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要害我?”
封青岩眉头紧皱起来,道:“游巡王?”
“可不止游巡王。”黑雾中的狰狞身影道,“总之,别去就行了,去只有坏处,不会有半分好处。”
“可是,我不得不去啊。”
封青岩叹息道。
“话已至此,去不去由你。”黑雾中的狰狞身影道,接着一直盯着封青岩低言,“真想一巴掌拍死你啊。”
“可惜你不能。”
封青岩仰天大笑道。
黑雾中的狰狞身影仰天咆哮,冲着封青岩道:“不要让我再看到你,要不然……”
“再看到,你还是不敢动我半分。”
封青岩微笑表示。
“呵呵——”
狰狞身影冷笑不已。
“你是青山侯府的鬼将吧?”封青岩目光如电般,令黑雾中的狰狞身影猛然一颤,瞪着一双震惊的眼睛。
这时天地似乎凝固般,四周静得落针可闻。
黑雾滚滚而起,迸发出恐怖无比的气息。
狰狞身影杀气冲天,眼睛迸发出来的杀意如同实质般,可惜无法令封青岩退一步。
“你说出来,就不怕我杀你灭口?”
狰狞身影冷冷道。
“不会,也不敢。”
封青岩摇摇头,内心同样有些惊讶,想不到还真被自己猜对了,“告之你身后的人,我对你青山侯府有几分兴趣,大家或许可以合作。”
狰狞身影大笑,不屑道:“就凭你?也配?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
“我封青岩名满天下,现在算是个人物,十年后便是大人物。”封青岩冷冷道,“十年后,你不敢如此对我说话。”
“倘若我现在一巴掌拍死你……”
“一个小小的鬼将,就想杀死我封青岩?真当我封青岩是泥捏的?”封青岩眯着眼睛道,“倘若我没有几分手段,又岂会单独见你?”
“我说过我是鬼将?”
黑雾中狰狞冷笑道。
“你没说过,但你不是鬼伯,想唬我?”封青岩摆摆手,道:“你的确不是鬼将,但你只是鬼帅而已,比起鬼伯还差远了。”
“倒是我小看你了。”
黑雾中的狰狞身影冷冷声,再次打量封青岩。
“放心,你的身份,我不会泄露出去。”封青岩沉吟一下道,“不管如何,还是十分感谢。”
“不需要。”
黑雾中的狰狞身影冷冷道,接着便消失不见了。
封青岩久久仰望着星空,还是有些想不明白。
青山侯府,乃是比幽都还要神秘的存在,他今日方从罗相口中得知。但罗相对青山侯府知之不多,只知道是幽都的死敌,双方经常发生战争,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这说明青山侯府,不会比幽都差很多。
虽然他是名满天下的封三鼎,但还不是一个小小的文才?
那青山侯府为何要派潜伏在幽都的鬼帅,冒着暴『露』身份的危险来告诉他不要去幽都?
鬼帅的地位在幽都不算低了。
且,能够潜伏到鬼帅的位置,必定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对于青山侯府来说十分重要才对。
为何如此轻易就动用了?
难道青山侯府有公女倾慕于我?
还有,虽然是一百零八鬼帅,但是在幽都还算不上高层,又是如何得知幽都对自己不利?
“子雅兄,吾等此行怕是凶险万分啊。”
一阵后,封青岩蹙着眉头道,转身看着走来的子雅琴,“若是那鬼帅所言属实,吾等有何值得幽都大动干戈?这不应该啊。”
“你是如何知道他是青山侯府的人?”
子雅琴满脸诧异道。
“蒙的。”
封青岩笑了笑。
子雅琴根本就不相信封青岩所言,接着蹙起眉头道“这的确有些不应该……那鬼帅,会不会根本不是青山侯府的人,只是为了扰『乱』吾等的视线?”
“若是如此,什么都不做,岂不是更好?”
封青岩摇摇头,思索一阵又道“我更加倾向他是青山侯府的人。最关键的是,吾等有何值得幽都出手?若是想通此点,那么一切……”
“吾等怕是要准备准备才行。”
倘若那鬼帅所言属实,此去幽都不是凶险万分,而是十死无生。但是,来都来到幽都门前了,若不去幽都一趟,又让人心中不甘。
子雅琴寻妻之魂十年,只要有一丝的希望,都不会放过。
所以,即使他不去,子雅琴都会去。
这让封青岩心中有些矛盾。
不去是最好的选择,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但是不去……
如此……就舍命陪君子。
封青岩想到此便笑了笑,对于死并没有什么恐惧。
“封兄在笑什么?”
子雅琴诧异问。
“我在笑我优柔寡断,做事畏首畏尾。”封青岩自嘲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这叫多谋善断,一头扎进去,是愚昧无知。”
接下来两人便商议起来,并让棣棠天『色』一亮,便带着行囊离开,去与九歌木槿回合。
若是十日后,还没有等到他们,便让他们回葬山书院。
还有,这只是鬼帅的一面之词,或许什么都没有发生呢?再说,他们二人并不是无名小卒,在周天下的名气皆不小,想来幽都亦不敢贸然杀他们。
而且,他们根本就想不通,幽都为何要杀他们?
这对幽都并没有半点好处。
反而会惹得一身『骚』。
不知不觉便天亮了,封青岩整理衣冠,便来到东坡的东面。
这时,东坡上早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似乎是要跟他一起晨读,毕竟昨日罗相悟得了读书养气之法,令无数人羡慕不已。
封青岩回礼后,便静心片刻,接着开始高声诵读起来。
天地间有浩浩『荡』『荡』的浩然气息升腾而起,如同大雾降临般,令东坡上众人再次惊叹不已。
即使是悟得了读书养气之法的罗相,也感叹不已。
晨读过后,便是大家坐下来论道。
这一天,又有不少外地的学子赶来,使得东坡上人头攒动,几乎站不下来了。
在论道中,封青岩的不少观点,皆让东坡上众惊叹不已。
他所读的诸圣经典,或许不如在场的一些书生多,见解也不一定如老儒生深,但是他的见识以及理念,却是远远超过东坡上众人。
特别是时不时脱口而出的金句。
即使是文士、文师,甚至是文相,在论道中都受益匪浅,皆有所得有所悟,甚至有好几人当场破境,使得封三鼎的名声更大。
在蜀国如日中天。
第三天,巴国的读书人终于赶来了。
因第二日论道的精彩,以及有好几人破境,使得不少老生都来了。
在蜀国的这两三天中,凡是文人聚会,书生坐谈,皆离不开封三鼎长封三鼎短。倘若不说两句封三鼎的金句,以及提及一下封三鼎的观点,都不好意思出门了。
封青岩在这三日的名声,就连蜀国的大儒亦有所不如。
颇有避其锋芒的意思。
眨眼间。
三日论道便快要过去了。
这时太阳西下,天『色』开始渐渐变暗。
但是,东坡上众人论道正精彩时,如何舍不得如此快结束,皆希望封三鼎能够再论道三日。