察不出来,或许开始苏醒了,但是没有完全苏醒过来。”
“谢过封圣。”
左少宰行礼接过标记着诡异的纸张。
“此乃吾该做之事。”封青岩笑了笑道,“希望有用吧。”
左少宰接过又一礼后,便匆匆走出百花谷,把最新的“诡异”分布传书到万里长亭。
“不知子雅兄,现在走到何处了?”
封青岩想着。
此时,他有些担忧子雅琴的安危,毕竟现在的幽冥,多了六十七头“诡异”。
他叹息一声,便走出百花谷。
这时已经是九月二十五,十三书院等的琴社的琴者,已经陆续来到亳城。
他无法出战。
且,什么十三书院的琴比,已经根本不入他的法眼。
以他现在的身份,亦不好意思去“欺负”小辈。而且,现在“诡异”从幽冥深坑爬出来,乃是大敌当前。
他需要时刻窥视幽冥的情况。
岂有功夫去理会其他事?
不过在白天的时候,他还是会到琴院坐坐,让诸位琴者“围观”一下。
现在他身上的“静”,越来越静了。
“静”,乃琴之九德之一。
亦有可能是他晋封为琴君的关键,以“静”德封琴君。
在琴院中。
封青岩静坐于亭子中,静静看书。
而亭子外,则有不少琴者在静观,静观封青岩的一举一动,希望能够窥视到“静”德。
观圣悟琴!
这可是葬山书院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亳城外,不少琴者闻言后,皆是愕然无比起来,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神色。
谣言吧?
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观人可以悟琴。
尽管所观之人是封圣。
倘若封圣是琴君,或者是琴王,倒是有几分让人信服的理由。但,封圣并不是琴君,且,到底是几品琴师,亦没有人知道。
或许只有九歌知道。
“诸位可是听闻了,凤鸣琴社之琴者,竟然是观圣悟琴。”
亳城的某间客栈中,有一名年轻的琴者忍不住笑道,“吾听言过观山水可悟琴,却从来没有听说过,可观人可悟琴。”
“哈哈,吾亦听闻了。”
有学子笑言。
“真是闻未所闻,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有人哈哈大笑道,“倘若观人便可悟琴,琴王之弟子岂不是可日日破境,一年便可为琴王?”
有人附和。
其实观圣悟琴,早在开春大考时便有了。
那时封青岩坐于灵水桥上夜读,一夜之间便助牧雨等琴者破境,只是当时并没有传出去而已。
即使是传出去,亦没有引起轰动,并不广为人所知。
自那之后,封青岩便时不时静坐夜读,让凤鸣琴社的琴者静观。只是后来诸位琴者,并没有如第一次收获大……
所以说。
不论是书院,还是亳城,对于观圣悟琴并不陌生。
此时来到亳城的年轻琴者,并不仅仅是十三书院的琴者,亦有不少来自天南地北。
他们第一次听闻,自然觉得是荒唐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