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将领脸『色』一变。
这时大河上,数十上百的武士境士兵,如同下饺子般落下。
“救命!”
“将军救我!”
士兵跌落时,眼里全是绝望。
他们根本无法挣扎,如同被定住般,只能落下……
不过转眼间,就有三十多名武士境的士兵,跌落在浊黄的河水里,接着化为一副骸骨。
河水里,又多了数十的阴魂。
上百名武士级别的士兵,眨眼间就只剩下二十多名。而这二十多名,皆是面如土『色』,惊恐看着浊黄的河水……
吴国将领看到大吼一声。
这数十武士境级别的士兵,乃是他的宝贝,但是眨眼间就死了三分二。
这让他难以接受。
吴国将领眼睛血红,冲着钟离城大吼一声。
一头狰狞无比的虎影,化为一道光芒从他口中冲出,朝钟离城飞『射』而去。
虎影咆哮,迸发出震耳欲聋之吼声。
但是,在虎影正在飞过大河时,却被大河挡住,接着更是跌落河水里。
这让吴国将领大惊。
这时吴国将领猛然夺来一把弓,朝钟离城『射』了一箭,但是箭飞到大河时,又跌下来了。
为何钟离城的箭可以『射』过来,吴国的箭却『射』不过去?
吴国将领猛然看向城隍庙。
此时钟离国亦发现,愣了愣,便发出惊天欢呼,青山城隍果然庇佑了钟离城。
“敢问神尊,为何要『插』手人间之事?”
吴国将领走向城隍庙,隔着大河愤怒质问。
这时,吴国将领身边之人,却是脸『色』大变,猛然拉住吴国将领。这青山城隍乃是无比恐怖的存在,可一人斩杀幽都鬼王,又岂是他们能够质问?
倘若惹得青山城隍不喜,一巴掌便可拍死他们,甚至连十万大军,亦无法从青山境走出去。
吴国将领一踢开,冷冷看着城隍庙,“神尊降世之时有言,只管阴间之事,不会『插』手人间之事,为何食言了?”
但是,青山城隍并没有回应,亦不需要回应。
大河发出滚滚河滔声。
有无数阴魂从河中流过,却没有一个能够挣扎出来。
而大河,亦如护城河般,拦住了吴国的十万大军,让他们根本无法靠近一步。
一阵后,吴国将领见到青山城隍没有回应,就没有继续质问。
虽然他心中愤怒无比,恨不得杀了青山城隍,但是只敢质问一次,不敢再质问下去。
更加不敢不敬。
吴国将领沉『吟』一下便下令。
片刻后,吴国十万大军便退去,退得十分干脆和干净。
因为吴国将领知道,只要有青山城隍在,他的十万大军根本无何不了钟离城。倘若惹怒了青山城隍,很有可能直接出手灭了他们……
青山城隍只能由圣殿出手应付。
“退兵了。”
“吴国退兵了!”
“吴国退兵了,吴国退兵了……”
百姓在城中奔走相告,欢呼而激动。
这时,童丽柏见到吴国退兵,心里终于松了口气,便快速走到城隍庙拜下。
片刻后,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城隍庙拜下。
不到半个时辰,城隍庙前便跪拜下来数万人之多,还有人不断赶来……
吴国能够退兵,全是因青山城隍的庇佑,要不然钟离城就灭了,钟离国亦灭了。
一缕缕的白『色』丝线,从百姓和士卒的头顶生出,飘向城隍庙里的神像,接着出现在城隍府的上空,然后落在封青岩的金身上。
香火淬炼金身。
在大量的香火冥力之下,封青岩的金身又凝实一分了。
而眼前的大河,便是黄泉之河,亦可称为黄泉冥河,乃是封青岩呼唤出来,专门守护钟离城。
黄泉之河,万物皆不可过。
不过,封青岩现在并没有达到这种境界,可使万物皆不可过。其实,只要吴国将领再等一阵,封青岩便有可能无法支撑了。
毕竟,黄泉之河不好呼唤。
还有每在人停留一息,便是大量的冥力……
:。
黄泉之河。
虽然是十分霸道的防守利器,号称万物不可过,但是十分受地域的限制,只能守护城隍庙所在的城池。
呼唤黄泉之河守护城池,乃是城隍的神通之一,名为“黄泉之佑”。
其实“黄泉之佑”原为“水庸之佑”。
“水庸之佑”才是城隍原本的神通,但是现在的城隍,已经不单单是守护城池的城池之神,更是主管生人亡灵、奖善罚恶,领治阴间的幽冥之神。
因而普通的水佑,被变成了黄泉之佑。
威力自然是强大无比。
虽然受地域的限制,亦需要大量的冥力来支撑,但是封青岩隐隐感觉到,它的范围可以扩大。
甚至有可能,把整个青山境绕下来。
“不仅号称万物不可过,还可以无限扩大范围,这岂不是无敌?”封青岩诧异思索着,认为不太可能无敌,很有可能隐藏着较为致命的缺憾。
至于缺憾是什么。
封青岩暂时不得而知,却让他暗中留心了。
“神目为鉴察和摄神,金身为威严和防御,黄泉为守护和庇佑,还缺少凌厉的攻击手段……”
封青岩盘坐在城隍府的黑暗中,仔细打量着城隍府的法则锁链。
城隍的神通应该还有不少,有些可以修习,有些则是无需修习,毕竟不是所有的神通都对他有用。
片刻后,他发现一道凌厉无比的法则锁链。
封青岩心中诧异,便闭上眼睛认真感应,道:“法则锁链凌厉如刀刃……”
他还隐隐约约感受到,法则锁链中隐藏着毁灭的气息。
这是一道十分恐怖的法则锁链。
“就你了。”
封青岩开始参悟起来。
片刻后,他有些诧异起来,想不到这道法则锁链如此难参悟,像“神目如电”、“城隍金身”和“黄泉之佑”,他一下子便能够窥径了。
而眼前的这道法则锁链,大半天过去了,竟然还没有『摸』索到门道。
不管是儒术、儒法,还是神通,其参悟皆可分成数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窥径
即刚刚『摸』索到了门道,表示快要入门了。
第二层境界:登堂
即是入门,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是还没有入室。
第三层境界:入室
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第四层境界:知微
深入到细微之处,不再被肉眼所『迷』『惑』。
第五层境界:见着
知道它的发展趋向,令人豁然开悟,醍醐灌顶。
第六层境界:通幽
通幽可以见神,即是进入甚深玄妙的境界,有自己见解,深知其中三昧。
第七层境界:坐照
即通过内观,以心印道,以道印心,观照正理,以及照破内心深处的无明。
第八层境界:相忘
所谓相忘,即是忘了世界,忘了万物,忘了时间与空间,最后忘了自我。所有相对立的统统忘却了,正与邪,是与非,黑与白,对与错,善与恶,光与暗。
一切的一切皆如梦幻,忘也,忘哉!
第九层境界:大乘
即彻悟得道,修成正果。
登堂入窒为术,知微见着为法,通幽见神是为神通,照破无明为大神通。即是说,“术”,只有三层境界,即窥径、登堂和入室境;“法”则有五层境界,多了知微见着,正因多了知微见着,才会由“术”晋升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